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下沉工作实施方案5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以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实施方案其中最常要用到是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也叫项目执行方案,是指正式开始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下沉工作实施方案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下沉工作实施方案1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充实基层法治力量,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机关干部,根据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和省司法厅的决策部署,树立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鲜明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有效做法,组织全区司法行政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努力当好“八大员”,即:坚持全员参战,当好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开展志愿服务,当好城乡社区的“网格员”;加强司法保障,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推进法治宣传,当好法律法规的“讲解员”;强化风险防控,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注重调查研究,当好社情民意的“调研员”;严明纪律作风,当好基层一线的“服务员”。通过下沉一线、当好“八大员”,探索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不断改进作风,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再立新功,坚持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实干在前,奋力推进全区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下沉挂钩指导。区局机关坚持全员参战,设5个下沉蹲点工作组,组织全体干警(含下属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下沉一线。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工作组组长,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参加,每个工作组对接多个司法所,重点挂钩力量不足、工作薄弱的司法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参与司法所各项工作,推动司法所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二)对口支援服务。下沉一线要坚持对口支援、精准服务的原则,着眼于帮助基层提质增效,全面提高建设水平,既到位、又不“错位”,既统揽、又不“包揽”。重点做好6项工作:一是结合20XX年市局对各县(市、区)司法局绩效考核的结果分析报告,认真查找各县(市、区)司法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列出争先进位具体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二是结合12348法律服务队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司法所,开展帮扶解困、矛盾调处、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三是扎实开展“法企同行”、“法润江苏春风行动”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企业走访,开展法治体检、以案释法、法律法规解读、经营风险评估、经济纠纷调处等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四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等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法规进行宣讲。五是加强风险防控,组织机关干部参与排查掌握涉疫纠纷、涉企矛盾、社会面矛盾和各类苗头隐患,倾听群众诉求,依法就地解决纠纷。六是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先行”,落实好基层司法所党建全覆盖,配齐配强党建指导员,组织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司法行政党组织、法律服务行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提档升级,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破解发展难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调查研究制度,全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机关干部全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0天。蹲点调研期间,要聚焦困扰基层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着课题、带着任务,采用“四不两直”等方式,多到困难较多、矛盾集中、反映强烈的地方,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况,原则上每名同志都要撰写至少1篇调研报告。今年,区司法局将结合实际,在社区矫正对象精准化管理、推进司法助理制度、加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等推动解决困扰基层、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扎扎实实的调研实效。
(四)培树先进典型。结合市局开展的“四争四比”活动、“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一对一跟班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导航”,学榜样,践初心,找差距、促提升。分类确定跟班学习对象,重点与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分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中的先进典型开展“面对面”跟班学习。加强20XX年度“司法为民好榜样”老典型的跟踪培养,展现新事迹、新作为、新担当;加强新典型的挖掘选树,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典型辈出、常讲常新、常学常新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下沉一线”活动,既是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局党组和机关干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下沉一线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基层强全局强、基层治全局治的意识。
(二)扎实推进实施。加强对下沉一线工作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掌握下沉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下沉一线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跟踪问效和定期抽查,局机关干部日常“下沉率”一般不少于10%,遇有重大紧急任务时一般不少于30%。局机关干部要真正沉下身去,坚持“身子沉下去、问题浮上来”,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局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工作情况,将纳入到局公务员平时考核。
(三)严明纪律要求。下沉一线机关干部要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区委六项规定精神,不给基层单位增加负担,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服从基层指挥调度,严格落实请假报告制度,与一线同志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将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工作与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强化干部实践锻炼、提高干部能力素质、转变机关作风、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抓手,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每月报送时间节点前,附件3由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填报,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报至局政治处,由政治处统一汇总,报市局政治部;同时,按照文件第二大部分的工作内容要求,及时将相应材料一并报送。年度下沉工作结束后,每名干部填写附件2,经个人签字,报至局政治处。办公室做好保障工作。
下沉工作实施方案2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充实基层法治力量,进一步加强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破解事多人少矛盾,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建立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司法局《关于建立健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和区委政法委《关于建立健全全区政法系统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围绕全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决战决胜年度目标任务,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有效做法,树立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鲜明导向,建立健全“下沉一线”长效机制,大力推动海州区司法行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实干在前,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不断改进作风,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再立新功。
二、主要目标
