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内容页

小课题结题报告5篇

分类:工作报告发表于 2023-04-29 14:34阅读数:0

想写好工作报告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小课题结题报告5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课题结题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潜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潜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超多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转成了被动理解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透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用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潜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潜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潜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资料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潜力

  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主要研究成员: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透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潜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透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潜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带给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透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0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状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10年2月——2011年3月)我们用心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10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细致描绘》

  10年10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10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10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10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0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0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潜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校园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校园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10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校园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2011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贴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贴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贴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潜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证明鉴赏潜力越来越高。

  2.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潜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潜力以及语言表达潜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用心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潜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潜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理解,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潜力,相信他们有鉴赏潜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证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推荐。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简单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能够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透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潜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决定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构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2011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向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潜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潜力和批评鉴赏潜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潜力培养的途径。b.一向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资料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到达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潜力。c.一向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

  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理解批评的潜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潜力。

第2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个性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理解的资料。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资料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透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好处。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资料,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构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资料: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资料。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1-20xx.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4—20xx.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取活动资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xx.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3、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第3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xx年x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xx年x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好处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主角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潜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秀的骨干教师:xxx、xxx、xxx

  具体安排如下: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负责人

  20xx.1------3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xxx

  20xx.3------20xx.4月实践阶段,各班选取民间游戏活动。课题组全体教师20xx.4------20xx.4月阶段总结,全园游戏展演,资料收集。xxx课题组全体教师

  20xx.5------9月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巩固成果。xxx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适宜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齐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状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xx年x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状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用心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潜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

  同时,还积累了超多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x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透过丰富的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提高很快。

  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xx年第一期发表;课件《捉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一等奖。透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

  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校园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构成幼儿园的特色。

  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为“游戏月”,每年x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一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筛选、游戏组织到之后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潜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此刻,读专业书籍的多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九、反思

  我们是新成立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做课题,所以在刚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

  课题活动开始后,怎样写反思?怎样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怎样提升经验,汇总成优秀论文?幸好,有总课题组的帮忙,我们从其他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最后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点点经验,感谢董教授在课题研究中给与我们的指导,真诚的期盼下次与您合作!

第4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长时间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够重视引导学生读数学书,其主要表现是:新授结束再让学生翻开书本,书本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让学生读数学有关概念流于形式,概念的过程不予重视;教学中有的教师仅是作业练习时回到数学书上,使之如同练习册一般;学生对数学读书不重视,也不感兴趣等等。在我们的平时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本事为广大数学教师所忽视。如上公开课不用教材,只用习题纸已成为一种风气。总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教学过程顺畅,教师起到了“导”的作用,学生“演”得也很投入,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阅读。

  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会出此刻这样的情景:在应用题教学中,由教师读题学生大都能够理解题意;可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这也说明了没有阅读本事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本事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为此我们提出了“数学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让学生明确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

  自学本事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渠道,自学本事的核心就是阅读本事。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所以,培养学生阅读本事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2、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资料的方法

  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想象、分析、比较,确定、推理等。各类数学知识在阅读中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一样,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构成技能。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边读边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规律、抓本质,仅有进取、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本事。

  (2)手脑并用的习惯

  (a)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我;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帮忙自我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b)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所以,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

  (c)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供给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能够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

  (3)勤问的习惯。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资料

  (一)认真设计,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

  数学课本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尤其是义务教育数学课本,其教学资料和例题的编排都是遵循以旧带新、由扶到放的原则,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以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本事和习惯。

  1、教师示范运用数学课本,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多运用数学课本,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用处大,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益处多,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愿望。

  2、引导学生构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教师可采用扶——半扶——扶放结合——放的方法,对学生逐步提出阅读数学课本的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读书,掌握方法。

  (1)通读教材,初步了解资料概况。

  (2)细读教材。要求学生能找出知识的关键资料,加上着重号或提出自我的问题。

  (3)新授结束后,在学生作业前,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整理一节课的资料,消化所学的知识。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学生这时读书,正是他们自我开展摸索学习方法的契机。

  (二)引导学生解题时认真阅读题目,逐步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经常遇到学生第一遍做题错误较多的情景,有的教师往往把它归为粗心。然而细细分析,找找原因,就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在解题前没有认真读题。所以,要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必须培养学生解题前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

  1、概念题的阅读

  阅读概念题,要指导学生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找出题中的关键词、重点处,对于混淆的题目更要增加阅读的遍数。

  2、计算题的阅读

  对计算题的阅读,学生是最容易忽视的,这也是造成抄错、算错的原因。所以,要提高计算正确率,除了计算细心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对运算顺序更要做到心中有数。

