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内容页

还物的教案12篇(小班还物教案)

分类:实用文档发表于 2023-06-24 16:02阅读数:0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还物的教案12篇(小班还物教案)》,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收集的还物的教案12篇(小班还物教案),供大家赏析。

还物的教案1

教案目标:

1、会辩认数字1、2、3、4、5,了解1、2、3、4、5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

3、增强对数字的敏感性。

4、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分组游戏。

教案准备:

1、教具准备:一个数字转盘;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5;

工作台;物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印章若干12个;左边写好数字,右边画了格子的作业纸;

"数、物拼板"12份

"数字卡片"中空心数字1——5;水彩笔12份。

3、活动室准备:在每个桌子摆放1、2、3、4、5的数字。

教案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老师一起走线,教师变换两臂动作;叉腰——侧平举——摸肩,幼儿模仿。另一教师在另一处等待,给每一位经过的幼儿发一张数字卡片。(1—5的数字卡片)

线上游戏:辩认数字1——5。

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去寻找数宝宝的家,找到了就坐下来。

请手上拿着数字1的小朋友把"1"字举起来,请你们坐到1号桌上。

依次请其他的孩子坐到座位上去。

2、集体活动。

A、教师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数字转盘上有什么?"(指针和数字)

B、教师转动转盘,待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数字几,就请幼儿集体大声的读出这个数字。

C、5以内的按数取物。

现在请小朋友《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

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A、每个幼儿一套1——5的物卡,请幼儿根据转盘上的数字举

相应数量的物卡。请3—5名幼儿转动数字转盘,其他幼儿在读出数字的同时要从工作台上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B、操作"数物拼板"

出示物卡,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相对应的数字放在拼板上。

还物的教案2

  活动目标:

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标志,并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安全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故事视频导入《马路上的大黑球》出示挂图,认识常见安全标志。

1、(茶止吸烟)在哪里发现的,为什么要禁止吸烟,(防止发生火灾)你还在哪里见过禁止吸烟的标志?(在超市,幼儿园门回)

2、人行楼道在哪里有人行横道呢?马路上,十字路口)行人在车过马路的时侯,走人行横道才安全

3、(安全通道)什么地方会有安全通道呢?(楼梯上,走廊上),它有什么作用呢?(遇到危险时可以按照安全通道指示的方向逃生。)

4、(禁止进入、禁止通行)它放在了哪里?(盖房子的地方)对,工地上,为什么在工地上设置这个标志呢?(因为危险,有砖,吊车)还有—个这样的安全标志,注意安全。

5、(当心触电)这个标志会用在哪里呢?(有电的地方)师:还有一个标志,小朋友们不太熟悉,是这个安全标志,禁止跨越,小朋友去新城就会发现,在马路的中间有安全护栏,在安全护栏的两边有很多车,如果想穿越马路跨越护栏,是不是很危险,(是)所以,这个安全标志就是告诉我们,在穿越马路时,一定不要从护栏上翻过去,要去找路口。

  小结:

安全第一,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还物的教案3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师寄语: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能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水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的姿态;叶片才能有利于。

二、导入新课: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不仅有奔流不息的大海、江河,还有降水和地下水,那么水对地球上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吗?

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p107页三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含水量。成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超过 ,幼嫩的叶子

为 左右,树干平均为 。

2、请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的种子中含水。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3、总结构成植物体的水有哪些作用?

(二)阅读课本p108—109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上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

4、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请分析。

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米公顷)

返青期29635

拔节期23876

抽穗期20956

灌浆期311192

请分析: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2)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四、拓展创新: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

2、菜农卖菜时,会不时的往青菜上洒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五、网络构建: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在生物圈中,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雨林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影响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分布 B、生活在沙漠中的绿色植物不需要水

C、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绿色植物缺少水,会萎蔫或死亡

3、下列对沙漠植物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二)非选择题

1、(20xx,福州中考)某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现象说明 。

2、人们往往在河堤上造林,其主要目的是 。

七、学习感悟:

做错的题有 ,以后应该注意的有 。

答案:

三、合作探究

(一)1、90%、80%、50%2、见课本107页3、见课本107页

(二)1、沙漠降水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降雨量多或地下水多的地区

2、锡林郭勒降雨量少,长白山降雨量多3、不是

4、(1)小麦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水总量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递增,日平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加,但最后一个时期有所减少;不同发育时期的需水量与各发育时期的天数无关(2)抽穗期

四、拓展创新

1、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2、防止青菜萎蔫软缩

六、达标测试

(一)1、D2、B3、C

(二)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2、利用植物的根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对河堤起保护作用

还物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

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三、分享月饼。

1.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还物的教案5

  活动目标

学会《book书》的发音和组成

  活动材料

准备

1、上机准备工作:字卡、vcd

2、游戏所需的物品:字卡

  活动流程:

一、导入:(引出今天教学内容):运用:图片、儿歌、谜语、实物来引出。

环节转变过度语:今天我们要学习《book书》

二、汉字学习

出示汉字:(1、汉字卡;2、电子版汉字。)

教师引导幼儿认读:(1、集体认读几遍。2、分组、个别)(以游戏形式作巩固)

环节转变过度语:小朋友真棒,我们学会了汉字“盘子锅等”,接着我们来学习单词《book书》

三、单词学习

看图说出单词《book书》组成,或这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老师们要求幼儿做动作)

环节转变过度语:我们一起听听单词《book书》的故事

选择“故事”软件:“单词故事1动画”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引导幼儿说组成(要求做动作)加入巩固组成游戏

听发音加强发音练习:选择发音软件“单词发音”幼儿跟读。

游戏加以巩固组成及发音。

  活动反思:

1、幼儿参与性与兴趣情况:

2、幼儿的掌握情况:

3、教学存在的问题:

还物的教案6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还物的教案7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实验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机物对植物体的作用;植物体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难点: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分为六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同时,做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查找常见的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资料。

2、实验材料的准备:16个暖水瓶、温度计、薄膜袋、试管、广口瓶、澄清石灰水、蜡烛、导管、燃烧匙、止水夹、火柴;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若干。

3、制作相关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趣味引题,直接导出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1、出示常见的几种植物器官,请学生分析属于什么器官、含有的成分。引出器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各部分都由大量的有机物构成,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从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出有机物构建植物体 。

引起注意并思考回答问题 ,知道植物各器官和各细胞中都含有有机物。

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探究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

提供种子萌发释放出能量的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观察、思考、讨论,自行探究得出种子萌发有能量的变化。

观察现象,思考和回答探究一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有机物发生变化释放出能量

探究二、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A

提供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材料,提出问题,让学自行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完实验A的内容后,小组自行操作实验,讨论得出结论: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B

教师提示学生实验的要点,学生实验时老师巡查指导,了解各组的实验情况,演示探究的问题,各组边汇报现象,教师边填入。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每组的实验材料(新鲜白菜和白菜干)分别于课前一天放到薄膜袋,扎紧袋口,插上导气管,连接用的橡皮导管以止水夹夹紧,放到黑暗中。上课时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瓶中的气体。观察记录现象。汇报记录的现象。参与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同时老师引导出还有水产生。

探究三、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各组的实验情况,演示探究三的问题,各组边汇报现象,教师边填入表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每组分别把煮熟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在实验前一天放到广口瓶中,放到温暖的地方。上课时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每组的广口瓶中,观察记录现象。汇报记录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呼吸作用

演示课件:以活的生物为背景,示生物体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以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根据三个实验的现象,概括和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课件,并根据三个实验的现象,通过分析和归纳,概括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并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明确植物体的所有器官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是否有呼吸作用?

