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4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案)》,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整理的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4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供大家品鉴。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有才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
二、课程目标:
1、本课程要求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自由思维、平等讨论和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某各时期数学发展的历程,对数学知识框架的形成有个简单的了解。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很大的价值。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挖掘知识交叉点,确立活动课实施进度。
2、制定学期活动课实施方案。对每一节活动课都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并以课程形式 将其固定下来。
3、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师生 双边的配合。
四、活动课安排表:
周次 活动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追求真理的先驱——无理数的诞生 数学世家的光荣-一函数的出现
富兰克林的遗嘱与拿破仑的诺言 智力测验中的逻辑推理 托尔斯泰的割草问题 有趣的“蝴蝶定理” 妙在“设元” 离奇的算题 螺旋梯的最优设计 韩信分油
缺乏算计的干果小贩 真实的电话号码 三张卡片的骗局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15 七巧板 16 怎么会相等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2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学案及教案
陶建利
一 教学目标:
1.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兴趣,化难为易。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教学案例:
付清欠款
有四个人借钱的数目分别是这样的:阿伊库向贝尔借了10美元;贝尔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库借了40美元。碰巧四个人都在场,决定结个账,请问最少只需要动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将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生日会上的12个小孩
今天是我13岁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会上,包括我共有12个小孩相聚在一起。每四个小孩同属一个家庭,共来自A,B和C这三个不同的家庭,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家庭。有意思的是,这12个小孩的年龄都不相同,最大的13岁,换句话说,在1至13这十三个数字中,除了某个数字外,其余的数字都表示某个孩子的年龄。我把每个家庭的孩子的年龄加起来,得到以下的结果:
家庭A: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
家庭B:年龄总数m,包括一个5岁的孩子。
家庭C:年龄总数21,包括一个4岁的孩子。
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的孩子。
你能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我属于哪个家庭——A,B,还是C?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各是多大?因为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所以我绝对不是C家庭的。(21-4-13=4,4=1+3,4与3相差1,与条件矛盾)
家庭A: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所以平均年龄大于10,又因为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所以家庭A中可能出现11,12或12,13。若包括11,12,则41-11-12=18=10+8,10,11,12皆差1岁,与条件矛盾。若包括12,13,则41-12-13=16=10+6或7+9,符合条件。
若A家庭为6,10,12,13。则C家庭为1,4,7,9。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
若A家庭为7,9,12,13,则C家庭为1,4,6,10。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
三.数学故事: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
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四我的感悟: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学案及教案
陶建利
一 教学目标:
1.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兴趣,化难为易。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教学案例:
最短时间过桥问题
1.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5,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所需的时间。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用的时间最少。
2.运动场上,小学生们玩游戏。几个女生戴红色运动帽,几个男生带蓝色运动帽。一个男生看来,红色运动帽和蓝色运动帽一样多,但一个女生看来,蓝色运动帽比红色运动帽多一倍。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三.数学故事:
1.数学家的遗嘱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2.不是洗澡堂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四我的感悟: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3
数学校本课程
说 明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观察、体味生活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神奇的扑克——扑克是历法的缩影
扑克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
在扑克中找到一些数学的知识。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再认识,让学生了解"扑克"与"历法"之间有趣的联系。
2、2、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3、3、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4、教学重点:
5、"扑克"与"历法"的联系。
6、教学难点:
7、"扑克"与"历法"的联系。
8、教学准备:
9、"扑克"、课件
10、教学过程:
1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出示:扑克)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包括"大王"有54张、有52张正牌,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生:打牌、算24点、欣赏(海宁有个小姑娘,就收集了上千幅各种图案的扑克,进行过展出)、美国人还用它来抓不他们的敌人(比如伊拉克时的萨达姆)......(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我呀,觉得"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看看那位同学知道!生:......新课
1、师:大家有好多的答案,可是都不太对。"扑克"与历法有关。(课件出示)
2、师:历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同时课件介绍)那么,扑克与历法有什么关系那?请学生猜一猜。
3、生:......引导学生说出: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花色=4个季节
2、还有什么呢?(教师可以提醒:红、黑=
/大王=(太阳)小王=(月亮))同时课件出示:红=白天
黑=夜晚 / 红=......黑=......发挥学生的自由的想象
4、现在我在出一些数字我们一起来找一下,看看这些数字与我们的立法和扑克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题)
5、365 366
6、4、课件出示提示问题:
7、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个月?
8、有多少个星期?
有多少个季度?.....9、同时出示:扑克牌于数字的对应值。
10、A=1 2=2
3=3
4=4
5=5
6=6
7=7
8=8
11、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12、5、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寻找扑克与历法之间的关系)
13、◆1+2+3+4+5+6+7+8+9+10+11+12+13=91
14、91×4=364+小王=365+大王=366
15、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16、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17、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18、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19、◆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0、4花色=4个季节=4个季度
21、◆1个季度=356÷4≈91天
22、1+2+3+4+5+6+7+8+9+10+11+12+13=91
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1个季度=356÷4≈91天
91÷7=13个星期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又13个星期
在学生自我常识、与教师适当的提醒下,各个小组交流反馈。各小组进行交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不喜欢的。)以及自己的体会。
四、学生的新发现、新的联想。
五、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今天我们有趣的再认识了"扑克"。我们还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让我们这样有趣的再认识。同学们可以尽情去发现。当你作为一件事物的第一个发现者的时候,你就和"哥伦布"一样的伟大了!!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4
课题:趣味数独
总课时:15个课时
授课学段;每周五最后一节课 开发者情况:六年级数学组
授课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开发进度条件:至少保证每周上三节数学课 一般项目:
1)2)3)4)熟悉了解数独的基本规则与玩法;
学会运用数学课的基本知识解决初级的数独游戏; 发现数独中的规律并找出快速解决数独的方法; 能自发地设立以数独为基础的游戏项目。
条件及优势:
1)2)3)4)有一定基础的计算能力;
六年级处于头脑思维能力较强的阶段;
趣味性的挑战性活动正是这个年龄阶段所需的;
六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并且擅长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课程简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数学教育正朝着“大众数学”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必须使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一种“过滤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使课程结构从单一模式朝多元模式发展.提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之一。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趣味数独”正是这样的一门课。
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认清、弄懂数独的规则与玩法,加深和巩固在数学课上所获得的知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数独中的问题,使学生自行找出解题方法并发现规律,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与特长,让充满挑战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清晰度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海中活跃、放松学生的头脑,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课程内容:
1.介绍数独的规则与玩法;
2.运用一定的计算技能完成最初级的数独游戏; 总结数独的规律;
如何用简便算法快速算出数独; 班内组织数独竞赛;
鼓励学生以数独为基础创造更具趣味性的游戏。
课程实施建议;
1.实践性:本课程开发本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活跃大脑的目的,应该多让学生多动手实践,这样才能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2.选题应循序渐进:数独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对于不同年龄段与智力水平不一致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不同成为关键,选题时应根据学生最近数学课的水平来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题目,急功近利不但达不到课程目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挖掘主题性,注重兴趣化:数独活动内容要新颖,知识点突出,能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思维。
