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工作总结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村扶贫工作总结十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村扶贫工作总结十篇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
首先,感谢市xx局各位领导对我们xx乡xx村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之前,市局几位领导多次到xx村帮助谋划扶贫发展工作)。下面,我就xx乡基本情况和xx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向市局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
满族蒙古族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全乡总面积124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7万人,其中满族人口为15210人、蒙古族人口为678人,是一个少数民族乡镇。xx乡经济基础薄弱,没有矿产资源,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导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xx村位于xx乡中心地带(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全乡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是由原xx村和xx村合并而来),是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市级帮扶的重点贫困村,也是县委县政府20xx年重点建设的16个中心村之一。全村总面积20.5平方公理,分布在一川三沟.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8个居民组,912户3300口人,全村贫困人口、特困人口较多,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840元。
二、新一轮扶贫开发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今年,我们xx村是县里确定的中心村、也是基层建设年帮扶的定点村、同时也是市领导和市xx局帮扶的贫困村,这对我们xx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五年,xx村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抢抓扶贫机遇,用好支持政策,借力打造,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目标定位:三年有起色,五年脱贫,八年达小康。奋斗目标:通过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措施,打造梁北第一村。对此,在五年内争取实现以下工作目标(这里有五年发展规划,我就不详细说了,我就20xx年重点实施的几项工作向xx局长做以汇报)。
(一)抓实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夯实食用菌主导产业。xx村近两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有百亩以上园区3个,总面积达到了550亩,是我乡食用菌发展第一村。按照乡里五大产业发展思路,我们把xx村确为 “全乡重点打造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而且打造全县食用菌生产高标准示范基地(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今年秋季,我们准备再发展200亩园区一个,而且采取“园区大户+农户”的扶贫合作方式,让更多地老百姓参与园区建设,得实惠。二是利用本村水源、地利、光照适宜发展设施菜的有利条件,在该村地发展百亩蔬菜大棚一处。采取“村里第一年提供租地费用、吸引种植大户来投资、当地有意愿群众出资出劳参与”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建设。今年收秋后,准备启动这项工作。三是发展畜牧养殖规模经营。今年,xx村规划畜牧养殖园区3个,其中2个养羊园区、1个养牛园区 ,占地均在50亩以上,每个园区规模养羊20xx只以上、养牛500头以上。
(二)抓好生产生活建设项目,改善人居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一是实施组组通(连村)道路建设工程。今年,通过村村通和一事一议实施道路硬化6.5公里和连村道路7.5公里,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资金支持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筹资筹劳),但群众自筹难度大。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中。二是实施饮水工程。太平梁村8组、17组21组居住相对集中,但饮水困难,我们找水务局测算一下,要完成这三个组自来水安装,需要投入120万元,我们目前正运作当中,但资金是个难题。三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xx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紧靠平双公路,村容村貌很重要。(上次,x市长来xx村调研,也提到了这个环境问题)。我们今年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准备分期分批、分村庄分地块进行。建设垃圾池30个、垃圾中转站3个、购臵垃圾清运车2台,雇用保洁员10名,总投资121万元。四是实施偏远村整体搬迁工程。充分利用生态移民搬迁政策、扶贫搬迁政策和国家土地转换增减挂钩政策,五年内将、等五个村实施整体搬迁,搬迁户达87户,臵换土地220亩,这些人搬出后,将安排到新民居二、三期居住。今年,我们将重点对三个村实施搬迁。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整村搬迁方案,搞好入户调查。
(三)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对于我们xx村来说,就是要抓好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xx县是全省统筹城乡试点县,中心村建设是xx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村幸福指数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全力支持中心村建设,这是县委、县政府20xx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xx村今年的工作重点。我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心村建设为契,着手打造小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借助县里中心村优惠政策、市级扶贫村和基层建设年帮扶的有利契机,优先打造和建设中心村,以中心村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围绕县里中心村“一校、两院、三中心”的建设要求,我们在xx村谋划、实施了高标准中心幼儿园、村级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购物中心、信用社等工程项目。
1、高标准中心幼儿园建设(含xx小学):总投资35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258万元、基础建设年支持配套资金70万元、自筹22万元,规划占地10亩,建二层楼,建筑面积为1720平米,各类辅助用房1032平米,接纳xx9个行政村普幼适龄儿童910名,其中普教(1-2年级)580人、幼儿330人。目前,校园选址已确定,就等项目审批和资金。
2、村级卫生所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建筑面积为100平米,总投资20万元。资金来源渠道:采取上级支持、村医个人出资与村级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其中上级支持6万元、个人出资4万元、村级投入10万元。通过租赁的形式,由村医承租经营。
3、便民服务中心建设:xx村原村部办场所,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不能满足便民服务的要求,经社区“两委”班子研究,同意迁址新建社区办公场所,规划占地3亩,建二层办公楼,上下两层建筑面积为550平米,总投资8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建设。