  3、应用题的阅读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没有认真读题,只大概地看了一下,就开始做题,往往会做错。因为解答应用题时,阅读本事比计算本事作用更大,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尤为重要。所以在解答应用题时,能够边读题边用符号划出关键的字、词、句。也能够边读题边画出线段图,然后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再列式解答。解答完题后,再把题读一遍,检查自我的思路、方法、步骤、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合理。

  (三)精心设计读书方法,使学生愉快地学会读书,学会学习

  1、充分发挥插图作用。如我们此刻新教材数学书上图文并茂,很是吸引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书本上的插图、图旁的旁白思路,边读边讲,既使学生理解知识,又不觉得乏味。

  2、设计不一样的读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学,应突出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互助的作用。在按组学习讨论时,可采用组长提问导读,或提纲引读,也可像语文课那样分主角读数学书。对结语较长的概念、法则可分层读书,如个别读,小组读,团体读。对结语较短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速读速记,请学生读后立即背诵,进行强化记忆。设计不一样的读书方法,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数学学习,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比较法进行研究,辅助以调查问卷等辅助方法

  1、调查法:(1)以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的情景。(2)调查实验中期与末期学生的一些情景。

  2、比较法:选择两个班级,比较班用惯用的数学课本使用模式进行教学,学验班严格按照课题的数学课本使用模式教学,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研究时间为一年半,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确立研究课题,学习有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初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6年11月)

  根据方案有序地开展研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方案及时调整,使课题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

  2015年5月-2015年8月:根据研究的课题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并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

  2015年9月-2016年11月:深入课堂,确定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启动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组建课题组,选择实验方法,做好各项测试与调查;构成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9月):课题组进入正常轨道,研究数学课堂中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研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可行性方法。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出数学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构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

  六、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

  我们于2015年11——2016年11对《数学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做了以下工作:

  1、了解数学课本的使用情景,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面向数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数学课上使用课本的情景;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情景;面向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家使用数学课本的情景。我们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只是在新授结束后让学生翻开书本,让学生读数学有关概念也是流于形式,概念的过程不予重视;教学中有的教师仅是在布置作业练习时回到数学书上;学生对数学阅读不重视,也不感兴趣,很少拿出数学书阅读,在家复习时也不会阅读数学书等等。

  2、抓住课堂,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热情,帮忙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1)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性最强,我们针对这一特点,教师上课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多运用数学课本,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用处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热情。

  (2)将阅读数学课本贯穿于整节课。一节课上课伊始,让学生通读相关教材,初步了解资料概况。然后让学生细读教材,要求学生能找出知识的关键资料,加上着重号或提出自我的问题。新新授时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贴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景,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经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必要的时候对例题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例题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儿,又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带有感情的解读图中和题目中的信息。新授结束后,在学生作业前,教师留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整理一节课的资料,消化所学的知识。

  (3)在早读课上沙场练兵。早读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最佳时间。教师在早读上组织学生朗读数学课本,能够团体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也能够多种朗读形式结合交替进行,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朗读热情并逐步构成习惯。

  (4)引导学生解题时认真阅读题目,逐步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答概念题,指导学生一个字一个字仔仔细细地读,要找出题中的关键词、重点处,对于混淆的题目更要增加阅读的遍数;遇到计算题要求注意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对运算顺序更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解答应用题时,让学生边读题边用符号划出关键的字、词、句。也能够边读题边画出线段图,然后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再列式解答。解答完题后,再把题读一遍,检查自我的思路、方法、步骤、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合理。

  3、以数学课堂为主要阵地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养成数学课外阅读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关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坚持和毅力,也需要校内校外的协调统一。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制定一份检查表,提出阅读要求,由家长实施监督。

  (1)合理选用数学课外阅读读物

  好的数学读物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去思索、创造。数学课外阅读资料的选用不能求多,一般选择一两套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即可。当然还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对学习兴趣浓、学习有毅力的孩子,可选择略高于该孩子水平的课外阅读,阅读面也可适当拓宽;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情绪不太稳定的孩子,能够选择略低于该孩子水平的课外阅读。

  (2)合理选择数学课外阅读时间

  家长需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商定阅读时间,可将时间大部分设在晚上或放学后,还能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鼓励孩子针对自我的学习、生活情景选择适宜的阅读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长时间不读,要有计划,贵在持之以恒。

  4、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乐趣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心智,而对小学生而言,评价更是影响学生的重要行为。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会促进学生阅读本事的发展,还能帮忙学生建立进取的学习情感。我们实行多元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1)评价主体多层,即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2)评价资料多层。对学生数学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能够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数学阅读反馈卡”,对每一天的数学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