4.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数学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依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 5.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方法上要有规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和肯定学生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归纳、去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程评价建议:
数独是一个灵活性的游戏,因此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不应该只以结果来评定。首先本课程开发就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活跃、放松大脑;其次单从结果并不能真实地看出学生的提高,因此结果并不是唯一能证明学生表现如何的因素,反而老师可以从出勤率、上课态度以及平时表现来评定学生,如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而期末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5
篇1: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水浒传》导读
教学目的:
★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养成良好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思路: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并且,通过赏析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浅谈水浒》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浅谈水浒传》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教学活动情境设计: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准备央视《浅谈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精彩之处:
一部《水浒传》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导读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给学生。那么,水浒人物、小说主题、成书背景、艺术成就等等需要讲的好像很多很多,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也确实办不到。于是我就把重点定在激发学生对《水浒》的兴趣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感受《水浒》的精彩,进而想去读、想去品味,这样就达到了导读的目的。
因此,这一节课我就没有涉及关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对《水浒》的艺术特色也讲的很少。因为将来如果他们认真的读了,这些肯定会接触到、体会到的。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我讲我知道?、?我看我记牢?、?我品我明了?、?老师考考我?等四个板块,让学生去讲、去看、去品、去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竞争,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
遗憾之处:还有四五个孩子没有准备好《水浒传》,发动工作做得不够到位。班上的女生们对《水浒传》不够感兴趣,提前了解的很少,课堂交流时不在状态。
整改之处:引导学生读名著,就如同引导学生与大师共携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多思考、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放开手脚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及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二、谈水浒 话英雄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学会读书:看前言、看目录和后记,了解小说思想内容、特点、以及后人评价等。
★★★从1-6章中通过故事情节认识英雄人物,能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及其经典的小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及小故事、老师准备根据名著《水
浒传》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前六章出现的人物)、课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阅读名著,理解能力不高,阅读的方法还有所欠缺,阅读和自觉性还没养成,所以在课堂中要想各种方法,让学生喜欢并能自觉读书。
教学过程: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节选。
1、学生根据名著《水浒传》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交流感受。
2、课件:喜欢的英雄人物的照片及该人物相关的一个小故事。学生阅读学习。
3、四人小组,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每组选出一个优秀的学生,全班交流,进行评价表扬。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与水浒传的英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积累老师搜集的歇后语。(课件)
5、老师发表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上自己喜欢的人物,旁边写出他们的经典小故事。
6、阅读7—14章节,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可以利用每天晚上的30分钟阅读时间继续完成。
把自己每天阅读的感受写在家庭作业本,希望家长也能和你一起读书。
教学反思:
精彩之处: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到英雄人物的性格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劫富济贫的感人故事,拓展阅读了许多歇后语,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为继续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学生交流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时语言有些不通顺,还有些本末倒臵,可以看出学生在说完整话,概括故事内容等方面还要加强。
整改之处:随时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多交流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在交流时,教师用眼神鼓励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提示回答有困难的学生、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三、阅读策略指导
教学目标: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却收效不大的现状而设臵的。
教学时间:3月13日
教学过程:
一、主要读书方法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和快速传递的社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报刊,人们既没时间也完全没有必要全部精读细读,而应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1.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
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篇2: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进度:
篇3:五年级下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下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讲:重叠之美
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数学中的重叠之妙
教学目标:
1、欣赏文学中的重叠美,探索数学中重叠的奥秘。
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文学中的重叠之美
在重叠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为什么在新房门窗上贴着的红色“喜”字,不写“喜”而一定写成“囍”?中国民间风俗很讲究成双成对,文学里也有“双声”“叠韵”等说法。
介绍: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
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就有这样两幅对联。
其中之一是: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另一处则见于孤山中山公园的一座方亭,横匾题“西湖天下景”五个大字,亭柱上悬挂一副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据说此联同近代名人康有为有密切关系。
西湖的山山水水,处处明媚秀丽。这两幅对联写出了人们对杭州与西湖山水的共同感受,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在你以往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重叠之美? 学生举例。
二、数学中的重叠之妙
不过,联语的叠字毕竟有限,我们能否把重叠之美推向无限?这就必须借助数学的力量了。
出发点是极其简单的:3×4=12 接下去,可以写出第二式:33×34=1122 “重叠”之妙开始露头了,好比从“喜”字写成了“囍”字。明眼人当然会想到可能有第三式、第四式,指名学生试说。(333×334=,3333×3334=)计算验证。
经过计算,它们居然也是对的。
于是,大胆的人又会猜测下面的无穷无尽的等式也是成立的: 33??3×33??34=11??122??2 这个等式中的第一个乘数由n个3组成,第二个乘数由(n-1)个3与1个4组成,积由n个1和n个2组成。
事情真是如此!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第二讲数对
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方格纸、写有数对的纸条。教学过程:
一、活动铺垫,认识数对
1、师:上课了,老师站在了讲台中央,我这是描述了自己的什么? 生:老师的位置。(师板书:位置)
师:以刚才回答问题的这位同学为例,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谁能帮他介绍一下位置?
生1:从左数第5排,从前数第4个。
生2:从右数第2组,从后数第3个。?? 师:同学们讲的“排”、“组”指的是什么?第4个、第3个又是什么意思?
生1:竖着看为一排,横着看从前往后数是第4个(学生边指边说)。
生2:这样竖着看是一组,横着看从后往前数第3个。
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一竖排称作一列,把一横排称作一行。(板书:列 行)
师:这位同学的位置一定,却有不同的说法,一一解释很不方便,这就需要表示位置时有一个统一标准。通常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师板书:从左往右、从前往后)那么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我们的座次哪是一列?哪是一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
现在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再请第4行的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了两次?这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如果再请第3列和第2行的同学起立,谁又会站两次?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3列,又站在第2行。)
师:按这样的列、行排列规则,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呢?
生:他坐在第5列第4行。
{评析:由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位置,说法不一,感到不便,这时介绍行、列的规定,自然巧妙,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
2、师出示情境图:
师:去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其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瞧,他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
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从左数第一竖排是第一列,从前数第一横排是第一行。(学生上台边指边介绍)
师:谁能说出小强的位置?小亮的呢?
生1:小强站在第3列第2行。(师板书)
生2:小刚站在第2列第4行。(师板书)
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师:如果用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小战士,刚才的队列图就可以用这样的点子图来表示 。你认为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1:这样表示更简单了。
生2:这样比刚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数出了几行几列。生3:?? 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小亮在第4列第3行,你能找到他吗?(生上台按要求分别指出各自的位置)
同学们能说出其它几位同学的位置吗?谁愿意上台帮老师做一下记录?
(学生说出其它几个同学的位置,一同学在黑板上做记录,很明显同学们说得快,他记录得慢,表现出着急无措的样子。)师:你在记录时有什么感受?
生:这样表示同学们在队列中的位置太麻烦了,如果有种简便的表示方法就更好了!
2、师:是啊!数学的一大优点是简练。我们能否把表示位置的的方
篇4: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几何教案
学习目标:
1、在所学立体几何的基础上研究两个相连立方体的展开图。
2、通过这节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两个相连立方体的展开图。
难点:其他几何体的展开图。
学习过程:
1、折叠问题巧解决 : 图1 一名纸盒制造商要求设计师设计一种适当的纸板,使得该纸板折叠以后可隔成两个立方体,且这两个正方体上方各有一个盖子。
有很多种设计可符合此要求,但是最后制造商决定采用如上图所示的“十”字形纸板。
根据设计师的说法,只要将纸板裁两刀,就可折叠出所需要的盒子,到底该从何着手?