坚持全员参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机关所有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当好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城乡社区的“网格员”;加强司法保障,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推进法治宣传,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法律法规的“讲解员”;强化风险防控,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注重调查研究,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社情民意的“调研员”;深化智慧司法,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助力实战的“信息员”;严明纪律作风,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当好基层一线的“服务员”。
三、组织方式
主要采用对口支援、服务基层、下沉蹲点、跟班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下沉一线工作。
(一)分类下沉、对口支援
1.结合“法润江苏春风行动”、12348法律服务队等活动,综合考虑所承担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组织各业务科室干部职工,重点支持力量不足、工作薄弱、绩效排名靠后的司法所,协助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分中心)做好依法治理、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业务工作,推动司法所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帮助司法所做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牵头部门:办公室;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二)深入基层、主动服务
2.深入开展“法润海州”“法援惠民生”等系列活动,紧扣民生主题,大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帮扶解困、矛盾调处、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牵头部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3.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加强对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的刑罚执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巩固全区“零脱逃”“零重新犯罪”成果,开展《社区矫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督促、指导各司法所开展刑释解戒相关工作。(责任部门:社区矫正管理科)
4.扎实开展“法企同行”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到企业走访,开展法治体检、以案释法、法律法规解读、经营风险评估、经济纠纷调处等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牵头部门:律师律师管理科;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5.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等制度。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法规进行宣讲。(牵头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6.主动指导帮助一线工作人员熟悉运用业务系统,采集分析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化与“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牵头部门:办公室;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7.加强风险防控,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与排查掌握涉疫纠纷、涉企矛盾、社会面矛盾和各类苗头隐患,倾听群众诉求,依法就地解决纠纷。(牵头部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8.组织机关各支部与司法所、法律服务行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提档升级,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牵头部门:政工科;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
(三)蹲点调研、破解难题
9.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调查研究制度,全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机关干部职工全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0天。蹲点调研期间,要聚焦困扰基层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着课题、带着任务,采用“四不两直”等方式,多到困难较多、矛盾集中、反映强烈的地区,深入、全面了解情况,思考研究破题之策,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推动解决困扰基层、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责任单位:机关各科室)
(四)跟班先进,驻点学习
10.扎实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一对一跟班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英模、优秀共产党员,学先进、找差距、促提升。机关干部职工重点与基层司法所的先进典型开展“面对面”跟班学习。明确跟班学习内容,重点查找理想信念、业务能力、担当作为、敬业奉献、清廉为民等方面差距,学习基层经验、群众工作方法和职业精神,挖掘先进典型事迹和鲜活事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责任单位:机关各科室)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机关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下沉一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基层强全局强意识和服务意识。领导干部要挂钩联系乡镇(街道),担任兼职网格长,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回应群众期盼。机关党员干部要挂钩联系村(社区),担任兼职网格员,结合专业所长,认领工作任务,常态化走进群众开展帮扶解困、矛盾调处、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活动。
(二)扎实有序推进,切实履行职责。结合部门职能、重点工作、基层需要和个人情况,聚焦解决问题、破解难题,采取长期挂职、短期驻点、下沉调研、跟班学习等方式,确保机关干部日常“下沉率”一般不少于10%,遇有重大紧急任务时一般不少于30%。干部要真正沉下身去,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保证下沉走访到位,具体做到“三下沉”和“三走访”,“三下沉”即:下沉到司法所、村(社区)和网格;“三走访”即:走访群众、特殊人群和辖区企业,其中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走访企业不少于5个。下沉一线的机关干部要认真填报下沉一线服务基层情况(见附件2),每季度末报政工科。各科室要总结下沉工作,形成年度报告,于年底前报政工科。
(三)严肃工作纪律,树立良好形象。下沉一线机关干部职工要严守工作纪律,坚持廉洁自律,不给基层单位增加负担,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主动通过基层历练,提高破解改革难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良好工作作风。要服从基层指挥调度,严格落实请假报告制度,与一线同志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要将下沉一线工作与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沉工作实施方案3
为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工作重心下沉,狠抓工作落实,泗水县审计局以审计一线为核心,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一线下沉、作风一线转变、工作一线落实,促使审计管理和现场实施达到真实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部署在一线形成、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经验教训在一线总结、困难问题在一线解决,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现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破难突围、提质增效”主题,突出担当实干导向,推动审计领导干部到审计一线去、审计资源向向一线配、机制为审计一线建,引领全局干部转变作风、激发干事热情、争当示范表率,倡树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激励全局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推动局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为泗水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审计保障。
二、工作原则和要求
(一)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了解。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人人有任务,个个担责任,将分管局领导分别编入审计组,担任审计组长,要求深入审计现场督查和指导,推动工作和审计项目的落实。审计项目展开后,分管领导要围绕审计项目转。每旬,审计组长召开一次碰头会,随时掌握审计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全面了解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变化,并根据审计现场的变化研究调整审计方案,突出审计重点,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二)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审计中,分管领导和审计组共同研究项目的重点内容、重点审计事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抓落实;要查深查透,掌握问题的实质,把问题和服务对象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特殊情况下,法制科人员到现场审理复核,审计组及时完善相关取证,使问题更清楚,定性更准确。同时,审计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都落实到人到岗,严格责任考核,确保每项工作都在一线落到实处。
