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内容页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精选9篇)

分类:工作总结发表于 2023-07-16 12:08阅读数:0

想写好工作总结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精选9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精选9篇)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1

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即将结束,静下心来,回眸思之,我问自己:脑海中还剩下些什么?边翻阅自己的笔记边咀嚼回味,尝试借文字记录自己积淀的思考、困惑和感悟,或许对今后的成长有些许帮助。

一、认清角色——骨干教师。

(1)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近些年来,人们对韩愈《师说》中这句对“教师角色”的话有疑义,但我认为,它之所以能长久以来被人们广为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解惑”一词,用得十分精妙。那么,怎样才是数学上的“解惑”呢?叶柱老师分析得真好:“先有惑,再有解;没有惑,无需解;不同的惑,不同的解;丰富的惑,多样的解”。这不是课堂的源动力吗?

(2)对“骨干教师”的再认识。“骨干教师”亦为“名”师,有一点名气的老师。那么,名师名在何处呢?金莹老师认为,名师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在课堂上;其次,体现在科研上;再次,体现在专业引领上;第四,体现在所教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如果“学生喜欢你,家长信任你,同行信服你,领导依赖你。”你无疑就是一位名师。反思自己,我能做到这四点吗?不能,我要改进的还有很多。

二、认清课堂——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平台。

何文忠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做到“须入乎其内——教师技能精益求精;应出乎其外——教师观念高瞻远瞩。”内修身,外修技,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那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呢?有一位老师说得真好:“教师的主战场永远都在课堂”,以课堂为本,扎根课堂,用好课堂,方能在实质上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1)扎根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新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可见,把“学生学”放在“教师教”的前面,体现了“学生”为根本,学生学得怎么样在于教师教得怎么样。于是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新模式自然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新模式突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突出了“新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有效、高效、优效”的学习。

(2)扎实课堂,精细研读教材。“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白教。”听了沈佩峰老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的背后故事,更让我觉得自己应该重视“教材解读”。虽然“教材只是个例子”,但我们不可在没认清其用意之前随意“更改教材”、“调整编排”。只有在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找准其“背后的故事”——数学知识的先后联系,在课本例子不是很贴切的情况下,才能选用更为合适的素材。

(3)扎进课堂,进行教例研究。陈亚明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教学自我。教师重在站稳课堂,传授知识,完成任务;第二阶段:追求教育理念。上“好课”,听课交流,模仿尝试;第三阶段:关注教学有效性(我的数学教学思维怎样)。关注教学的生成,关注教学的本源(数学的本质)。作为骨干教师的我们,做一些教例研究,必定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对数学的再认识,对学生的再认识,对教学的再认识。最终实现“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

三、认清自己——找准自身发展的现实点和发展点。

本次培训的目的终究是自己未来的发展,要发展首先得找准自己“现在哪儿”,“走向哪儿”,“连接点又在哪儿”,这些问题很有价值,却很难定位。

(1)现在哪儿?从教十年有余,对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数学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自己已经评上了小学高级职称,当学校中层已近七年。平实的这一切,脚踏实地的做着平凡的工作。从教若干年后,自己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一些新的想法也就产生了。数学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我该怎样提升自己?等等问题时常云绕耳畔,基于这样的思考,发表过数学文章若干,还有幸被评为“教坛新秀”称号,别人都说这是努力的结果。

(2)走向哪儿?我深知,“成绩永远只是过去式。”然而我的未来在哪儿?我却无从知晓。为师40年,怎样有意义地渡过这段时间?有时假想:将来最多做个校长吧,但疲于学校“管理工作”;将来最多做个“数学名师”吧,但要累于探索与创新,还要乐于做“孤独的战士”,为“家人牺牲很多时间”,值吗?基于这样的思考,自己总徘徊不定。我想,在接下去的30年,我会扎根于数学教学一线,因为这儿才是我所喜爱的工作。平时还要多加学习,不断创新,不“误人子弟”,有机会向更高层次前行……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2

20xx年4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埠市委党校青年干部为期一周的培训。通过这一周的集中培训和观摩交流学习,使我的思想和业务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就我这一周的学习,来谈谈自己一点点感受。