解答与分析 :顺着图中的粗线将纸盒剪开,再沿着虚线处将a与b两块粘合,形成盒子的中央分隔部位,并使两片盖子可以以此为底轴任意开关。接下
来便可很轻易地折出题目所要求的盒子。
解题的关键在于两片盖子的底轴位于同一处。当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之后,要找出符合要求的设计并不难。在大部分的设计中,此答案是最理想的。
图2
2、辛赛的奥妙: 1982年,有一种称为“辛赛的奥妙”(shinsei mystery)的数学玩具上市,它是由两个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又是由8个互相连接的多面体构成。它可以组合成许多奇妙的形状,其中包括立方体和12个顶点的星状体。
这个模型的基础是半个立方体(如图1),可以把它看成是3个角锥体(6个这样的角锥体构成立方体),向内折使其顶点会合于立方体的中心。这个半立方体的展开图见图2。展开图中有一个三角形的面出现两次,可以粘合在一起,以增加强度。
“辛赛的奥妙”每一半都有8个这样的半立方体,彼此以巧妙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它可以叠成如图3所示有12 个顶点的星状体。为了说明连接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星状体水平分成两半,再把相同的两半并排在一起,用比较平面的方式表现。
图4 图4是由上方俯视的示意图,a、b、c对应于立方体展开图(图2)的标示。将8个半立方体的底面def按图所示置于平面上,并用胶带纸粘贴。现在你也拥有一个奇妙的模型了,任何把玩它的人都会觉得趣味盎然。用不同颜色的纸板再做一个相同的模型,你会发现它们可以组合在一起,而且可以使其中一个消失在另一个之中。
三维立体问题:我们通常都可以从二维的图画中看出所要表现的三维物体,识图与绘图的训练,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然而,就像这里所示的一些图画,二维的图画也可以在视觉上创造出不可能的事物。在第一张图中,到底是2根还是3根木栓?阶梯是否可以自己相连?你是否能用3根木条做出图上的三角形?
关于视觉的认知,可能心理学家要比数学家研究得更多一些,但数学家也经常使用二维图形作为思考空间问题的参考,因此必须对二维图形的缺点有所了解。
作业:注意并收集那些会欺骗你眼睛的图画。
篇5: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上 册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
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的结果。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极多,在开方不尽的问题中提出“求徽数”的思想,这方法与后来求无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仅是圆周率精确计算的必要条件,而且促进了十进小数的产生;在线性方程组解法中,他创造了比直除法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与现今解法基本一致;并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他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公式;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幂(面积);方程(线性方程组);正负数等等.刘徽还提出了许多公认正确的判断作为证明的前提。他的大多数推理、证明都合乎逻辑,十分严谨,从而把《九章算术》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虽然刘徽没有写出自成体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术》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断、并以数学证明为其联系纽带的理论体系.
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
作.《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讲 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
笛卡尔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并再婚,而把笛卡尔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他8岁时笛卡尔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èche)的耶稣英语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毕业后笛卡尔一直对职业选择不定,又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 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
笛卡尔对数学的兴趣就是在荷兰当兵期间产生的。一次他看到军营公告栏上用佛莱芒语写的数学问题征答引起了兴趣,并且让一位他当兵的朋友,进行了翻译。他的这位朋友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很高造诣,很快成为了他的老师。4个月后,他写信给这位朋友,“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可惜的是这些发现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26岁时,笛卡尔变卖掉父亲留下的资产,用4年时间游历欧洲,其中在意大利住了2年,随后定居巴黎。
1621年笛卡尔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
一、知识要点:
(一)四则运算的定律、性质、法则是进行速算与巧算的重要依据。
1、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利用运算顺序的改变使计算简便。
3、利用运算法则使计算巧妙。
(二)转化是速算与巧算的主要技巧。
1、当一个数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时候,将其转化为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计算比较简便。
2、利用数的分解或拆数,转化后巧算。
3、改变计算方法(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使计算简便。
(三)认真观察算式及数的特征,剖析数于数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选择和合理运用计算技巧的主要方法。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6
东北师大附中初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
——一元一次方程
例1.解方程2x?33x????,分析:这道题的分母含有小数,若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可先应用分数性质,将其化为整数,会使运算大大简便.解:2x?33x???? 2(2x?3)5(3x?)10(?x)2??5??10? 即
(4x?6)?(15x?12)?38?10x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32,解得x??32
点评:分母中含有小数,为了简化运算,应用分数性质,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必须注意各项所选择的倍数不一定要相同.只要能将分母化成整数即可.巧通分 例2.解方程 12x?107x?92?x8x?921?20?15?14 分析:观察分母,21、14都是7的倍数,20、15都是5的倍数,先移项再分别通分,则问题会化繁为简,迎刃而解.解:移项,12x?108x?92?x7x?921?14?15?20 两边分别通分,可得 735?25x17?5x42?60,即 6?1
2 解得,x?1 点评:本例若整体通分,则复杂繁琐运算量大,不可取.而根据其特点,先移项再分别通分,问题则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巧去括号
例3.解方程1{197[15(x?43?2)?6]?8}?1
分析:若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然后再去大括号,则费时费工,比较困难.而根据结构特点,从外向里去括号,则会事半功倍,巧妙获解.解:1{1[1(x??2)?6]?8}?1
方程两边同乘以9,得 17[15(x?43?2)?6]?8?9
(先去大括号)
即17[15(x?43?2)?6]?1 方程两边同乘以7,得1x?45(3?2)?6?7(再去中括号)
即1x?45(3?2)?1 方程两边同乘以5,得x?43?2?
5(最后去小括号)
即 x?43?3,解得 :x?5
点评:本例根据题目的结构特点,没有先去小括号,而是先去大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才去小括号,使问题化繁为简,迎刃而解.分配律逆着用
例4 方程
7x-4x=0的解为
.析解:此方程中各项的分母都很大,如直接去分母则计算很麻烦,认真观察可发现,等号左边每一项都含有x ,可逆用分配律把方程变形为(-)x=0,再把系数(显然系数
-≠0)化为1,得x=0.即原方程的解为x=0.点评:不要见到分母就必须去分母,应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找出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括号反着去
例5
解方程
32〔23(x4-1)-2〕-x=2 分析:观察方程可发现322与3互为倒数,即积为1,故可采用由外向内去括号的方法,这样可就简捷多了.解:去中括号,得x4-1-2×32-x=2,即x4-1-3-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4x=6.系数化为1,得x=-8.点评:去括号的顺序通常是由内向外,而根据系数特点由外向内去,对类似上面的问题,则可简化运算过程.三、规则看着用,分数拆着做
例3
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新运算“*”,其规则为a*b=
a2-b, 试求方程(x*2x)*x4=1的解.分析:这是一个解定义新运算符号的方程问题,首先要按给定的规则把问题化成常规的方程,即根据所给规则,得x*(2x)=
x2-2x,再根据所给规则得 x(x?2x2-2x)*xx4=22-4.而解此方程若直接去分母还需去括号。
若把分数拆开(如2x?42=2x2-42=x-2)则很简便.x解:根据定义的规则,得(xx?2x2-2x)*4=1,即22-x4=拆项,得22xx2-2-4=1.整理,得 x4-x-x4=1.合并同类项,得 -x=1.系数化为1,得x=-1.点评:逆用通分法则把分数拆开解题,对很多问题很有效,同学们应掌握.如:已知11?2 =1-,2?3 =2-3,…,你能根据此法解方程(11?2 +12?3 +…+198?99 +199?100)x=99吗?
