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 内容页

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3篇 看印度电影观后感

分类:观后感发表于 2023-05-13 12:47阅读数:0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观后感写作的机会,想写好观后感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3篇 看印度电影观后感》,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整理的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3篇 看印度电影观后感,以供借鉴。

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1

《起跑线》再度发扬了印度电影触及社会痛点,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点。与本片沉重的主题不同,《起跑线》用缤纷的色调和诙谐的调侃连接了教育不公、贫富差距、数典忘祖、社会歧视链、子女培养目标和人性异化等主题,结尾的处理让人惊喜连连,讽刺意味十足。

《起跑线》在叙事手法、镜头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中规中矩,故事也简单的很:一对“暴发户”夫妻拼尽全力让子女入学。然而小人物的命运却牵动着整个社会,给观众强烈的带入感。

《起跑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阶级的象征。”又说:“你的女儿是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以后肯定子承父业;而我们家孩子就不一样,出来以后一定要开拓一番事业,所以我们只说英语。”听听吧,这段言语多么的轻巧,好像穷人就活该穷一辈子,自己就应该永远富足一样。

《起跑线》最滑稽的一段是主角一家为了装富人,去照相馆拍假照片,显摆自己出国旅游。而笑点的担当则是男主角,每到关键时刻,男主身上的市井痞气就戳穿了“富人”的谎言。人们总是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起跑线》则真实的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和经济背景给一个人留下的烙印,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也是任何谎言所不能掩盖的。这就好比从没学过英语的男主角,就算无比努力地翻烂了字典,写的推荐信也是乱七八糟;从未体验过富人生活的男女主角,就算浑身名牌也丝毫不像贵族。

《起跑线》第一次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影片不仅满足于装富很难,反而进一步展示了装穷更难。正如台词所说:“贫穷这门课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看看印度社会吧,富人的社区干净整洁,豪车豪宅;穷人社区,一下脚就能踩着牛粪,到处是蚊子,冲厕所的水都没有,吃水靠抢,吃米要靠分配。但无论贫富,都把英语当成了阶级的象征,只不过富人欢迎英语,而穷人则对英语表示强烈排斥。

《起跑线》用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回击了这些毫无根据的鄙视。男女主角虽然富有,但在孩子入学的问题上却不择手段,以伪造贫困证明,欺骗学校,牺牲穷人入学资格为代价,获得了德里文法学校贫困生入学名额。

实际上,本片笑料的来源,从本质上讲是夫妻二人对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之间离婚的主要原因。男主坚持认为无论在哪所学校,关键要让孩子快乐,对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屑一顾。女主则更加实际,与其有一个快乐童年,她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进行高强度超龄学习。总之,一方让孩子遵从个性发展,另一方则注重孩子的服从与认同。我认为这两点完全可以兼顾。我们总说先做人再做学问,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连知识都讲不好,怎么去教做人呢?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家长则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两头都落空,把孩子耽误了。好在夫妇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在学习知识与阶级教育面前,还是选择了让孩子做一个健康而阳光的人。

影片的最后,阳光明媚,男女主角牵着女儿走出校园。曾经他们为了走进这所学校而费尽努力,吃尽了穷人的苦,富人的累,而今天他们走出来却无比的轻松。校园里坐着一批仰仗权势的富豪,校园外则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一对父母能做什么呢,一个人又能做什么呢?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幸福罢了。车厢里满是孩子的笑脸,可能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本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而这种寒意,在暖暖的阳光之下,变得更加刺骨。

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2

本周末看了《印度合伙人》,被电影主人公善良、执着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感染。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男主人公在联合国发表的演讲,他并没有被成功后的名利所污染,依旧保持着初心,为了让这个国家更多贫困的人生活越来越好而孜孜不倦的努力。这让我马上就联想到了我们企业,想到了我们美好的价值观;尽管动因不同,但却是殊途同归,心怀善良、坚持梦想、克服困难、淡泊名利、保持初心。

这部电影讲述的主题是在中国再平常不过的女性日常用品——护垫!这个东西居然还能拍一部电影?带着好奇心我走进电影院。

这个在中国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印度却是一件大事。

故事因男主角出于对妻子的关爱而展开,历经磨难,终于成功。可见,做任何事、无论在任何国家,爱才是最大的动力源泉!

观影后,我深刻理解了大家推荐观影的原因,同时也被拉克希米身上那些优秀的特质深深折服,具体有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和思考

受打鼓的小人启发,发明切洋葱的小人;

修理铺的老师傅说要自己先使用后没问题再给用户,启发他自己试用自制的护垫;

2、有想法就千方百计付诸行动

到棉花加工厂去问市面上售卖的护垫里的“棉花”和他自制“护垫”的棉花有什么区别;

想知道关于纤维素纤维更多的知识,到一个教授家里做全职保姆,只为了向教授请教;

想到要做一个护垫机器就辞职到村里去贷款、购买器材,反复试验制造机器。

3、有不屈不挠坚持的毅力

家人的不理解和村里人的驱逐没有浇灭他发明护垫的热情反而点燃了他更大的斗志;

制造护垫和护垫机器时遇到了困难都最终一一克服。

4、不忘初心

不申请专利,以一颗博爱利他之心深入农村推广机器,造福大众;

离开美貌、智慧和善良于一体的女神帕丽,最终回到深爱他的妻子身边。

拉克希米所做一切,所经历的一切,与我们正在开拓美好事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着最质朴的初心和梦想,解决的都是人们最基本的吃住行需求,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生活更美好。所以,我们将更加坚定美好的信念,坚定美好人的追求,善于观察并思考,面对困难想方设法排除万难付诸行动,用我们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斗志,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美好心灵,美好人生!

最后,我说说全影片的高潮部分——男主角在纽约的主题演讲。没有华丽的辞藻,简单易懂,风趣幽默,但却能直击内心,催人泪下!他的演讲,真正验证了那句话——“越真诚,越感人”。尤其那一句“我要把印度变成100%护垫国家,我要给100万女性创造就业机会,这就是我想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的!”简直燃爆了!

印度电影个人观后感3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要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电影的剧情可谓一波三折,一家人先扮富、再装穷,在装穷的事实被贫民窟的邻居识破后,一家人又良心发现了。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三个等级: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上等人。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中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中等人。正如培训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下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下等人。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会教你的,因为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剧中,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幼儿园,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但是后来他们又发现自己与上层阶级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度语的皮雅玩耍。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的象征。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上层阶级,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上层阶级,不成为上层阶级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一个怪圈。

为了进入好的幼儿园,皮雅每天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连睡觉的时间都被剥夺,这难道不是我们身边孩子的现状吗?为了好学校,家长们一掷千金挤破头地购买学区房;周末的舞蹈班、奥数班哪个不是人满为患。用鸡汤大号的流行话语套路,这是一个贩卖中产阶级焦虑的电影。这样的故事让人亲切,它会发生在北上广深,也会发生在你回不去的老家。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当不懂茫然的时候,出现各种不同声音的时候,就需要理智的去判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因为急于求成,而采取了各种非常规手段,最终就会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一个谎言需要无数谎言来补漏的结局。

最贵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正确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标签: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