一、 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这次培训我们五河县派出了两名学员,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教育管理者到学员的角色转换,认真、谦虚、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参训学员各个学校的中层领导,大家都承担着学习繁重的管理任务,但大家都能专心致志,认真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 精彩纷呈,讲座知识全面

蚌埠市委党校对这次培训可谓用心良苦,特别针对教育系统的知识需求和能力构建,设计了一系列讲座。周兰蓉老师的拓展训练,让大家体会了团结协作是做好事情的重要条件。文明礼仪课堂更是为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提供方向。欧振宝老师的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不但让大家看到了一代名师的敬业精神,更是深感身为教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邵建阳老师的公文写作对学校管理规范文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寨专家对红色文化历史的讲授,使我深刻领悟到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敬佩老区人民的奉献精神,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专家教授的讲座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来分享,深入浅出,可谓精彩纷呈。

三、 深入革命老区,加强党性学习

4月21日至23日,在赵致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金寨县观摩学习。通过专家教学和现场观摩,我们知道了好多关于金寨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在金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革命事件。这次观摩学习我收获颇大。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尽管这次观摩时间很短暂,但深受启发,终身难忘。它让我们重温了军民团结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红军广场上重温入党誓词,身感新时代下责任重大。

通过参观学习,我强烈感受到我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然,也激发了我学习的欲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

四、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我们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但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的思想和知识也要不断地更新,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只有我们的思想和知识不断更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量。当然,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要求自己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努力做到勤勤肯肯,踏踏实实,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为期一周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深知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动作在我们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了,行到将呈;事虽难,做则必成。借助蚌埠市委党校青干班培训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而努力学习,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3

20xx年9月1日起,我参加了教师课程培训在集中培训的半年中,我认真地聆听了高志强、宋占祥、黄丽华、高振茂等十多位教师的教诲,听取了黄爱华,窦桂梅等多位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以及观摩了多节优质课等等。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和几所“窗口”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11月起,我上了二年级的语文课,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并到实习学校实习两周。在实习期间,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上了一节汇报课。经过培训、实习、实践,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教师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学校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小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现在,我的教学更注重反思了,我上完每节课都认真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这对我今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小学教师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了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形式等都做了具体的引领。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 不断地思考,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教师的,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教书匠转向专家型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也不能停止!我将不辜负老师和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悉心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教师培训个人提升总结7

很荣幸参加了xx年xx区中小学“名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观摩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通过这一轮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乐观对待教育事业

回首这半年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xx教授有关《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作为教师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

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4

在20xx年7月24—27日参加了古田县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提升思想境界,拓展了视野,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本次培训,安排了翁乾明、张华荣、孔海钦、程利国、骆志煌、陈炳建、范新民、张荣伟教授、专家、博导给我们学员做了精彩的讲座,从不同角度阐述新一轮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引领我们更好地处理教书与育人、传承与创新、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辩证关系。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本阶段的学习心得。

一、提升思想境界,为教学服务

张荣华教授告诉我们,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与供给侧构性改革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了解经济政策也是做不好教育工作。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速度、结构和动力。放慢速度,调整结构,增加动力。原因是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库存积压严重,金融杠杆率太高隐藏巨大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短板。

因此要打好“三去一降一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攻坚战。张荣伟教授则要我们认识自己,做个反思型的教师,我们要求学生围绕教科书反反复复地读,就课本教课本对吗?自己的教育有没有过错,为什么高年级以后学生提问举手的越来越少了?被提问了为什么会紧张?我们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回到现实,我们要做的教师有四个层次:让学生看得起的老师,让自己心安的老师,得到学校认可的老师,让历史铭记的老师。通过学习世界教育大名言,通过自己反思专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的老师。

二、继承传统文化,为教育服务

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但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只不过我们书读得太少了。孔海钦教授讲得好。儒家思想主要针对官员,如何框正官员,对官员就像对刚出生的婴儿,所以现在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就应是老百姓厌恶什么我们就禁止什么,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教育思想超越孔子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要吸取我们国学中优秀的东西当代教育服务。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优秀五壬年,历久弥新。