(答案:x=100)
下面几道练习题,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①??x???3(x?3)
②34[43(12x?14)?8]?32x?34(x??7)
③5{3x?1?[3(3x?1)?2]}?20(x??23)
④x?3?134??x?4(x?7)????316(x?37)(视(x?37)为整体)x?0
⑤1{1[1(x??4)?7]?10}?1
当方程中的系数是用字母表示时,这样的方程叫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的形式,继续求解时,一般要对字母系数a、b进行讨论: 1.当a?0时,方程有唯一解x?ba; 2.当a?0且b?0时,方程无解; 3.当a?0且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例题:
1.解关于x的方程mx?1?nx. 解:移项整理后得(m?n)x?1,(1)当m?n?0即m?n时,方程有唯一解x?1m?n.(2)当m?n?0即m?n时,由于1?0,故原方程无解.
2.已知关于x的方程2a(x?1)?(5?a)x?3b有无数多解,试求a、b的值. 解:移项合并得(3a?5)x?3b?2a
由于原方程有无数多解,所以??3a?5?0,解得?3b?2a?0a?53,b??109.
练习:
1.解关于x的方程1m(x?n)?134(x?2m). 答案:当m?34,n为任意数时,方程有唯一解x?4mn?6m4m?3.
当m?334,n??2时,方程有无数多解,解为任意数.
当m?34,n??32时,方程无解.
2.当b?1时,关于x的方程a(3x?2)?b(2x?3)?8x?7有无数多个解,则a等于(解析:原方程可化为(3a?6)x?2a?4,则3a?6?0且2a?4?0.故选A
3.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2)?(2b?1)x?5有无数多解,试求a、b的值. a?576,b?4. 4.已知关于x的方程3x?3?2a(x?1)无解,试求a的值.a?32)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7
丰宁一小2014-2015上学年数学校本研修方案
㈠指导思想
2014年教研主题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围绕数学生本教育教学法,开展“问题带动、课例展示、全体参与、互动研讨、反思运用”的校级主题研修活动。
㈡目标
⒈进行主题活动与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评估相互整合,以探索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为主线,提高数学活动的实效性。
⒉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加大网络教研的力度,充分发挥触控一体机媒体资源优势,让绝大多数教师应用媒体占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⒊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总抓手,结合数学教研组主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搞好教学研究工作。
⒋实坚持施“师徒携手、德教双馨”工程。数学名师带徒弟。通过名师自己的做法引领、带动年轻教师,用名师自己经验指导、督促年轻教师,使其快速成为骨干教师。
㈢主要工作及措施
⒈确定学科研修时间。各校每周周三
6、7节课为数学教师研修时间,由学科主任具体负责组织研修活动。
⒉集体备课。各教研组,要按计划组织集体备课,每学期每人至少担任主备人一次,每个教研组学期不少于10次。采用三备两课的形式。主备人初备——教研组研讨——形成定案——课堂展示——课后研讨——个性化修改——教师上课。加强对教材的开发,对专题教学的研究,探寻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活动过程有记录,有材料。学科主任要每两周组织一次学科集体备课校级活动。每次活动全体教研组成员要参与,有任务。集体备课、教研、课堂评估一体化。成绩捆绑计入教师考评。并且同样以此作为课例,进行多阶段的反思。每一节课都经过至少两轮反思三轮试教以参与互动式活动进行评课、讨论、研究并完善教学设计。
校级间交流,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各校将各个阶段研究成果上传到网络平台上。⒊教学评估与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捆绑进行。每次活动一人主讲(难度系数1),一人介绍集体备课思路(难度系数),一人做教学反思(难度系数),一人主题论坛(论述与此次教研有关的成果,难度系数)。本人得分=本人项得分×80%×难度系数+其他人平均分×20%。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说课、优秀教学反思、优秀主题论坛。
⒋主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教师在主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下选题;每学期研究题目不少于2个,重点研究一个;由选题意义、针对性理论学习、6个案例、1篇总结论文组成。研修笔要求:小课题研究分三个板块,a问题描述。(制定这个研究主题的意义。)b案例反思。(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故事、片断等内容进行反思,有案例有反思共六个)c经验总结。(以论文的形式论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及所悟)小课题全部为手写,不少5000字。
各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过程性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大家共享,并发表评论,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⒌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5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加强校级间交流,组织共同体活动。以丰宁一小为基地,组织校际间的汇课活动。组织协作体内教师交流、巡回做课活动,体验各校生活,展示各校改革成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6.加强教学反思管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教师的手写教案、电子教案必须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实际实施情况、教学得失、教学理念、设计修改等方面作出有实际意义的反思。教学反思写在每节教案的后面。同时,在自己的备课文件包中在建立一个反思文件包,将每次反思用word文档单存入一份文件,以课题命名,备查。
学科主任每周检查教师教学反思一次,力争通过有效教学反思,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协作体教师将自己得意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心得体会,上传到网络平台,大家分享。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8
我校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
湖南省株洲市十六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04年秋开始,全国各地初中陆续进入新课程改革的领域。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我校课题组研究进行“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的探索和实践。具体理念如下:
1.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其基本理念为: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我校数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就是尝试将上述理念落到操作层面过程。
2.完善校本课程的相关理念
校本课程建设将主要采取课程新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4大类,即(1)目的确定;(2)内容选择;(3)内容组织;(4)活动设计。这些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因此,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丰富与完善。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其专业发展具有如下的促进作用:(1)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一些相关理论,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2)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只有站在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才能对所教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也只有站在整个课
程发展与改革的高度,才能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从而对所教学科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安排。4.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公办初级中学,受现在私立学校的影响,生源大量流失,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提出把数学引向学生,把学生引向数学;把数学引向生活, 把生活引向数学,重视兴趣教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多地采用调查研究及专题研究的教学方式,促进教法和学法的改变;
具体策略:
(1)处理好学校所具有的课程权力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2)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3)构建民主、开放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5)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评估,通过学生选择和评价等方式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
(6)培训教师,特别要重视教研组和教师同伴间的案例分析、相互交流和启发,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建立教师之间竞争性合作机制,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建设。
三、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1、调查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补充,?并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进行对比。让每位教师在原有经验得以升华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对自己新的教学内容进行确认,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内容,追求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的完整。
2、行动研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修正。通过学习有关校本教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使课题研究逐渐深入。
3、经验总结:从优秀教师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好的经验,并结合所学理论研究出一套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可行方案。
四、实施措施:
1、通过家庭、教师了解学生 。
2、课题组内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力求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学习课改理论、方法,动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获取资料、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研讨、交流,拿出阶段性成果。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为期3年,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理论学习制订方案 ①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为研究的展开作好准备。②调查学生的数学状况,初步了学生学习兴趣,制定研究方案。③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
2、实践探索阶段:(2007年1月2008年6月)活动开展资料准备 个案研究 经验交流 问卷调查
以前期学习的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和集体活动为重点,收集有关资料,及时进行经验总结。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定期课题组成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收集相关资料,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3、总结阶段:(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材料整理撰写报告 汇编成果 反思提高 成果鉴定
①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②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③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六、取得的成果与影响
1、提升了理论素养,夯实了教师的科研内涵。
课题领导小组,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建立了师德高、业务精、功底硬、作风实、善于创新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同时课题领导小组为课题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供课题组学习参考,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促进了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发展。
2、培养了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六名数学教师有4名高级职称,两人为中学一级教师。
3、促使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过硬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根据本校实际和教师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科研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教师教科研合作、创造、求真的意识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科研的先进性。通过学习,使我们教师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明确了教改方向;掌握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学术水平,三年来教师撰写论文多篇,其中,唐志刚、陈利华、侯连现老师的论文多次评为省市一二等奖,数学统考成绩位于市区前列,侯连现老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市数学竞赛成绩优异,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
七、课题展望
我们的研究已进行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成绩面前,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已进行的实验仅仅是研究的开端,今后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讨,已有的成果也有待于不断完善,不断修改。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从纯数学的角度出发是远远不够的,跨越学科,分析更大的系统,组织更大规模的实验,提出更深发展全面综合的校本课程是我们以后研究的的方向。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9