(三)成果在一线检验,经验在一线总结。审计人员在审计组长的带领下,捕捉审计过程发现的信息点、敏感点,及时在现场形成审计要情、审计专报和审计信息,扩大审计成效。审计组在项目实施后及时总结和反思每个审计项目管理的成效与得失,包括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审计要点、审计案例、审计模型等,促使进一步增强审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审计质量。
(四)能力在一线培养,形象在一线树立。在审计过程中,将审计检查、沟通和服务作为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服务纽带,在不断提高被审计单位各项财经政策、法规正确落实的情况下,提升审计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审计服务水平,展现审计干部队伍风采,树立审计新形象。
(五)纪律在一线监督,整改在一线执行。严格审计廉政监督机制。采取监察回访、领导巡视巡查、听取汇报等形式,促进审计组人员恪守审计职业道德、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和社会公德,对发现查实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围绕重大政策贯彻落实,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计划及县委、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任务。
1.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依托,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实施办法》,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坚持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遵守经济法律法规情况,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为组织部门管理、评价和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可靠依据。(责任领导:余大力张凡刚责任科室:经责办、一科、二科、三科、四科、法制科、执行科、综合科)
2.积极做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政府投资审计从单纯结算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由审计乙方向审计甲方转变。加强对甲方和乙方的要求与约束,整合、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审计效率。加强中介机构管理,结合审减率、差错率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及时更新中介机构库;落实项目复审制度,19年项目复审率达到100%。整理两年来的审计报告,对存在问题从制度层面提出意见,督促甲方整改,出台规范性制度、文件,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政府投资审计进一步纳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加强政府投资审计的方法和途径,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有效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为政府节约大量财政资金。(责任领导:颜涛亓久华赵勇责任科室:投资一科、投资二科)
3.以民生资金审计为重点,促进惠民政策落实。民生审计紧贴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注意收集民意,关注上级重大政策出台情况。审计中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确保政策落实、落细、到位、到底。重点关注支农资金、惠农资金、扶贫资金等民生资金使用和管理状况,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行为,着力揭露执行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政策落到实处。(责任领导:惠令峰杜刚责任人员:全体审计人员)
4.突出审计工作成效,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到位。一是制定《审计结果整改执行办法》,加强审计结果运用,积极推进审计整改落实。二是注重监督检查,推动形成政府督导、部门负责、审计跟踪检查的整改工作格局,促进审计整改落实。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组织、纪检、人事等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形成审计整改监督合力,推动审计整改落实。(责任领导:余大力责任科室:执行科)
(二)积极做好包村帮扶工作。
1.做好第一书记包村工作。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到指定村任职充实壮大基层帮扶力量,切实落实好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责任领导:惠令峰赵松涛责任人员:李斌聂景军)
2.做好联户帮扶工作。根据县委扶贫办、组织部下派办要求做好联户扶贫工作,确保每名机关干部都有联系户,局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帮助、协调、督促的责任,做到牵头抓总、全程参与、包干到底,全面掌握所包村班子运行情况,保持与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经常接触和沟通。(责任领导:惠令峰赵松涛责任人员:全体人员)
(三)注重文化引领,建设过硬干部队伍。
审计部门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从内部挖潜入手,多措并举,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入谈心谈话。了解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收集意见、建议并列出问题清单,逐个研究解决,解除干部职工后顾之忧。二是加强文化建设。提炼具有泗水审计特色的工作理念,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品牌,建好审计人员的精神家园。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党员党性、业务技能、个人需求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成立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倡导“我学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打造“幸福审计机关”,为做好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责任领导:惠令峰赵松涛赵勇田长岭责任人员:全体审计人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实施党建+N工作模式,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审计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机关内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围绕审计工作规划确定审计人才队伍的培训目标,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到先进县区审计局及大专院校开展业务学习和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提高打下乐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大兴开拓创新之风,不断加大审计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在跟踪审计等新生领域进行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四)加强干部廉政建设,牢筑拒腐防变防线。一是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坚持审计工作进行到哪里,廉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跟踪检查,促进审计各项纪律制度的.落实。二是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对完结的审计项目,积极开展审计回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把征求意见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四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好“审计八不准”、“四严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努力营造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打造一支团结务实、高效清廉的审计队伍。
下沉工作实施方案4
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以下简称“双下沉、两提升”),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38号)等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双下沉、两提升”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为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XX年12月底前,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全面完成。到20XX年底,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有效推进,合作办医成效日益显现;城市公立医院在主城区的扩张得到有效控制,普通门诊服务量逐步减少;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实现90%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诊疗,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加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资源下沉力度
(三)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要按要求足额派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全职在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以下简称分院)工作。原则上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合计派出医生人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生人数的5%;选派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80%。城市三级甲等医院派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统一纳入分院管理,并实行联合考核。