4、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包括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建村民活动广场一处,占地1亩,配齐各种健身器材,为村民健身娱乐提供服务。
5、购物中心建设:征占地14亩,整体结构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米,总投资600万元,已于20xx年6月初开工建设。
6、信用社建设:征占地3亩,建二层楼,建筑面积为900平米,总投资180万元(含附属设施)。该项目已于20xx年6月初开工建设。
(四)借智借力发展, 提升村民素质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市政府x市长和市xx局领导包我们xx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们“亲戚”,帮我们谋划点事,我们将永生难忘)。一是实施农民就业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当前,农村年轻力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挣大钱”,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而且一部分妇女有劳动能力,但无就业渠道,而且缺乏有序组织,特别随着农村产业发展、园区增多,乡村企业和各园区出现了“用工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乡里成立了“xx乡村民就业服务中心”,设在乡劳动保障站。村里成立了“xx村民就业服务合作社”,打造集培训、中介、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于一体便民服务组织,为解决产业发展、村民就业、产业园区“用工荒”等提供服务与保障。这也是扶贫工作突出扶智的的有益尝识。(过去讲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思路)。二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素质。利用农闲时节,邀请农技专家深入到村和田间地头,举办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培训班,每年不少于三次。同时争取大学生村官或大学生村医来我村创业,为村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村民到技能培训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使外出务工人员至少掌握1-2门职业技能,并获得专业资格,提高务工人员劳务收入,重点对贫困户的劳动力进行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借助扶贫村机遇,我们谋划项目很多,但需要项目支撑与资金保障。需要各级领导协助市县相关部门给予支持与配合
(二)小城镇建设,需要整体规划一下,请x局长帮助找市规划院的专家帮助我们搞一个小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和控制性祥规。
(三)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但用地指标和资金是最大难题。
(四)xx村贫困人员较多,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要制定帮扶长效机制,需要市xx局各位领导帮助共同研究。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两学一做”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两学一做”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以来,我村在关怀下,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抓手,推动扶贫工作大力开展,初步实现了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5元,人均增收1465元,比20xx年度增长31%。现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规划,确立扶贫工作指导方针
按照对我村扶贫工作的要求,已于20xx年5月制定了X村20xx-20xx年发展规划,即《X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发展规划》。
根据该规划,我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广“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扶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完善村级道路设施、水利设施,提高村民生产效率,通过开发扶贫项目,引导村民组建土地合作社、蔬菜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拓宽农产品和劳动力输出渠道,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二、合理实施规划,确保扶贫工作达到效果
(一)修建了4.3公里的扶贫机耕道路。按照市交委安排的扶贫道路建设3公里,每公里补贴20万元,目前补贴经费已经到账。机耕道路实际硬化4.3公里已完成,共计花费106余万元,其中46万余元由我村20xx年村级公共服务资金解决。
(二)新建了U50型排灌沟渠20xx米。水务局承诺出资8万元,加上农田水利项目资金配套,目前此项工程已完成。
(三)新建了提灌站5口,项目已经验收完成。市移民办下达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
(四)在市移民办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X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及XX村生产扶持项目的建设。市移民办下达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其中XX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5万元,X村生产扶持项目15万元。已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大田种植人员等进行了各类培训6期,培训132人次,农业技能培训285人次。促使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151人,人均收益近1000元。目前正在筹建劳务合作社1个。
(五)完成了120亩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目前已由市财政局验收合格,实现了人均增收260元 。
(六)在市农发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10个,共建成粮油生产基地1317亩,蔬菜生产基地350亩,大田蘑菇、球盖菇、羊肚菌生产基地180亩。
建设的粮油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共计1600亩,大春种植优质水稻1600亩;小春种植有机生态草莓60亩、大田蘑菇50亩、球盖菇50亩、羊肚菌80亩,为125个村民提供劳务岗位,人均增收387元。
建设优质红提基地95亩、优质草莓基地60亩、蔬菜基地500亩;拟配套建设“1+4”现代农业循环养殖示范园区。为90个村民提供了劳务岗位,人均增收350元。
到20xx年年底,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达6185元,人均增收1465元,比上年度增长31%。到20xx年上半年,人均又增收260元。我村的扶贫工作受到了市扶贫办的高度肯定,特别是我村作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整村推进示范点,创新农业生产体制机制的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报道。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打算
(一)优质草莓种植基地建设。目前,草莓基地育苗10亩,管理到位、长势良好,能满足60亩草莓基地栽种,目前已筹资金50万元,用于草莓基地的建设,包括钢架大棚、竹杆中棚、钢丝网打围、道路、沟渠、滴管带等,但仍存在资金缺口70万元,筹措困难。