《玫瑰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是其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根据我校提出的“国有课程校本化”的课程开发思路,我们数学组确立了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数学学习向课堂外拓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养成一定习惯,形成一定观点。最终达到: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特制定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1.课程标准的需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联系学生生活等,新课标也强调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2.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走读的乡镇中学,学生数量与其他四处乡镇学校有较大差别,教育教学质量对我校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数学学科又有独特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而数学学科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数学学习仅靠课堂的学习,不能满足当前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我校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实际,开发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以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于中考为目标。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考虑。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基本的定位是: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和教材补充进行研究为我们的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为我们的宗旨。
三、校本课程的框架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设置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因此我校数学教研组校本课程的开发基点是: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提升,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能力,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学生的活动展开的,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三个年级数学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
初一:立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初二:侧重于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培养。
初三:立足中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本课程以“生活中数学的魅力”为主题,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选取 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达到对知识巩固、提升的目的,共分十五章,分别是:《生活中的数字游戏》、《拉面中的数学》《公式的作用》、《打折的秘密》、《上学路上的数学知识》、《我身边的对称》《巧妙的测量距离》、《哪一款手机套餐更实惠》、《利润的诱惑》、《我来当老板——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揭穿“游戏”的秘密》、《生活中的黄金分割》《我来解决古代数学问题》、《勾股定理我来证明》、《方案设计》。
四、选择内容
在完成了框架构建的工作以后,根据教材内容选取适当的知识为基础,适当选取一些阅读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古代数学家故事、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或与数学有关、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知识等,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兴趣,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数学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最大效益化。根据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内容如下:
一、《生活中的数字游戏》
本部分知识侧重于初一年级的有理数及其运算一章,本章是初一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设计适当的数字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如:24点游戏等,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运算法则,达到对运算熟练掌握的目的。
二、《拉面中的数学》
细胞分裂中数字的规律,反映的是有关乘方的知识,本部分知识以学生熟悉的拉面为情境,进一步熟悉乘方等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公式的作用》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公式,也是中考中的必考知识,应用广泛本部分主要涉及初一下册《整式乘除》中的两个公式及应用和八年级下册《分解因式》中的用两个公式分解因式,通过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公式给数学学习带来的便利。
四、《打折的秘密》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初一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打折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部分知识旨在让学生加深对打折的认识与理解,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五、《上学路上的数学知识》
本部分知识是涉及发生在学生路上的数学知识,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是对初一上册《追赶小明》一节的巩固。
六、《我身边的对称》
通过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及性质,更好的利用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对称之美。
七、《巧妙的测量距离》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是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本部分知识是对三角形全等应用的巩固与掌握。
八、《哪一款手机套餐更实惠》
手机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学生也相当熟悉,通过设计本部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兴趣,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九、《利润的诱惑》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是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并且与生活密切联系,是近几年中的热点,生活中的利润问题是非常多的,经常与打折联系在一起,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熟悉,也非常敏感,本部分知识与生活中的打折获取利润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理解利润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问题。
十、《我来当老板——如何获得最大利润》
生活中的利润问题是中考的热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建立二次函数的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本部分知识便是对二次函数最大值、最小值问题应用的再巩固,加深学生对最大利润问题的理解,熟练掌握最大利润的解决方法。
十一、《揭穿“游戏”的秘密》
学生经常遇到抓奖活动、路边摊点的游戏,通过学习概率的计算揭穿不公平游戏秘密,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十
二、《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体现的是一种美,并且就在学生身边,通过实际问题如:女士穿高跟鞋,节目主持人舞台站位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及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十
三、《我来解决古代数学问题》
我国有灿烂的数学文化,解决古代数学问题,学生会有兴趣,从而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本部分主要研究古代数学应用问题。十
四、《勾股定理我来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很多种方法,教材中只给了其中的几种,通过学生对相关图形的研究,引导学生寻求更多的证明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意识,数形结合思想。十
五、《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型题目一般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的应用有关,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五、实施过程
1、筹备阶段
各年级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相关内容涉及到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提升、拓展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内容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突出生活性,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数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
2、实施阶段: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校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拓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根据教学进度,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及时进行讲授,学校将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校本课程与教学同时进行,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使校本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六、评价阶段:
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学校与教研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注重校本教材内容的评价,更注重校本教材实施的过程性评价,重在落实,加强过程监督,1、校本课程内容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在合作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制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内容与教材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不同于教材,是教材内容的应用、提升。
2、校本课程效果评价:
学生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师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利用教学检测的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检测试题立足学生实际,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几点说明;(1)、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教材为主,与教学同步。(2)、本方案中校本课程的题目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整合、改进、增减内容。
(3)、校本课程的内容循环使用,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考虑,装着为我们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0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北环中学邹浩芳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得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并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包括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发展。简单地说,教育可以使人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教数学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养成一定习惯,形成一定观点。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
一、背景介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笔者本着对数学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态度,本着对当今数学教育现状的无限担忧,通过几年的思考,于2005年在《成才导报·江苏教育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刍议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文章,该文主要阐述了当今数学教育以及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教学层面上,还未正真上升到数学教育的高度;主要还是停留在数学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未正真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上。该文将数学教育课程分为科学数学、艺术数学和计算机数学三大类,并且简要的阐述了每一类中应该包含那些数学内容以及需要通过那些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
正是由于新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因此需要我们这些从事数学教育、教学一线教师不断的“上下求索”,对于我们来说,及时的开发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的校本课程是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从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的一条必经之路。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肩负着真正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真正实现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上几个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考虑。因此我们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基本的定位: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和教材补充进行研究为我们的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为我们的核心宗旨。
二、构建框架
在确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和核心宗旨以后,就要进行本课程基本框架的构建工作了。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在现状下,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经过我们反复的思考和研究,同时邀请专家亲临指点,最终我们确定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所有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活动展开的,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古老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先进的数学》和《美丽的数学》。
在《古老的数学》一章中,并不是把数学史作为一门研究数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而是根据现代心理学发现的一个体现数学史的认知功能的“遗传法则”。从数学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寻找数学发现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体会数学家们为寻找这些知识的付出的艰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作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只有付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道理”,“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数学精神”。