(四)加强对基层专科的帮扶。根据区域就医需求及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合作办医双方要以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业务指导、学科建设为重点,研究制订分院的发展规划,明晰功能定位,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突出帮扶重点。重点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3个以上学科;专科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1个以上学科。
(五)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在3—5年内完成分院骨干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全员培训。建立重点帮扶专科的骨干医师“导师制”培养制度。在明确人员归属的前提下,探索分院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多点执业。加强县域医学人才的招聘、培养和使用,以职业发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加快形成医疗资源依次梯度下沉的格局
(六)扩大省三级甲等医院下沉覆盖面。省级综合性和专科医院分别与4家和2家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结合实际与若干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重点托管或部分专科托管关系,并纳入“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考核。每个县(市、区)原则上只能与一家省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办医关系。省三级甲等医院要把26个加快发展县作为资源下沉的重点。
(七)深入实施市三级甲等医院下沉。市三级甲等医院要参照省三级甲等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办医模式,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区域内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全面托管等方式的合作办医关系,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长期技术指导和分级诊疗协作合作机制。
(八)全面推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公立医院在与城市公立医院合作办医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疗技术协作合作体,具备条件的可探索省(市)县乡一体化紧密型合作办医模式。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发挥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建立县域临床检验、影像等共享中心,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招村用。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能力建设,扶持特色专科发展,引导乡镇卫生院分类、差异化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县域内延伸。
四、扎实抓好“百千万”医学人才下基层工作
(九)推动百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开展帮带。3年内安排100名左右卫生高层次人才,对基层骨干医务人员进行学科、学术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卫生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十)实施千名卫生人才定向培养。适当扩大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规模,今后若干年全省每年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加强相关部门的医教用协同,合理确定各地年度培养计划,完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满足基层对紧缺卫生人才的需求。
(十一)招聘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完成20XX—20XX年100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任务,实施20XX—20XX年新三年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计划。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学费代偿、工资福利、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医学人才到基层工作。
五、探索构建不同合作办医模式
(十二)鼓励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分院建设。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可安排相应存量资金,与县级公立医院共建特色专科或专病中心,以专科或专病中心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并向周边辐射。20XX年,重点推进若干家有资产纽带关系的省级公立医院分院建设,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加快形成合作办医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十三)允许城市公立医院到基层举办专科医院。城市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合作办医需要,可在条件适合的县(市、区)直接或与县(市、区)政府合作投资举办新的非营利性专科医院。
(十四)积极培育资源纵向整合的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机构管理体系,探索多层级医疗机构的纵向整合。支持通过医院经营管理权完全委托等方式,架构集团化管理,形成省县乡或市县乡一体的纵向联合。
六、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十五)强化规划引导。发展改革和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XX—20XX年》,研究制订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单体规模。要将区域内各方面、各层次医疗卫生资源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加强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引导和激励,强化资源配置的刚性约束。
(十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全面托管的县级公立医院推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院长选拔委派新机制。
(十七)创新编制人事管理。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探索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加强总量控制,实行动态调整。对下沉基层服务满2年的城市医院医师,业绩突出的可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聘用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在薪酬分配中要向在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十八)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省级财政要根据“双下沉、两提升”扩面提质的需要,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投入,建立资金分配与下沉绩效挂钩机制;加强对省级公立医院资产的统筹管理,推动省级公立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市、县级财政也要统筹财力,支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十九)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显著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适当提高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严格执行医保转外就医备案制。对在区域内经认定技术领先的专病中心,建立健全跨统筹区域的医保结算政策。根据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以及病人流向等情况,合理调整医保费用控制与结算政策。
七、建立健全“双下沉”工作机制
(二十)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县(市、区)政府是“双下沉、两提升”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城市公立医院是“双下沉”的实施主体,要坚持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积极探索合作办医的有效模式。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二十一)同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合作办医的地区,要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同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全力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就医。建立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快建立全省预约转诊信息平台,加强卫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医院就医流程信息化再造,以智慧医疗推动就诊秩序优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二十二)加强公立医院考核。进一步完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合作办医的数量、协议履行以及服务能力提升和群众就医满意度等工作成效,加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比重。建立健全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将分院的工作业绩、成效按一定权重纳入城市公立医院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和薪酬挂钩。探索城市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机制,加强对城市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并向社会公示。