如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教育;亲近自然,为什么喜欢黄红黑,中华民族方圆内就是这三种颜色,这是长在土地上的美学,蓝色的海洋,大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成就人们的美学研究。大自然用下雨沐浴大地,人类用流眼泪清洗眼睛。所以中华民族与大自然是非常亲切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培养好的方法、培养诗情画意的人生、培养高贵典雅的气质。而作为教师,要学国学让自己的教育有教育家的情怀和素养。多阅读,阅读超越任何国家的中国国学文化。教育的根基往往在于中华经典文化。通过读经典书、做经典事、说经典话,成就经典人生,是让我们活得自在、活得美、活得从容的人生。如何学经典,让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让我们的孩子人人有礼、个个成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饱读读书、胸怀大志、牵手历史、脚踏实地、紧握未来。

三、学教育理论,为教书服务

翁乾明教授让我们学习了简约化的教学思想理念。认为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一定要提高教育简约化。反思现状教育,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只是一种伪学习,因为学生思维未开动,行为未改变,许多知识是惰性的知识,一辈子用不上的知识,让大脑变成垃圾堆,没有用的信息的储藏器。我们的教学是苦教苦学,追求形式面弱化本质的,核心信息淹没在冗余信息中,没有志与趣,是繁琐化的、混乱化的,因此要去繁就简。一个好老师,一节课要保留这节课的特征不变,但要简单,因为教师讲到的,学生未必就会,教师没讲到的,学生未必不会。好课要让学生顿悟,迁移,能让学生内在奖赏,激发创意。好课要精确把握、精巧设计、精当表达,让细节为整体服务。总之,简约化教学就是内容求精、结构求简、方法求活、过程求实、效果求真。一句话:崇尚简单,拒绝平庸。追求意义化、建构化、审美化、趣味化,教师要有办法让课堂和所教之识赋予他意义和整体化,讲得越少越好,高度突出灵性和智慧。简约化教学的方法是以舍求得,去除多余环节、臃肿内容、表面热闹、愚弄陷阱的教学智慧策略。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5

20xx年10月29日来到福州参加为期一周的福建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第二批省级培训。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身处偏远农村外出听课的机会并不多,何况是这种针对性强的大培训。培训前也浏览了培训安排表,知道了主题是数学思想。搜索了些材料大概知道什么是数学思想,无奈水平有限对什么是富含数学思想的课堂还是一头雾水。这个状态下的我真是求知若渴。

来之前也听同事说过作业比较多,但是我不害怕。我想即使没有作业,我也会每天对学习进行个总结。再看这次一起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个个也都十分认真,这是一次含金量十足的培训。

这次培训分为3个阶段,第1次培训在福州进行理论加课堂观摩结合。理论先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那几天的培训中对核心素养,数学思想有了一些些的概念。再来观摩名师的课堂就知其所以然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怎么样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了一点的感悟。

第2次培训在厦门,形式独特,跟岗培训。为期5天的跟岗忙碌而充实,风风火火得在指导老师和培优课来回切换。这次跟岗冲击了我的教学认知,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子!这样的课堂你不愁孩子会开小差,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他们有着学习的愿望,而不像传统课堂,学生跟着老师后面亦步亦趋,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第3阶段是学员们的汇报课,期待我们的农村教师学员能带来不一样的课堂。

通过这次培训也有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第10个年头了,回想刚刚踏上这个教师岗位的时候也是壮志豪情,也希望孩子们打成一片。好景不长,确实和陈传兴老师所言,学生不怕自己了,家长开始怀疑你了,同事也认为你是个能力不足的教师。开始留心老教师是怎么做的,慢慢地,我不再听学生的建议了,课堂上甚至不再笑了,偶尔有微微一笑也马上收敛生怕孩子们看出什么,我和孩子们的心越来越远了。性格使然,我始终没有幸成为学生敬而远之的老师,真是万幸!

课改期间,我曾经历过“热热闹闹”的课堂,后来渐渐也懂了好课的标准是实实在在,要有浓浓的“数学味”。总觉得一节课能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好,课堂上学生能有数学思维上的培养已经是顶级好课了。而这次培训中林碧珍名师团队给我们带来的富含数学思想的课堂更是闻所未闻。虽然新课标修改6年了,双基变成了四基,我的课堂始终还是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至于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我来说似乎有点虚无缥缈,除了偶尔教学目标中会写出来,至于怎么落实到课堂上不甚了解。