在《好玩的数学》一章中,利用心理学中“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的规律,以一系列数学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代名词,真正的数学其实可以是乐趣无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这种兴趣作为他以后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原来与数学紧密相连,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看似乏味的知识,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有用的数学》一章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符合实际、利用学生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生活实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些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数学,知道学习和学好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在《智慧的数学》一章中,通过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以改变人们认为科学研究枯燥无味的看法。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典的数学问题、奇怪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存在的智慧产生强烈的好奇与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通过对“经典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奇怪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先进的数学》一章中,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数学枯燥论”和“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另外,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软件打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电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数学教育上的贡献。
在《美丽的数学》一章中,展示给大家的是数学的美丽无所不在,数学的符号、公式、算法、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是很美丽的。这些“数学之美”都需要我们能够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去欣赏,使美丽的数学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数学的美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对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载体,用它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心灵更美好。
三、选择内容
在完成了框架构建的工作以后,就要根据框架的基本目标和意义进行充实内容的工作了,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目录框架草稿的反复斟酌和研究,确定了本教材的最终的目录篇章。
目录
第一章 古老的数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 第二节 外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 第三节 数学家的小故事························································································· 第二章 好玩的数学
第一节 图形变换类的数学游戏············································································· a)俄罗斯方块········································································································ b)七巧板················································································································ 第二节 数字计算类的数学游戏············································································· a)24点··················································································································· b)幻方···················································································································· 第三节 逻辑推理类的数学游戏············································································· a)扫雷···················································································································· b)人鬼过河············································································································ 第四节 数学递推类的数学游戏············································································· a)汉诺塔················································································································ b)魔术师的困惑···································································································· 第三章 有用的数学
第一节 校园中的数学····························································································· 第二节 生活中的数学····························································································· 第三节 数学趣谈····································································································· 第四章 智慧的数学
第一节 有趣的数学问题························································································· 第二节 经典的数学问题························································································· 第三节 奇怪的数学问题························································································· 第五章 先进的数学
第一节 数学是先进的学科····················································································· 第二节 几何画板基础教程····················································································· 第三节 几何画板案例分析····················································································· 第四节 几何画板专题训练····················································································· 第五节 学习几何画板的作用················································································· 第六节 怎样学习几何画板····················································································· 第六章 美丽的数学
第一节 数学经典赏析····························································································· 第二节 数学美文欣赏析························································································· 第三节 师生作品赏析····························································································· 第四节 教师优秀论文导读·····················································································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筹备阶段
1.在发表《刍议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文章之后,笔者从此以此为纲要,平时注意多方
面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先后参加和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并且参加了江苏省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的研究,于2006年在《数学教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变化的三角板》的国家级论文,2007年在《中小学数学》发表了一篇名为《以"黄金分割"为载体进行黄金分割的教学》的国家级论文,并且在2007年《江苏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征集评选活动》中所制作的作品《从三个方向看》获得江苏省一等奖,为本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理念的形成、素材的积累和能力的准备。
年7月至9月,作者首先对数学教学的现状再次进行了分析,觉得很有必要开发
出一套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要求,符合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然后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本课程的纲要草稿,构建了本课程的框架草稿,撰写了本课程的教材目录草稿(全书共分为七章:《初识数学》,《数学小游戏》,《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的智慧》,《几何画板与数学》,《数学经典赏析》,《优秀论文导读》,章节与章节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趣味性、难易度、课时安排等等)。
3.根据拟定的教材目录搜集材料、充实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与困难,比如
说,在《初识数学》这一章节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数学史的介绍,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按照数学发展中的故事的形式又担心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数学小游戏》中如何从几百上千个游戏中选择出比较合适的游戏呢?根据作者多年来对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兴趣与能力的特点,最后确定了:几何变换类游戏(俄罗斯方块、七巧板游戏),数字计算类游戏(24点、九宫格游戏),逻辑推理类游戏(扫雷、人鬼过河游戏),数学递归类游戏(汉诺塔游戏和茶杯游戏)四个内容。?? 4.接下来作者把对校本课程的设想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向校领导进行了汇
报,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并且立即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立即给我增派人手并且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请专家给我们进行现场指导,并且召开了一个专门会议,给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第二阶段:具体操作阶段
年10月8日议程:
专家指引(承锡生、陈小平、蔡军)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开发小组明确了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核心宗旨,并且确立了本课程中本教材的框架结构。议程:
a)先向组员传达本课程的开发目的: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和教材补充进
行研究为我们的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为我们的核心宗旨。b)明确本课程的教材目录:《初识数学》改为《古老的数学》,《数学小游戏》改为《好
玩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改为《有用的数学》,《数学的智慧》改为《智慧的数学》,《几何画板与数学》改为《先进的数学》,《数学经典赏析》与《优秀论文导读》合并为《美丽的数学》。
c)布置当前任务:从基本要求、研究方向、核心宗旨三个方面进行构思每一章节的目
标和意义。小组成员每人选一章节根据组长提供的样本撰写本章节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50字左右,三天内完成初稿,然后由组长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五天内完成定稿,做到课程的章节内容前后贯穿、融为一体。
议程:
a)讨论各组员对各自完成章节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提出修改意见。b)各组员成员根据小组意见和建议撰写一份各章节的目标和意义修改稿。c)各组员成员确定本学年开设的校本课程。至今:
主要针对各自的研究项目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a)各小组成员开设了校本课程。
b)每个成员坚持每个月向课题组开设一节研究课。c)对各自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教案的搜集整理。d)进行部分课程教材的编写。
e)对各自研究的校本课程撰写研究论文。
f)对已经完成的教材进行整理、编辑,累计达5万余字。
第三阶段: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最后完成教材定稿的过程
五、结束语
开发校本课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决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追求(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一说到数学研究就问这件事情对我职称评审有没有用,对我评骨干教师有没有用??),要确定一个核心思想(即开发的核心宗旨、研究方向、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实践和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考虑,装着为我们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1
校本课程3生活中的数学(储蓄、保险与纳税)
储蓄、保险、纳税是最常见的有关理财方面的数学问题,几乎人人都会遇到,因此,我们在这一讲举例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以增强理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处理简单财务问题的数学能力.
1.储蓄
银行对存款人付给利息,这叫储蓄.存入的钱叫本金.一定存期(年、月或日)内的利息对本金的比叫利率.本金加上利息叫本利和.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利和=本金×(1+利率经×存期).
如果用p,r,n,i,s分别表示本金、利率、存期、利息与本利和,那么有
i=prn,s=p(1+rn).
例1 设年利率为,某人存入银行2000元,3年后得到利息多少元?本利和为多少元?
解 i=2000××3=(元).
s=2000×(1+×3)=(元).
答 某人得到利息元,本利和为元.
以上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单利法,单利法的特点是无论存款多少年,利息都不加入本金.相对地,如果存款年限较长,约定在每年的某月把利息加入本金,这就是复利法,即利息再生利息.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多数实行的是单利法.不过规定存款的年限越长利率也越高.例如,1998年3月我国银行公布的定期储蓄人民币的年利率如表22.1所示.