(二)基础设施项目。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原计划建设村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超市,目前资金筹措困难。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三)劳务合作社建设。原计划成立劳务合作社1个(现在还未正式注册),为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但用于就业技术技能培训、就业联系、劳务合作社办公场所设置及工商注册的资金还未到位。且目前就业平台有一定局限性,希望对口单位积极协调解决,拓宽渠道,同时加强行业对口培训。
(四)蔬菜合作社项目。目前建立了蔬菜经营股份合作社2个,涉及4个村民小组,建立蔬菜基地350亩。原计划以每亩600元进行政策扶持,用于蔬菜基地大棚建设、购买优质蔬菜品种、搭建销售平台,但由于以上资金没有到位,目前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匮乏,没有完全形成根本意义上的规模化、机械化、低成本化运营,没有形成完全的购、种、产、销一体化,蔬菜基地运营成本依然很高,农户还要进一步增产增收才能实现合作社的盈利。希望上级对口部门加强协调,解决蔬菜合作社目前存在的资金问题。
(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
原计划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将扶贫搬迁与新村开发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1、土地综合整理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持钩试点项目建设,全村拟建两个集中居住区。目前该试点项目资金回报政策不明朗,业主不愿投资,资金筹措困难。
2、新建村级服务活动中心。我村办公场所面积窄小、设施简陋,已经不适应服务群众的需求。原计划在今年内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快捷的村级服务活动中心,改善我村的办公条件和服务环境。预计需资金100万元。目前资金筹措困难。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4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战20_,市住建局党组把_村脱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一行多次深入_村走村入户,听取乡、村、精准户的意见,科学制定脱贫工作计划,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长、短增收结合,强化村里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上半年精准扶贫任务,具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村情况:
_村位于己略北端,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7710亩,其中山林面积4543.62亩。退耕还林面积204.5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7户,共427人,劳动力211人,其中党员24人,均系少数民族(苗族)人口。常年耕地面积22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85.7吨。20_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元,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林木等。全村低保户17户55人;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后,全村现有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39人(20_年底脱贫减少2户12人,六户7人五保户不再列入精准建党立卡序列,外嫁下户减少1人,死亡一户2人,服刑收监1人;新增1人);参加合作医疗84户,参合率78%;村办黄金茶协会组织1个,参加农合组织73户,集体经济收入0元。
二、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
1、市政府副市长石阳清先后两次到村走访精准户,了解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要求,听取乡、村、驻村工作组精准扶贫思路,提出精准扶贫四点意见,明确精准扶贫要做到四个结合,做实事,真脱贫。
2、住建局党组研究成立以局长田利民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理学、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健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二级局属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每月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汇报,举全局之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精准识别,措施明确。
按照市委、市政府_村20_年脱贫工作任务,住建局党组先后四次组织干部入村到户进行摸底,制订了《吉首市己略乡_村20_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完成对全村51户239人的识别工作,并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六个到户的新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制定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扶贫具体措施。组织全局42名党员干部与_村精准户结对子,要求结对干部每月联系结对户一次以上,每季走访一次结对户,帮结对户解决发展问题一个,有效地促进精准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活动二次,帮扶发展生产资金1.8万元。
(三)內引外联,科学推进。
根据整村推进脱贫计划,市住建局党组加强项目对接工作,先后与省民宗局、州铁通公司、人社局、移民局、扶贫办等多家单位联系,筹集资金70余万元助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通村宽带网络工程,实现网络微商信息共享;完成村移动通讯基站征地协调工作,预计下半年可建成移动基站实现手机稳定通讯;上半年组织精准户参加油茶、苗绣、建筑技能等劳动技能培训三次培训40多人,提升精准户科学生产增收技术,助推劳动输出产业壮大发展。据6月底统计,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84人,其中精准户有90人,在外省就业有32人;引进葛四腊味、浏阳晟瑞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生产发展产业。投入资金30万元(先期预付油茶苗木款6.5万元,另外23.5万元年底验收合格后付款),完成新开发油茶300亩,低改油茶200木,新开发黄金茶30亩等百亩产业园基地建设。组织36户精准户与葛四腊味公司签订金融扶贫四方协议,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50亩有机稻田栽培示范项目、村口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等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资金以筹集到位,下半年组织有序进行。
(四)稳定队伍,助推脱贫。
如何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领导作用,尤其是合并村的基础党组织建设稳定工作,工作组始终坚持“抓党建是的成绩”的原则,协助村党支部做好“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驻村第一支部书记上一次党课,强化村党支部为民务实清廉和党员先锋带头的模范作用。统一了_村各组党员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制定了建设项目,开发产业、帮扶措施方案,为工作组进驻村内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及时调整补充两名村委班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突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主心骨”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三、下步工作计划:
通过半年的精准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上级和精准贫困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暴露政策宣传发动工作滞后,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消除;个别党员带头发展作用不明显,发展经济后劲不够等问题。工作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力度,凝聚全村党员群众力量,聚焦发展经济大局,创新发展思路,科学推进扶贫项目,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经济发展能人,培训生产技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扩大发展经济渠道,增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发展能力。
(三)加强项目资金衔接,稳步推进项目落实,确保实现_村“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突破,贫困群众稳定增长脱贫,村风文明、村貌改变”的精准脱贫目标。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6
是xx市唯一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总人口29万,其中贫困人口10.8万。虽然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xx年以来,我们在省、市扶贫办的支持下,在财政、金融部门的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大力协作下,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入户工作,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力度,促进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一、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20xx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抢抓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的新机制、新办法,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截止目前,通过乡镇、村申报,扶贫部门审核,全县已入库小额信贷扶贫项目52个,下达扶贫小额贷款计划1231.91万元,其中县扶贫领导小组下文确认贴息贷款金额340.91万元,实际兑现贴息资金9.735万元,另有104.5万元的贴息贷款已初审通过,近期将行文确认。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收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我县将扶贫贴息贷款发放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优先扶持贫困村贷款发展生产。已累计向18个贫困村发放种养业贷款87.21万元、加工业贷款145.5万元,
扶持3342户1。17万人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7万亩,发展畜禽养殖10.2万头(只),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其中贫困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二)壮大了龙头企业经营实力。经过调查,在全县现有农业公司中择优筛选了13家具有市场潜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我县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已给13家企业下达了680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计划,其中已落实贷款390万元。马良八斗食品有限公司是近年新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扶持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两年内,我们给该公司下达了140万元的贷款贴息计划,其中去年下达贴息贷款计划40万元,已兑付贴息资金2万元,通过扶持,该公司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0万元,获利110万元,可带动周边4个贫困村1500户农户脱贫致富,年转化当地劳力200余人。
(三)拓展了农民致富渠道。为进一步解决我县贫困村农民致富发展难的问题,我们在贴息发放面上进一步放宽,适当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旅游发展项目给予扶持贷款贴息扶持。去年,我们对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发放贷款40万元,贴息2万元,对保康发展旅游业项目发放贷款42.5万元,贴息2.025万元。通过对以上两个项目的扶持,帮助贫困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靠技能就业脱贫的道路,帮助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业、餐饮、住宿、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程序,防范风险,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了营业网点,强化了风险防范,原来县农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已全部撤销,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信用社来开展,并且放贷十分谨慎。为此,几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就如何开展扶贫信贷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以县政府文件出台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办法》,并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扶贫贴息贷款操作实施意见》,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合理关切,支持信用社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项目先由我办审查后推荐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是否放贷。要求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协助信用社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我们还把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单位由过去信用社一家扩大到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四家,鼓励适度竞争,较好地调动了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二)科学分工,阳光操作,促进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而且农户每次申请的贷款额度都较小,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设计扶贫信贷政策。我们对审批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县扶贫办只定贴息贷款的计划分配、贴息期限、