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举例说明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五、教学说明

1、引题采用趣味引导,能引起学生注意并快速进入课堂。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这部分的教学,按照课本是从细胞水平到器官水平的顺序,但学生通常了解较多的是器官,比如,苹果、红萝卜、马铃薯和花生分别是果实、根、茎和种子,学生都知道这些器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入手唤起学习的兴趣,归纳出植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有机物,通过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类是有机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有机物,归纳出细胞组成成分主要是有机物。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器官水平到细胞水平,最后推断出有机物的作用之一是用来构建植物体。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部分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自行探究实验导出呼吸作用,得出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体供能。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对探究过程中积极、认真的组、最快做出实实验现象的,能做出实实验现象的都奖给红花,红花多者获胜。

提问: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来构建植物体还有其它的作用吗?过渡到有机物还能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老师先叫学生阅读探究一的操作,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种子萌发过程有热量散发的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探究一后回答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有机物发生变化释放出能量。

提问: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什么物质呢?

要了解这部分的内容,我们首先要了解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特性,同学们先阅读实验A怎样操作。然后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完成探究问题,老师提问并了解学生成功与否,若不成功,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有机物最终也会转变成二氧化碳吗?

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实验B的操作,提示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完成萌发种子在呼吸过程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上课前一天,全班分成8个小组,演示实验的装置可以改成用两个同等大小的薄膜袋,分别放进等量活白菜叶和白菜干,扎紧袋口,插上导气管,连接用的橡皮导管以止水夹夹紧。再让学生将导气管放入澄清石灰水里,挤压薄膜袋,这样操作比较简单,贴近生活实际,效果明显。学生在观察现象时同时思考问题并填探究二的内容。从而推导出二氧化碳来自植物的有机物,得出有机物彻底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

有机物彻底分解时产生了二氧化碳,还有产生其它的物质吗?

老师导出:有机物彻底分解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有水分。

提问: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否需要其他物质的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有机物分解需要氧参与的实验。上课前一天,全班分成8个小组,与实验二的材料一样,只是把薄膜袋改为广口瓶。观察各组的实验现象,记录的现象,各组边汇报现象,教师边填入。引导学生分析记录,讨论得出结: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需要氧的参与。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看三个实验的结论及三个实验总结的动画演示:有机物利用氧释发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进行理解。教师再引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和场所等,让学生归纳得出有机物是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供能的。

3、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师通过问题: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自己利用外,还有什么作用呢?举例说明。学生通过举出实际的例子的过程,理解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其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然后提问:其他生物有没有呼吸作用?学生回答人和动物等都有呼吸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还物的教案8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小百科:

对应即一个相对的关系,两者近视可视作能互相对换替代。

还物的教案9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教材回放】

1.画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2.画出詹森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3.画出拜尔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4.画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补充画出对照试验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5.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 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6.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 B.向光弯曲生长 C.背光弯曲生长 D.不生长

7.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在麦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8.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①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②根据 和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④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⑤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考点整理】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

1.实验总结

部位 作用 尖端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尖端下部

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 比 分布多,使 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 。

例1.复习讲义 P171 典例1

例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 ;乙 ;丙 ;丁 ;戊 。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弯曲 ③向左弯曲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要探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该是 与 作对照。

(3)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这是通过丁与正常胚芽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

(4)据此实验推测,单侧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 ,此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

(5)本实验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 的,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解读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图甲):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乙)

(3)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

①图甲解读

图甲中a、b分别代表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最佳促进效果, 分别表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大于该浓度时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长。

②图乙解读

曲线在 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最佳促进效果, 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阈值——大于A′、B′、C′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根、芽、茎

还物的教案10

知识目标:

1、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2、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1、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情感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所需设备: 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相信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一个成年人的体内大约有1014个细胞,那么这一个受精卵是怎样形成1014个细胞的呢?这就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细胞增殖问题。

究竟细胞是如何增殖的呢?它的方式又有哪些呢?以及细胞增殖对生物体而言有什么样的意思呢?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P112页。

教师点评: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两个阶段

3、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丝分裂。要学习有丝分裂我们首先必须来了解下细胞周期的概念,那么什么叫细胞周期呢?

我们把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从这样的一个概念当中大家能发现一些什么问题呢?如: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呢?细胞周期又分为这样的阶段呢?