用复利法计算本利和,如果设本金是p元,年利率是r,存期是n年,那么若第1年到第n年的本利和分别是s1,s2,…,sn,则
s1=p(1+r),s2=s1(1+r)=p(1+r)(1+r)=p(1+r)2,s3=s2(1+r)=p(1+r)2(1+r)=p(1+r)3,……,sn=p(1+r)n.
例2 小李有元,想存入银行储蓄5年,可有几种储蓄方案,哪种方案获利最多?
解 按表22.1的利率计算.
(1)连续存五个1年期,则5年期满的本利和为
(1+)5≈(元).
(2)先存一个2年期,再连续存三个1年期,则5年后本利和为
(1+×2)·(1+)3≈(元).
(3)先连续存二个2年期,再存一个1年期,则5年后本利和为
(1+×2)2·(1+)≈(元).
(4)先存一个3年期,再转存一个2年期,则5年后的本利和为
(1+×3)·(1+×2)≈(元).
(5)先存一个3年期,然后再连续存二个1年期,则5年后本利和为
(1+×3)·(1+)2≈(元).
(6)存一个5年期,则到期后本利和为
(1+×5)≈(元).
显然,第六种方案,获利最多,可见国家所规定的年利率已经充分考虑了你可能选择的存款方案,利率是合理的.
2.保险
保险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生命和财产保护的金融事业.例如,火灾保险就是由于火灾所引起损失的保险,人寿保险是由于人身意外伤害或养老的保险,等等.下面举两个简单的实例.
例3 假设一个小城镇过去10年中,发生火灾情况如表22.2所示.
试问:(1)设想平均每年在1000家中烧掉几家?
(2)如果保户投保30万元的火灾保险,最低限度要交多少保险费保险公司才不亏本?
解(1)因为
1+0+1+2+0+2+1+2+0+2=11(家),365+371+385+395+412+418+430+435+440+445=4096(家).
11÷4096≈.
(2)×=780(元).
答(1)每年在1000家中,大约烧掉家.
(2)投保30万元的保险费,至少需交780元的保险费.
例4 财产保险是常见的保险.假定A种财产保险是每投保1000元财产,要交3元保险费,保险期为1年,期满后不退保险费,续保需重新交费.B种财产保险是按储蓄方式,每1000元财产保险交储蓄金25元,保险一年.期满后不论是否得到赔款均全额退还储蓄金,以利息作为保险费.今有兄弟二人,哥哥投保8万元A种保险一年,弟弟投保8万元B种保险一年.试问兄弟二人谁投的保险更合算些?(假定定期存款1年期利率为%)
解 哥哥投保8万元A种财产保险,需交保险费
÷1000×3=80×3=240(元).
弟弟投保8万元B种财产保险,按每1000元交25元保险储蓄金算,共交
÷1000×25=2000(元),而2000元一年的利息为
2000×=(元).
兄弟二人相比较,弟弟少花了保险费约
=(元).
因此,弟弟投的保险更合算些.
3.纳税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于每个工作人员来说,除了工资部分按国家规定纳税外,个人劳务增收也应纳税.现行劳务报酬纳税办法有三种:
(1)每次取得劳务报酬不超过1000元的(包括1000元),预扣率为3%,全额计税.
(2)每次取得劳务报酬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依照20%的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3)每次取得劳务报酬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依照20%的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每次取得劳务报酬超过元的(暂略).
由(1),(2),(3)的规定,我们如果设个人每次劳务报酬为x元,y为相应的纳税金额(元),那么,我们可以写出关于劳务报酬纳税的分段函数:
例5 小王和小张两人一次共取得劳务报酬元,已知小王的报酬是小张的2倍多,两人共缴纳个人所得税1560元,问小王和小张各得劳务报酬多少元?
解 根据劳务报酬所得税计算方法(见函数①),从已知条件分析可知小王的收入超过4000元,而小张的收入在1000~4000之间,如果设小王的收入为x元,小张的收入为y元,则有方程组:
由①得y=-x,将之代入②得
x(1-20%)20%+(-x-800)20%=1560,化简、整理得
+1840=1560,所以
=280,x=7000(元).
则 y=-7000=3000(元).
所以
答 小王收入7000元,小张收入3000元.
例6 如果对写文章、出版图书所获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
其中y(x)表示稿费为x元应缴纳的税额.
那么若小红的爸爸取得一笔稿费,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得到6216元,问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解 设这笔稿费为x元,由于x>4000,所以,根据相应的纳税规定,有方程
x(1-20%)· 20%×(1-30%)=x-6216,化简、整理得
=x-6216,所以 =6216,所以 x=7000(元).
答 这笔稿费是7000元.
练习八
1.按下列三种方法,将100元存入银行,10年后的本利和各是多少?(设1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保持不变)
(1)定期1年,每存满1年,将本利和自动转存下一年,共续存10年;
(2)先连续存三个3年期,9年后将本利和转存1年期,合计共存10年;
(3)连续存二个5年期.
2.李光购买了元某公司5年期的债券,5年后得到本利和为元,问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
3.王芳取得一笔稿费,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得到2580元,问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4.把本金5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几年后本利和为6566元(单利法)?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2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一
本学期,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依据计划和方案,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一步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利用周会、教研会,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了我的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据课程安排,开足开齐校本课程。
本学期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精心编写了我校的校本教材,每堂课我都依据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了解自己,了解家庭,了解家乡,了
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便开阔视野,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三、强化学生的剪纸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作品展示。
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比一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活动的进展,并通过作品展评,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第二课堂稳定、协调发展。
四、在学生中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和社区,清洁垃圾,并向社区居民做好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环保意识。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利用校本课的知识,开展“手抄报”活动,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六、存在的问题:
1、因为地处偏僻,所以一些活动开展面不能展开,加上经费紧张,所以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部分教师、学生对此认识还是存在着像对待以前兴趣小组一样,重视不够,导致一些活动中途中止。
3、学生有的在活动中,还无法与别人合作,加上生源少,有些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开展。
展望未来,校本课程开发路还很长,我校只处于初级阶段,任重而道远。我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指导下,我将开设好现有的校本课程,立足学生实际和学校现状,进一步开发新的适宜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二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编制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二、在教育教学上,探究方法,严谨执教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礼仪的基本内容,就不能使用单一的说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影视文化、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二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注重学习,严谨执教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不断补充,成为拥有“自来水”的新型教师。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当中,有收获也有不足。影视和礼仪作为一个新开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会不断探索、研究,并大胆创新,使这一课程更加完善,在下学期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三
本学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地方课程体现了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和体现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课时安排:根据上级课时计划安排,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地方课程课时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
2、教学内容设置:
(1)1-2年级《传统文化》。
(2)3-6年级《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地方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地方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地方课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课程教研 组及时对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地方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地方课程规律,努力提高地方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 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 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地方课程的教师队伍。
4、搞好地方课程的评估工作,地方课程的教学应讲求实效,不流
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地方课程的重要 一环。为此,拟在本学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学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 管理评估中。
5、在实施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地方课程内容。每学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 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6、遵循地方课程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 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地方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 善地方课程内容,使我校地方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四、取得的成绩:
1、本学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家校联系,配合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材的安全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2、达到了如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保障了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3、提高了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四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
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 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五
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结束了,现已进入期末复习,回顾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如何传知、如何解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读这一主线。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时候了。
一、求新求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如何引领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学习心得已成为课题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学有主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发展原有的语文素养。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倡导活跃的课堂气氛,开放的课周舜钦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3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兴趣数学 课程类型:数学思维拓展 授课教师: 李雅梅
授课对象:我校各年级段学生
开设办法:选修课,低、中、高四个年级集中教学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拼组方法;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中的一些奥秘;
6、通过拼拼摆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四、课程框架
第一章 数学故事会 第二章 速算技巧
第三章 图形的拼合第四章 等量代换
第五章 数字谜