贴息利率和贴息资金总额,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具体负责审定贴息对象和贷款额度。贴息期限到期后,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将贴息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审批表》、《贴息资金发放登记表》、《贴息资金领取通知书》,以此监控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专门在《今日保康》报上开办专栏,刊登扶贫贷款的有关政策,并印制扶贫政策知识问答小册子5000份,发到重点村的农户,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我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瞄准目标,突出重点,培育脱贫主导产业。坚持做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一是集中扶持整村推进重点村。几年来,共向一、二、三批重点村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32.71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建设。后坪镇后坪村是一个高山贫困村,整村推进中,通过发放小额贷款资金20.86万元,全村累计发展柴胡400亩、畜禽养殖700头(只),42户147名贫困人口已顺利实现脱贫。二是着力扶持壮大全县的骨干产业。在贴息资金投向上,尽量与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相衔接,79%的贴息贷款都投向了烟、茶、菜、桑、畜、菌六大产业,累计支持农户发展烟叶1.4万亩、茶叶4600亩、桑叶1300亩、反季菜8300亩、袋料食用菌17.8万袋,壮大了县域主导产业的规模块头。
(四)开阔思路,创新方法,扩大贴息贷款的覆盖范围。一方面我县有一大批龙头企业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期,扩大生产的愿望十分强烈,一方面一大批贫困户想发展又贷不到款,我们及时
对这些企业因势利导,拿出一部分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到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以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通过向保康荆山锦有机茶公司投放贴息贷款180万元,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茶叶基地1.5万亩,带动20xx多个农户通过种茶实现脱贫。通过给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投放贴息贷款6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在十字冲等四个贫困村种植蔬菜基地1000亩,产品远销广州、南昌、福州、武汉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该公司带动基地4000户16000余菜农增加收入900万元,人平增收可突破1000元。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扶贫贷款小额贴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县贫困面大、贫困农户多、贷款贴息覆盖面广,导致目前开展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贷款门槛高。由于贫困户难以取得“信用证”,所以难以贷到款,其它农户虽然有“信用证”,但授信额度都较低,大额的贷款又难以提供有效抵押或担保,所以贷款难的问题仍难以。
二是贷款利率高。信用社平均利率月息都在9。3‰以上,虽然我们给予了贴息扶持,但农户的利息负担仍然较重。
三是工作成本高。我们发放贴息贷款对象的重点是贫困农户,每个农户贷款的金额少,加之贷款户数多,工作量大,部分乡镇财政所、扶贫项目办的积极性不高。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7
扶贫互助社是由长期居住在庆丰村的农村居民自愿结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具有规范的章程和运作机构。为了帮助互助社会员解决巴美肉羊养殖资金短缺的难题,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农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xx年5月正式成立了扶贫互助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协会运作态势良好。现将这20xx年度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发展情况
扶贫互助社的工作范围是支持互助社内的巴美肉羊养殖户养殖,互助资金为216000元,共计50多名成员参社。互助社组织资金互助坚持扶贫、自愿、互助、合作、发展的原则,互助资金的组织按照市场的原则,实行有偿互助合作,由协会统一组织和承担风险。扶贫资金以扶贫互助、简捷易行、有借有还、诚实守信、周转使用、保值运行、滚动发展、增加收入、民主管理、公平使用的原则。互助社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可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本组织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使资金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运作机制。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1、依据指导,科学发展。农业办、财政局等有关部
门不仅在协会启动资金上给予很大的帮扶,还为我村扶贫互助协会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业务指导。我村紧紧围绕上级有关单位的指示精神来开展工作。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扶贫互助协会小组,并选举产生了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为我村扶贫互助协会的成立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广泛宣传、积极吸纳会员。扶贫互助社理事会成
立后,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广泛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粘贴标语、走访入户等方式积极向村民宣传动员,吸纳村民尤其是肉羊养殖农户参股入会,为互助社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良性运作,作用凸显。经过不懈努力,我村扶贫互助社
运作态势良好,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渠道单一、农户对肉羊养殖资金困难的问题。扶贫互助社的创立,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的效益,培育了村民民主管理意识和诚信意识,帮助互助社成员解决了肉羊养殖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当地社员群众的收入,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我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虽然我村扶贫互助社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差距。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规模有限,无法满足社员对资金需求程度。社员参股资金较少,社员借款周期较长,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员的资金短缺情况。
二是政策宣传有待深入。我村部分群众对互助社的工作政策还了解不深,也由于资金投放有限,不能够正确认识互助社职能及其所带来的效益,从而社员数量增加缓慢。
四、今后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力度,重申互助资金的目的意义,说明互助资金的借款风险,消除个别村民对国家财政扶持的互助资金是借而不是送的概念和不良思想倾向。多动员村民加入互助社,同时增加入股资金额度,以增加社员数量和壮大互助资金,这样可以为互助社多融资,逐步缓解“僧多粥少”的矛盾。建立回收互助资金的长效机制,为回收互助资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提倡或实行借款社员内部进行共同联保;
二是由年收入较高社会金融信用较好的村民为借款社员提供担保,避免村干部卸任后推卸责任,又避免外出干部为借款人进行担保出现繁琐复杂问题。