  (3)评价结果多层。要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就要实行分层评价。我们分A、B、C(低、中、高)三个层应对照“数学阅读反馈卡”,根据阅读的质、量、效果等作出相应的评价,评出“数学阅读小博士”、“小书虫”,“数学阅读提高之星”,“欢乐阅读之星”等。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组成员在实践和研究中受益匪浅

  本课题组成员进取参与教科研工作,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边实践边研究,经过思考、学习和总结,我们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本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获得了较大提升。此外,我还撰写了一些有关方面的经验文章并在国家级教育期刊发表、在新余市征文活动中获奖,并且有2位教师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2、学验班学生在课研中愉快学习,学业成绩、学习本事得到提升

  经过课题的研究,学验班学生逐步养成了数学阅读的习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自觉阅读数学课本,解题时能仔细阅读数学题目,我的学验班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提高了。课外,学验班学生能主动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加强了课外阅读本事和自学本事,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3、经过课研,家长对数学课本的使用和数学阅读有了正确的意识。家长更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和数学阅读,能主动配合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更加配合班级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并在不断地读书中构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科学方法,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到达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它需要坚持不懈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和强化。学生一旦构成良好的读数学书的习惯,那么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而具备独立学习的本事才成为可能。

  由于时间及自身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及研究中,我还要多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本事的环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这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和精髓。在这浩瀚的教海中,我们仅有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前行。

第5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搞科学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分类、比较等等。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学生很难重复体验科学家当年的科学发现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只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学生需要探究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探究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素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多样化的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实现课改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实用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反思。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活动中:⑴明确“以学生为中心”;⑵重视“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⑶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⑷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⑸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⑹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3、探究式教学的信息加工理论

  科学在本质上是探究,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如果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从信息处理过程出发,认为教学与其着眼于知识的掌握,毋宁更注意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并建立了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4、人本主义的探究式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不仅对学生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而且为了使科学教师能切实开展探究式教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张“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用的主要做法。”反对把探究式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使其脱离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而是围绕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

  ①设计高中物理的教学探究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唤起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想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探究;注重方法引导,使学生会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爱探究。

  ②设计物理教学的探究重在增加学生体验性的探究机会、通过交流合作式的方式体现主体性的学习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设计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2、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

  课题研究采用开放式的实践探索研究方法:即由参加课改的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探讨,自定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交流。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⑴课题研究的准备(20*年9月~20*年3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加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⑵课题开题报告会(20*年5月)

  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⑶课题实验(20*年9月~20*年6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近两年的实践中,课题组成员除了正常的工作外,经常挑灯夜战,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带病工作,为教研课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⑷汇报成果阶段(20*年6月~20*年9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课件、论文、材料、数据等。

  ⑸修改完善阶段(20*年9月~20*年10月)

  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⑹上交专家评审(20*年11月)

  ⑺进行课题结题报告。(20*年12月)

  1、课题成员的保障。

  成立由校长、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参加的骨干教研成员,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2、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各处室和漳平市进校领导也都大力支持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组的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3、学校网络资源的保障。

  学校电教中心,电子备课室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课题组教师的精诚团结和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1、探索尝试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其课堂结构是“情景激趣→问题导引→活动探究→反馈交流→应用活化”。

  (1)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或现象引发学习兴趣,教师设法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出探究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和检验假设,解决问题,解释观察结果;

  (3)学生分析、解释数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

  (4)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评价所学内容与学习方法;

  (5)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

  2、设计探究课的教学时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探究式教学直接脱胎于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很强的程序化的特色。因此,整个教学设计必须非常严密,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2)多样性原和选择性则

  课堂探究中不可能探究过程的每一步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应该具有探究过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教师应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而不是将其形式化和程式化。

  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性,开放性决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充分地估计学生学习现状、教学内容的难度,同时更恰当地进行环境设计、媒体设计等。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应精心设置探究情景,使情景中隐含着要探究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动机是应该关注的设计原则。

  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机会。

  (6)激发兴趣原则

  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是探究活动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与物理规律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究,会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兴奋,产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着手进行:

  (1)选取适当的物理情景,以“激疑导问”为切入点,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态度。

  (2)选择适当的物理问题,以“竞猜遐想”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3)选取适当的物理实验,以“自主设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

  (4)联系生活和技术,以“学会应用”为切入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堂优质高效的科学探究课需要时间作保障,这正是有效进行科学探究课的矛盾所在,也是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这也是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标签: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