下沉工作实施方案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XX〕19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XX〕35号)精神,现就我县深化“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各级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和“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双下沉、两提升”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底前,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中心卫生院建立县乡联合住院分部实现全覆盖。20XX年底前县级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成效明显,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
——到20XX年,“健康三门”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居民人人享有更加完善、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县域内总诊疗量的比率达到75%以上。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更加完善,规范签约率达到5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内涵
1.形成医疗资源依次梯度下沉格局。全面承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资源下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建立与浙大一院良好协作关系的长效机制,借助浙大一院的人才学术优势,积极培育自身优势学科,促进医教研综合能力持续提升,争取到20XX年前被评审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全面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建立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双向转诊等区域医学共享中心的长效机制,加快远程会诊、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中心等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要通过建立纵向医联体、联合住院分部、联合专科门诊等模式下沉到基层。
2.保障县级医院人才下沉数量和质量。县级医院应按职称、职务要求足额选派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全职在合作医院(包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工作。原则上县级医院合计下派的医生人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生数的5%,选派医生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比不低于80%。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分为全面托管、重点托管、建立住院分部和开设专科门诊等四种模式。
(1)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托管建立分院的,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等进行全面管理。
(2)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托管的,须派出管理和医务人员8人以上。
(3)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住院分部的须派出管理和医务人员3人以上。
(4)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科门诊的,每月开诊时间要求在6天以上(即保证乡镇卫生院所在地每月的六个集市日常规开设专科门诊)或每周开诊时间保持在1天以上。
县级医院下派担任重点托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副院长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下派担任重点帮扶科室主任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3.促进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要抓住与浙大一院的合作机遇,积极选送管理人员和重点科室人员到浙大一院轮训学习,开展学科合作发展,通过信息化促使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服务流程等方面与浙一医院同质化。重点扶持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的消化内科、普外科等两个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充分发挥县级龙头学科的优势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台州市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骨科、临床药学、妇科等县级重点学科和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等9个县级重点扶持学科,努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
4.构建不同合作办医模式。积极探索以有资产纽带联系的模式进行纵向整合,支持通过医院经营管理权完全委托等方式,架构集团化管理,形成县乡一体的纵向联合,逐步建立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考虑引进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到我县合作投资举办新的非营利性专科医院。
5.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县级公立医院推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院长选拔委派新机制。
6.创新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探索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加强总量控制,实行动态调整。县级医院医师晋升卫生中、高级职称前每阶段下沉基层服务时间原则上须满1年,其中连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对下沉基层服务时间满2年(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下基层)的县级医院医师,可免去晋升卫生中、高级职称前下沉基层服务要求,业绩突出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聘用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对下沉至基层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
7.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提高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在目前转诊患者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参保人员未经转诊自行到医保统筹区域外医疗机构就诊,在目前个人自付比例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适当再提高个人自付比例。执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起付标准的住院起付线政策,起付标准阶梯式提高。对于转诊患者,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
8.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快完善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签约系统,积极对接省、市预约转诊信息平台,完善县级医疗卫生数据中心。推动医院就医流程再造,以“智慧医疗”推动就诊秩序优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9.健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XX年,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着重培育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和亭旁镇中心卫生院。
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增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沿海工业城分院牌子,到20XX年努力将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发展成为一家90张住院床位规模的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基本满足浦坝港镇和周边花桥镇、横渡镇等地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县中医院和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住院分部,增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健跳分院牌子,到20XX年将健跳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成为具有开设100张床位的A类中心卫生院,综合实力达到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水平,满足健跳镇及周边花桥镇、横渡镇等地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加快养老康复病床发展,作为我县医养结合模式试点的基层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加大对亭旁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康复等技术的支持力度,到20XX年将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成为具有开设50张养老康复床位的B类中心卫生院。
10.完善设备配置。根据不同类别基层机构的设备标配标准,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的填平补齐和升级换代,到20XX年,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浙卫发〔20XX〕146号)要求配齐标配设备。
11.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发展。在我县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要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在每个建制乡镇(街道)由政府举办一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乡镇合并造成当地居民就医不便的地区,对原有卫生院予以保留,以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存在。根据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地理位置、辖区内医疗资源状况以及服务工作量等因素,在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现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A类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浦坝港镇沿赤卫生院和健跳镇中心卫生院,要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和能力的,应积极完善人员、设施、设备等条件。通过县级医院的资源下沉,进一步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发展成为区域医疗分中心,有效分担县级医院的诊疗压力。