镇村互助社依法注册成立,其资金发放和回收,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运转正常,为贫困户社员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8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x镇驻村干部之中一员,感到十分荣幸。这一年对我是充满深刻意义的一年。通过不断的接触、深入了解,不断的向镇党委领导、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他们大力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驻村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x村基本情况
x村位于煎茶镇北7公里外,与x村、x村、x村相邻。平均海拔672米,本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计343户,1334人,其中常年流动人口438人。居住着汉、苗、土家等多个民族,是煎茶镇的一个二类贫困村。国土面积11.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84公顷,x年人均收入3125.00元.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只有一条硬化同组公路,其余基本通组。该村虽说是山清水秀,但条件极其恶劣,既无产业又无厂矿企业,属于偏远贫困地区。由于耕地面积不集中,森林覆盖率比较大,7个村民组居住分散,导致发展状况不乐观。
二、驻村工作情况
(一)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进驻x镇x村以来,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x村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支两委班子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领导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二就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本村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要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的了解到农村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该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二)拓宽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利益,增加群众收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工作较为复杂细致,需要极好的耐心和认真的努力,这是我今年的感受。群众要求增加收入的呼声迫切,但对新生事物有些畏惧,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收入低,储蓄少,缺乏应对商业变动的成本和承受能力。
全村经济基础薄弱,既无产业又无厂矿企业,人均纯收入相对全镇来说较低。为改变目前困境,早日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在村班子的协助下,我积极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引导群众加快产业结构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农户的自身情况,帮助他们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种植和养殖结构。目前通过扶贫项目,争取扶贫资金50万,经过村支两委开会讨论,决定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目前,生姜、辣椒产业正在有序推进。
(三)狠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经济要发展,只有扎实地抓好农村党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中,我坚持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一是以深化实施“民生”工程为契机,协助村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制度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并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加强了基层组织,提高了党员素质,促进了工作落实。
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经过驻村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有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学习,明确驻村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召开了由村支两委干部参加的组员工作会。在会上,学习了x办发(x)25号文件,传达学习了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动员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驻村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同时,为了增强组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驻村工作组对组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分工明确。
(二)建立驻村工作制度,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为认真落实德党办发(x)25号文件精神和《x县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各项工作,工作组认真研究制定了《驻村工作例会制度》、《驻村工作报告制度》、《驻村工作考勤制度》、《驻村工作纪律约束制度》。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以实现同步小康工作为重点,坚持“四项制度”不放松,与村支两委加强协作,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三)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做群众的忠实听众。一年来,工作组了解了x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开展“一宣四帮”活动,与部分帮扶户、贫困户、低保户、种养业大户、创业带富能人等开展了座谈活动,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借鸡下蛋”改变环境、改造房屋;鼓励有文化的农户外出务工挣钱、依靠科技增收;要振着精神,创业增收,努力“装满钱票子、去掉穷帽子、甩掉破鞋子、脱掉臭袜子、走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要换种扩种,坚持夏季损失秋季补,抗旱救灾保增。帮助村支两委谋思路,出点子,化解矛盾纠纷。目前月为止,共走访贫困户24人次、低保户41人次、留守儿童25人次、空巢老人9人次、孤残人员3人次、基本做到了农户家庭情况清楚、思想动清楚、所驻村情清楚等。在走访群众时,干部们认真倾听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四)勤协调,抓落实,为群众和村委会办好事实事。为认真落实驻村工作帮扶计划和小溪村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协调争取驻村工作牵头单位x办公室投入帮扶资金99370.00元。其中解决大河至黄泥塘修路拆迁安置补偿款30000.00元、新建的村办公楼办公配套设备36370.00元、协调县水务局帮助解决沟渠维修资金33000.00元、协调县红十字会帮助解决10户贫困户,每户解决大米一袋,食用油一桶。