林碧珍老师在培训中提出课堂上要让学生感悟、体会、应用数学思想,做个能让学生“悟其渔识”的老师。是的,当我们的孩子把学校教育的都忘记后,教育还能剩下什么?只有让孩子们感悟数学思想,将来他才能自己去学习新知,自己解决问题。数学思想主要分为三大类,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而这3大类底下又派生出其他数学思想,这些思想不是互相割裂开来的,每一个课题中可能蕴含着多种思想。林老师及团队成员用自己的课例为学员们诠释什么是富有数学思想的课堂。

富有数学思想的课堂不需要多华丽,更主要是实实在在的课,它重视细节,在细节中让学生感悟着什么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怎么引领着我的学习,我可以如何应用到以后的知识学习中。含有数学思想的课堂简约而不简单,它重视对学习素材的充分利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数学思想,对课后作业也需进行一番设计。我的理解是每一节课我们都应抓住这节课要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和知识技能一起作为明暗两条线展开教学。

这里我也有一点思考:

1.是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会有大的数学思想的渗透,我怎么去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2.如何设计一节含有数学思想的课堂,尽管林老师和她的团队已经给了很多的示范,无奈自己悟性不够还是不甚了解?不过相信培训处留给我们的书会给出答案的!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6

根据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指导思想,本次任务以整校推进为策略,形成学校信息化推进,以及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式下,虽然个人水平有限,但也积极的参与到本次的培训中,通过个人自学,网络研修,同伴互助等方式,我在这次培训中收获良多。本次研修与以往的都不一样。主要有以下新颖之处。

一、更新理念

看得更远是此次培训的主要特点,在平时我都停留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还有许多的不足,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史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通过理论学习,使我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教学思维模式。学校根据本校及教师的需要,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新技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而研修的目标是让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使教师群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在学校发展中,教师是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因此打造一支理念先进,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位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通览全局,尝试制定研究方案。

1. 以往更多的思考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本次培训我们是站在培训者的角度是思考全局,制定了以下整体目标,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隐形周期内,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协同备课能力教师视频制作能力,教师移动教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2.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周期内,以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点测评活动为抓手,探索形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叫精准检修模式组织全校教师每人完成培训任务。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

3.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效果为中心内,全校教师达到熟练线上协同备课,独立操作视频录制及制作,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教研。我自己觉得还是思考的挺全面的,当我站在全球的角度是去思考问题,反过来可以更好的提升自我的水平,并带领其他老师共同发展,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把用所学到的技术,教育技术,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型人才,在完善自我的同时,还应还还应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带动身边的同事形成教师协同共同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7

月1日,我参加了在陕西南郑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会及培训者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主要是对提升工程2.0试点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推进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融合创新发展,为我省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研修班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对提升工程2.0实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的工作会。在为期五天的学习当中,我聆听了专家讲座、案例分享,进行了现场观摩以及能力点的实境测评。通过学习,我对2.0工程的实施目标、实施路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考核细则及考核组织实施有了清晰的认识。

2.0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三提升一全面”是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实施的路径是: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

学习的方式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培训2学时,线下实践研修2学时,线下实践研修主要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进行,校本考核规范设置了三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四个考核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以及30项微能力点。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制定的研修目标和任务,至少选择两个微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

考核的流程是:先进行校级初评,再进行县级复核,然后省级复审。考核达标后发放证书。

通过试点学校的案例分享、现场观摩,我对如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我觉得要做好全员参与、整校推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校情制定整校推进计划

首先要仔细研判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学校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信息化发展年度目标,划好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

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1、信息化管理团队

我校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科研、信息化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状况,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自觉成长的新机制,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与应用得到有效落实。

2、信息化培训团队

学校精选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优的教师,组建校级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培训团队,采用混合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观课议课、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引领学科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3、信息化研究团队

组建信息化研修共同体,通过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通过推门听课,引领课,示范课,微型课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打造“技术创新课堂”。

三、基于学的课堂选择好微能力点与1.0时代的任务驱动、技术学习、个体学习不同,2.0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整校推进,应用考核,靶向学习。

全部学习涉及30个微能力点,如何选择能力点十分重要,选择能力点低,教师提升空间小,选择能力点过高,一部分教师难以完成,学校技术设施跟不上,会使学习达不到效果。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建议0岁以上的教师选择A能力点(基础能力点)两个,40————49岁的教师至少选择一项A和两项B(提升能力点)能力点,3至40岁的教师选择两项B和一项能力点(发展能力点),3岁以下教师至少选择一项B和两项能力点学习培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特长教师选择三项能力点进行学习培训。