B类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和海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切实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做好康复医疗服务,探索医养结合服务。强化与上级医疗机构多方位的紧密合作,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发展基层急诊、中医药、社区康复、慢性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
C类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A、B类以外的其它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普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诊疗能力,加强急诊管理、提升急救能力,努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康复、慢性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
12.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到20XX年底完成海游、沙柳、亭旁、六敖、健跳、花桥、沿赤、泗淋等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到20XX年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达到80%以上,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13.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的签约服务长效筹资机制。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县级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14.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总量正常增长机制,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保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水平与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同步调整。建立调剂机制,县卫生计生部门在核定的总量内,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考核情况,统筹确定各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适当向偏远山区和海岛等艰苦地区倾斜,原则上要求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原则上中医药从业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不低于所在医疗机构的平均水平。
15.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县卫生计生部门要统筹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和指导,绩效考核要以公益服务即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重点考核群众满意度和公益服务完成质量、数量。在原有财政保障渠道和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度收支结余的6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发放绩效考核奖,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20%作为事业基金用于机构的建设发展,20%为福利基金。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卫生计生部门核定不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绩效考核奖的依据;对绩效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单位,可发放绩效考核奖;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以及单位中考核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发放。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绩效考核办法,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考核实施方案,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做好绩效工资实施分配工作。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6.创新区域卫生人才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到20XX年编制总数达到省编办核编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浙编办〔20XX〕58号)执行,乡镇卫生院按照《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XX〕19号)执行,对县级医院的分院、住院分部和医养结合模式的卫生院要适当提高每床位增加的人员编制。
县卫生计生部门要结合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探索建立县级卫生人才服务机构和“县管乡用”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区域内新招聘的医学毕业生人事关系集中到具备资质的县级卫生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
17.完善公开招聘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在符合卫生执业准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报名条件;不得将毕业院校、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对紧缺专业岗位可在年龄、学历、开考比例上适当放宽要求,经批准可按符合条件的实际报考人数组织考试;对到边远山区海岛地区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可经公开公正考核后予以聘用。由县卫生计生部门牵头,按照公开招聘的制度要求,每年可组织1至2次针对基层卫生技术岗位的专场招聘和校园招聘,并可实行统一招聘,县招乡用,统筹安排。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聘用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或退休名医到基层执业。鼓励上级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定期开展诊疗活动。
18.落实艰苦地区补贴制度。建立艰苦地区补贴制度,对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医、贡献突出的医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于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在进修培训、晋升评优、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艰苦地区补助和绩效工资补助范围由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交通状况和服务人口等每2年确定一次。我县目前暂定享受艰苦地区每人每月400元补助(含乡镇补贴)和绩效工资每人每月400元补助的单位为:珠岙镇山岙社区卫生服务站、亭旁镇彭赖社区卫生服务站、亭旁镇南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跳镇岙口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跳镇东郭社区卫生服务站、横渡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花桥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浦坝港镇辖区内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蛇蟠乡卫生院等。各乡镇卫生院下派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按实际上班天数发放相应补助。
19.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学费代偿、工资福利、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医学人才到基层工作。增加基层卫生院的中、高级职称比例。扩大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规模,今后5年我县共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50名以上,完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满足基层对紧缺卫生人才的需求。在3-5年内完成基层骨干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行全员培训。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部门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稳妥实施改革。县编委办、发改、财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分配与下沉绩效挂钩机制。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沿海工业城分院的病区改造和医疗设备添置等;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工作;对开设住院分部的中心卫生院,县财政应投入必要资金予以支持,给予住院每床位日专项补助政策。加强对县级医院资产的统筹管理,推动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
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的财政补偿机制,保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办公经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经费的投入。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相关部门要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对医疗资源下沉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