总之,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通过加强自身学习,强化素质,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增长服务本领,遵纪守法,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等方面,解决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问题;遵守驻村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驻村工作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回顾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思想政策宣传不到位,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的力度还不够,离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要求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进取,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9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顾之忧。在驻村队员进驻x村之后,局里多次举行班子联席会议听取驻村队员杨寨沟有关情况汇报,一起研究驻村工作思路和x村发展规划,使整个驻村工作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加得力。在谋求杨寨沟经济发展上,局党委与x村两委班子一起联系组织村干部到外地参观花椒基地种植经验,为村农民增收展示一条新路子。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局领导积极协调落实有关资金问题,一方面积极同村两委班子一起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在防治非典疫情期间,局领导了解到村里资金紧张情况,主动拿出20xx元钱用于该村防非工作,在春节来临之际,局领导还惦记贫困村的特困户和无保老人,局里又拿出20xx元钱和面粉来看望他们,使群众切实感到温暖,也为我们驻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二、驻村队员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x村位于xx乡东北部,总面积约1500亩,东南与xx乡接壤,西临xx村,毗邻路,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山石为石灰石与砂岩,石灰石杂质较高利用价值不大,水资源相对紧张,部分生活用水来自于屋顶接水工程,该村总人口数为920人,共计220户居民,分8个生产组,住户十分分散,在农业种植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作物有少量种植,行不成规模,大部分农户仍然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农作物,辅助种植金银花,现有金银花种植面积100多亩,全村共有耕地970亩,人均耕地面积1亩。村里有果园一个,面积十余亩,主要以苹果杏桃树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羊、牛、猪、鸡为主要副业,没有1家工业企业,小学1座,卫生所1个,一条简易失修的公路,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因素。驻村工作队员到该村后,立即深入群众,和群众同吃、同注同劳动,做农民的知心朋友,知民情察,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成员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该村的发展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调查报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杨寨沟的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三、积极发展经济,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我局驻村工作人员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寻找发展经济的路子,一是依靠特色农业来增加收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结合荒山资源搞特色种植,种花椒、果树等经济作物,形成规模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充分利用山区特点可以从事养羊、养蝎等特色养殖,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充分调动村民的内在积极性,广泛征求村见,使村民参加到促进村内发展的工作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积极协调引进好的服务项目,搞好后继服务。重点发展一两个示范点,使村民看示范,学榜样,积极进一帮一、一带十,最终形成人人争先,治富有门的局面。三是积极争取市乡两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项目上支持。四是发挥x村郭氏后代作用为扭转家乡落后局面献计出资,与各级扶贫组织加强联系,寻求好的合作伙伴与好项目共同发展。
四、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对群众反映的修路难问题,我们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想办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予以解决。我们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农户,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群众一起把那些肯为群众办实事、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有道德、有修养、有能力、有文化,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双强”人才推举到村“两委”班子。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干部作风极大改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教、实践“三个代表”,搞好“一结两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今年5月,我国爆发“非典”疫情,我们驻村队员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严格控制人员动向的同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帮助他们收割地里的麦子。及时在全村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和“一学三争”等活动,进门入户,宣传防治非典的知识,宣传道德规范,帮助村两委班子落实“十户联保”工作。督促村民清理垃圾,防蚊灭蝇,搞好住宅周围环境卫生。
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搞好队员管理
加强学习,自费到书店购买一些农业科技、家禽养殖、蔬菜种植等相关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好村民的参谋和助手,为村民搞好优质服务,此外,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吃住在村,单独起灶,不打扰村民,自己的生活自己照顾,并坚守工作岗位,与群众一起同生产、同学习、同劳动,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坚持记好民情日记、调查报告,受到了该村村委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才是他们真正的贴心人。
总之,我们在驻村工作中,坚持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心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体谅群众的难处,帮助村“两委”班子制订规划,帮助群众脱贫奔小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通过扎实工作,全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知驻村工作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将一如既往,扎实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加深入群众,切实将驻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0
BB县SS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