四、出台激励机制,实现有效监管评估出台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与测评工作办法,及时记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必修学分。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表彰先进个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骨干教师认定等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和评先选优工作。把2.0提升工程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在评优树模方面优先推选。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8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我校在20xx年暑假放假前对信息技术培训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一个暑假的培训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我校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通知要求,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校长负责全面培训工作的指导,因此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校长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在8月25号的考试中,校长室高度重视,多次过问安排情况,并全程关注考试情况。校长室还联络专家指导教学工作,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安排周密

从接到通知,信息中心就着手准备暑假培训工作,从培训内容、培训材料、培训时间直到培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并且将相关材料传到学校网站和工作QQ平台,供老师学习,特别是布置写学习心得,小组讨论,以便能顺利通过考核。

三、落实到位

针对教师发展中心的通知,我校把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宣传发动,也就是6月30日前,通过全体教师会,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把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传达给老师,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二是培训学习阶段,在放假前,对全体老师进行集中培训,将相关的学习内容传达到老师;

三是考核总结阶段,8月25日,根据县教师指导中心的要求,组织教师考试,安排单人单桌的考场,由校长室及年龄较大老师监考,并组织专人进行阅卷、统计成绩,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参与积极

通过宣传发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每位老师都能下载相关材料进行学习,并根据学校要求写了学习心得,在心理健康测试中,参与率达到95%,对于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也是积极参加,并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作业。

五、完成良好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师都按时参加了每次集中培训,并且按时能加了25号的集中考试,所有人员都积极书写学习心得,有的老师还写得很具体详细,对学习进行了各种评价,感触很深,可以看出老师们是认真学习了才能写出的真实体会。全校242名老师236人参加了心理健康考试,其中226人考试合格,68人成绩优秀。

相信通过这次的培训,全体老师都会对信息技术能力有新的认识,并且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能力为教学服务。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 篇9

我院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听了院长、教授、教授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深刻的认识到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严峻形势,了解了我院今后的发展方向;观摩了骨干教师的讲课比赛后,学习了优秀教师的先进课程设计理念,找到了差距;听了典型教师的发言,了解了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案例和我院课程改革的成果,这三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是我受益匪浅。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一些共同的弊病:

一、生师比不合理

生师比平均为15/1,15所院校中8所院校的生师比均超过15/1,其中绝大多数为民办院校,生师比最高学院为19/1。因此目前整体师资量缺口较大,教师的工作量超负荷。专业教师的缺口更大。

二、双师比例太低

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比例)只有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刚好达到优秀标准;平均为40%,6所院校均低于平均值,其中最低的学院仅为15% 。

三、高级职称比不符合要求

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比例)平均为33%,其中10所院校均低于平均值,最低的学院仅为17%。且高级职称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的退休教师中,而专业课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却很少

四、兼职教师比例各院校不平衡;平均为37%,其中较高的学院为66%,较低的学院为12%。公办院校中兼职教师占的比例较低,民办院校中为了降低师资的工资成本,兼职教师占的比例较高。

五、年轻教师比例不合理,(占专任教师比例)平均为50%,其中硕、博比40%以上,在整体专任教师中。新、老教师呈两极分化,其中中5所院校新教师比例高于70%,还有3所院校的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而具有专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却很少。

调查发现我市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a.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两头大中间小呈哑铃状

b.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缺乏现代职教理念

c.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按照学科体系的传统模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

d.教师缺少针对性、持续性的业务培训和相应的培训制度的保障。

一所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明确之后,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就是师资。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但是,从不少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最大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科教育,它培养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环节上,强调的是传授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工作流程,而相对减少了对学科理论的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探寻关注。二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模式上常常不是演绎型的,往往采用由真实职业任务引领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换句话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师的设计带领下,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反馈和评价。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们要做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以岗位群为基点进行制定,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也要以

岗位需求为基准,另外课堂教学模式也由有传统的理论灌输式式教学转向学习方法的教授以及实践经验教授,坚持育人为本,加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为社会培养实用的人才、有职业道德的人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