两个阶段:

下面大家阅读这个关于细胞周期的资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教师点评:

结论:

1、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2、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如果我们把细胞周期用一个圆饼状的图形把它表示出来会是这样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练习题。

现在我们就以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下有丝分裂的过程。

那么大家是否还记得植物细胞的结构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些细胞中的重要结构会发生某些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下分裂间期过程当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

特点: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姐妹了姐妹染色单体。但依然是呈现染色质的形态。大家思索一下这个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什么特点没有呢?

这就是分裂间期的生命活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分裂期。

(2)分裂期

前期:大家同样先看下前期的图像,然后总结下前期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

1、在前期染色质的形态出现了什么变化?

2、两极有什么样的变化?

3、染色体怎样分布?

4、核膜核仁有什么变化?

教师点评:

①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了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②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出现纺锤体

③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

问题:大家来尝试描述下中期的主要变化?

我们把细胞中央这个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这个平面称之为赤道板。其实它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

教师点评: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最利于观察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

提问:

1、 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什么变化?

2、染色体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点评: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大家比较一下中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

1、染色体、纺锤体、核膜、核仁有什么变化?

2、一个细胞最终如何分为两个细胞?

教师点评: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末期:两消两现质分离

我们已经了解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连续的过程。

(看两篇:第一篇连续放,第二篇分出各个时期)

这就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然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然后做下面的习题。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有丝分裂的意思。

(3)、 有丝分裂重要意义

1、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是DNA的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子细胞得到一套与亲代细胞形态和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小结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课堂练习:

作业:

还物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钻过60厘米高的障碍物,掌握正面钻的动作。

2.体验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习民间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

2.橡皮筋一根,不同形状的带有铃铛的拱门若干,椅子若干。

3.用于放松活动的音乐磁带。

活动建议:

1. 热身运动

民间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

2.幼儿自由探索钻过60厘米高的障碍物

(1)教师设置情景:牧羊人的羊很多,小羊经常迷路,现在牧羊人要请小朋友帮忙上山去救小羊,但是上山时必须钻过山洞,所以让我们先练习钻山洞的本领吧!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钻山洞(扯一根橡皮筋)的方法。并分别作出“正面钻”的动作。

3.教师示范“正面钻”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讨论动作要领:屈膝、弯腰、缩身,钻过橡皮筋

4.幼儿按动作要领练习钻过60厘米高的障碍物

(1)幼儿按动作要领集体练习钻山洞。

(2)增加难度练习:在场地上布置成不同形状的60厘米高的(地面离铃铛的高度)拱门若干,拱门上悬挂铃铛,让幼儿自由探索钻过不同形状的“山洞”。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钻时头和身子不要抬得过早,以免碰到铃铛。

(3)玩游戏“救小羊”

5.放松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勇敢,帮助牧羊人救回了小羊,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游戏用的器材收到器材区,归类摆放整齐,并提醒幼儿在搬椅子、搬拱形门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团结协作。

还物的教案12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上)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课时。

教学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重点、难点)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课前准备: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实验用植物进行必要处理。

查询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植被,爱护森林的意识。

教师准备:

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特点是:准备两株不同处理的天竺葵(洋绣球)。一株是与书中实验要求一致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选取一个叶片让它全部被遮光纸遮住。另一株是提前一天结束暗处理的植株,注意在这株植物上要选取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叶片的处理上同样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部遮光的区别。

准备课本P121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方案。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生物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体的自养的营养方式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行的?植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资的积累从何而来?植物体内有机无制造的条件、场所和过程是怎样的?等等。以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二、探究过程

方案:学生6----8人一组。

按照书中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也可针对实验步骤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提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力争将问题形成结论。组织讨论,通过小组间提问解答的方式,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要提的问题有: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我们吃的大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了什么?生物圈中,动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谁制造的产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食物为我们提供了物质来源的同时还提供了什么来源?通过上述问题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吗?

教师在此基础上演示此实验的过程并根据对植物不同的实验处理引导学生做出判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形成连贯性。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光合作用的本质光合作用的产物的运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与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四、作业

请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谈一谈绿色植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意义,并能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

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但低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具

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教案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了新知。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启发性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容易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标签: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