第六章 拼拼摆摆 第七章
有趣的规律
五、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学生对趣味数学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比较有热情,建议每一节由老师简单引导,结合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有趣的问题、曲折感人的事情、人物等背景,与学生一起探讨。采用集体辅导、独自练习、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生活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学中一些有名的问题、定理、悖论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学生收获
通过活动,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并且通过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七、学习评价
对于
二、三、四、五年级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握来评价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首要的。当然,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的评价也十分必要的,总之是不能单纯以一张试题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模板14
校本课程4 中外著名数学家
1、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
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
2、帕斯卡(1623──1662年)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16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著名的“帕斯卡定理”,即“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的三组对边的交点共线”,对射影几何学作出了重要贡献.19岁时,发明了一种能做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的计算机.他对连续不可分量、微分三角形、面积和重心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微积分学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帕斯卡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创立概率论,为了解决概率论和组合分析方面的问题,帕斯卡广泛应用了算术三角形(即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西方称帕斯卡三角,我国称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并深入研究了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以及这个三角形的构造及其许多有趣的性质。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帕斯卡定律”。他所著《思想录》和《致乡人书》对法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在数学史上,很难再找到如此年轻而如此有创见的数学家。他就是出生在法国的伽罗华(1811——1832)
伽罗华才华横溢,思维敏捷,十七岁时就写了一篇关于《五次方程代数解法》这个世界数学难题的论文,最先提出了近代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群”。可是这篇论文被法国科学院一位目空一切的数学家丢失了。次年,他又写了几篇数学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不料主审人因车祸去世,论文也不知所踪。再过两年,他被近把自己的研究再次写成简述,寄往法国科学,他去信尖锐地提醒权威们:“第一,不要因为我叫伽罗化,第二,不要因为我是大学生,”而“预先决定我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在这封咄咄逼人的书信面前,有两位数学家不得不宣读了他的研究简述,但随即又以“完全不能理解”予以否定,其实,他们并没有读懂伽罗华的论文。
伽罗华二十一岁那年死于决斗。临死前他对守在旁边的弟弟说:“不要忘了我,因为命运不让我活到祖国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在决斗前夜,他给友人写了著名的“科学遗嘱”,其中充满自信地说:“我一行中不只一次敢于提出我没有把握的命题,我期待着将来总会有人认识到:解开这个谜对雅可比和高斯是有好处的。”
他的预言成为现实,那是在三十八年他的六十页厚的论文终于出版的时候,从此,他被认为“群论”的奠基 人。
4、刘 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5、贾 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6、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仅一年,便辞官回乡。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步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天元术的。
8、朱世杰
朱世杰(1300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9、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
10、祖 暅
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11、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杨辉的数学研究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计算技术方面,他对筹算乘除捷算法进行总结和发展,有的还编成了歌决,如九归口决。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他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12、赵 爽
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云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13、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 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 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 今仍是最佳纪录。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 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 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 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 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 “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14、陈景润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 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 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 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 数学》等著作。
15、我们的希望是在21世纪看见中国成为数学大国。”——陈省身 2004年12月3日,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在天津病逝.享年93岁.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生于浙江嘉兴.少年时就喜爱数学,觉得数学既有趣又较容易,并且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常常“自己主动去看书,不是老师指定什么参考书才去看”.陈省身1927年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为姜立夫当助教.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发表了第—篇研究论文,内容是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1932年4月应邀来华讲学的汉堡大学教授布拉希克对陈省身影响也不小,使他确定了以微分几何为以后的研究方向.1934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同年,得到汉堡大学的奖学金,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在布拉希克研究室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嘉当方法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1936年获得博土学位.从汉堡大学毕业之后,他来到巴黎.1936年至1937年间在法国几何学大师E?嘉当那里从事研究.E?嘉当每两个星期约陈省身去他家里谈一次,每次一小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师面对面的指导,使陈省身学到了老师的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终身受益.陈省身数十年后回忆这段紧张而愉快的时光时说,“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这方面最好的人”.
陈省身先后担任我国西南联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等,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陈省身的数学工作范围极广,包括微分几何、拓扑学、微分方程、代数、几何、李群和几何学等多方面.他是创立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大师.早在40年代,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形式和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他首次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了后来通称的陈氏示性类.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他引近的一些概念、方法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省身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生.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例如1975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1983年获美国数学会“全体成就”靳蒂尔奖,1984年获沃尔夫奖.中国数学会在1985年通过决议.设立陈省身数学奖.他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韦伊曾说,“我相信未来的微分几何学史一定会认为他是嘉当的继承人”.
菲尔兹奖得主、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这样评价他的老师:“陈省身是世界上领先的数学家??没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一个中国人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2004年11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第号《小行星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16、江泽涵
江泽涵,中国人。1902年10月6日生于安徽省知旌县。1922年至1926年在南开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厦门大学工作了一年。192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接着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了一年。1931年回国,受聘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1934年起任系主任。1936年至1937年再次赴美。1947年至1949年赴瑞士做研究工作。1949年回国,并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任几何代数教研室主任。中国数学会成立后,他任副理事长。1962年起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1982年改任名誉理事长。1955年江泽涵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学科组成员。
江泽涵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拓扑学方面。
江泽涵最先将拓扑学的临界点理论直接用到分析中去,得到了关于调函数的重要结果: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总质量不为零的S个质点(每个质点的质量可正、可负)所产生的牛顿位势函数,若无退化临界点,则至少(S-1)个临界点且超额的个数一定是偶数.江泽涵就各种分布类型(体分布、面分布、点分布),总质量为正、负、零的情况,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的拓扑特征与牛顿位势的临界点的型的关系。证明了存在一个内胚于球体的区域,它的以一个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在它内部确有临界点。他还证明了:在平面上,如果单连通区域R是一个具有光滑边界的m重连通的区域,R的以任一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在R内恰有(m-1)个临界点。江泽涵在复迭空间和纤维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证明了不可定向流形M的任一可定向复迭必是M可定向二叶复迭形M的复迭形,且M有一个周期为2的、无不动点的、反定向的自同胚。他计算了n维球面的有线素流形的同调群。
江泽涵对不动点理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利用曲面基本群的既约母元叙列,成功地定义了曲面万有复迭形用圆周紧化,还证明它与非欧几何得紧化是同胚的。从1961年起,他与他的学生姜伯驹出了自映射的伦型的概念,证明了尼尔生数的伦型不变性以及尼尔生数等于具有相同伦型的自映射的最少不动点数。不动点理论方面的成果集中写入了其专著《不动点类理论》(科学出版社,1979年)中。江泽涵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专著有《不动点理论》、《拓扑学引论》(上海科学出版社,196
4、1978)等,还有普及读物《多面体的欧拉定理和闭曲面的拓扑分类》(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另外还有译著8部。
江泽涵是一位数学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数学家,如姜伯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