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乌塔的教学设计(6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导语】每当我们思考教学设计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佳学习体验,我们需要精心策划每一个教学环节。那么,乌塔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何精心打造,才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呢?本文是热心会员“n9”收集的乌塔的教学设计(共6篇),供大家品鉴。
乌塔教学设计 篇1
《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去过那儿?学生自由回答。
2、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
3、指名读文。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3、指名汇报。
用“我认为乌塔是个的孩子”的句式汇报。
预设:
(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4、我们向乌塔学习什么?是否也向乌塔一样背上旅行包去游历欧洲?
讨论后归纳: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拓展写作:
1、学习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对你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请你以“由乌塔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把自己此时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乌塔教学设计 篇2
《乌塔》教学设计
思茅第六小学:杨鸿简
文本解读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三维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让我来猜猜: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都不是,没猜准?那有一样我百分之百能猜准——都不是一个人去旅游的,对吧!
2、可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这个勇敢的人是谁呢?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第一次看到“乌塔”这两个字,你会有哪些想法?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弄清不理解的生字新字词的意思。(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她为这件事做了哪些准备?
(3)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向她学习些什么?
(4)思考: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好不好?(从文中找理由)
2、(环节一)学生根据“自学建议”独立自学课文。
3、(环节二)组内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1)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2)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3)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所在地?汉堡、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波恩所在的国家?(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班级交流,教师点拨。
1、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不理解的字词(略)
(2)交流:课文讲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她为这件事所作的准备:(教师板书、学生朗读)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了三年
2、交流: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自理能力强。
如:小姑娘已经起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外出。(2)热情、活泼。
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3)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4)有责任感。
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5)做事有条理,有计划。
如: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3、组织辩论,引导深究。
(过渡语:那你对乌塔的行为是赞同或是反对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辩论。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好;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 人远行好不好?独自出行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增长见识;反方则认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不好”,担心独自出行的安全、经济负担、时间、价值等问题。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应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正方的同学找出的重点语句,足以解决反方同学的担心,如:
(1)反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驳:“乌塔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反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没有大人指导,会增长见识吗?”正方反驳:“乌塔为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三年,读了很多有关国家的书籍”,看来反方同学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乌塔已经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了我们,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再是遥远的梦。但是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呢?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做起,从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入手,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应充分肯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4、教师小结,提出自己的建议: (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四、练习作业:
1、从括号中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洗漱.(sù shù)蒙胧.(lóng nóng)惬.意(qiè xià)语塞.(sāi sè sài)逻.(luó nuó)辑.(jí j?)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乌塔是一个的孩子。
3、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
题目:从《乌塔》想到的五、板书
乌 塔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了三年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抓住了单元重点,通过谈体会进一步感悟乌塔身上的那种可贵的自立精神;其次是领会了教材的意图,学课文不是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学习课文所揭示的实质,所反映的内在思想。我们要的是乌塔那种精神品质,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他人行为。这里更需要的是人文的,非智力的东西; 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能及时为学生问题生成创造条件。如:学生揪着‘能不能一个人出去’这个问题不放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文,通过再学习打开思路。也防止了《学记》中所说的“学者有‘四失’”中的“浅尝辄止”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深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最后,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启发,面对自己的同龄人,面对她的所作所为,自己有何感想?学生将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省,心灵一次又一次地撞击,情感得到不断升华。用好教材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如何使用教材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影响到语文的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乌塔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教师制作教学幻灯片。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内容,提出疑难,展示自学;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创设条件
1.置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确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请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学习,谈一谈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三、组织研究
1.激情: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呢?现在,请同学们自愿结组,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讨论:
(1)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 我们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2.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3.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a、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c、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五、布置实践作业: (任选两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回想自己游玩过哪些地方,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文并茂,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3.日记一篇:(题目)从《乌塔》想到的
板书
乌 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有爱心、独立、胆大心细、有理想、……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乌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你们喜欢旅游吗?最远到过哪儿?和谁一起去的?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乌塔(板书课题)。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3、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
三、学习第5小节重点句1,初步认识乌塔。
1、她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2、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3、你了解欧洲吗?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4、初次了解乌塔,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5、假如是你,你能一人游欧洲吗?
过渡: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她能周游欧洲靠的是什么?
四、深入学习第7小节的重点句2、3,进一步认识乌塔。
1、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句子,圈一圈划一划重点的词句,然后小组内交流。
2、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读好乌塔的语言,来体会她的特点)
(1)说感受,板书词语
(2)引读:这次旅行,她安排周密——她做的准备又是那么充分——
(3)现在你眼中的乌塔又是什么样的?(板书词语)
(4)怪不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
(5)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个生活独立、能干、懂事、聪明的小女孩。
五、学习第8、9小节中对乌塔正面语言的描写,了解她另外的性格特点(思想上独立,敢说敢做,实践精神。)
六、小结,说体会。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并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了乌塔,这时,你想对乌塔说什么呢?
(向乌塔学习并不是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板书:独立不依赖
七、练笔提高:同学们对乌塔还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你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从〈乌塔〉想到的》,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乌塔
1.行程长
2.安排细(节约又大方孝顺有爱心热情独立周游欧洲
3.准备久有思想有理想持之以恒……)
4.亲自实践
《乌塔》教学设计 篇5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是人学,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彰显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个体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 文章情节明了简洁,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来的梦想。多么令人感动的乌塔,多么令人敬佩的乌塔!
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与文学性,文中的外国小女孩乌塔是独立自主,聪明勇敢的象征和化身,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乌塔理念,学习乌塔精神,才能说让本文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四、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注重以读为主,在读中有所思,读中有所感,以读引领整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讲读密切结合,让学生读出乌塔的独立,读出她的智慧,读出她的有心……同时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读思结合,动静配合,让孩子们在语文王国中探索,享受寻找知识带来的快乐、主动获取思想带给来的启发:中外家长和孩子教育理念的差异和快乐体验的不同。
六、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欧洲的地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乌塔。
1、板书:乌塔?
预设:乌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名字,她才14 岁,是什么值得我们今天来学习她呢?
(二)、走近乌塔
自主读课文
乌塔身上的哪一种品格吸引你?
预设:独立,能干,细心,聪明
(三)、走进乌塔
1、乌塔的哪些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你?
(1)预设: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记张名片。
乌塔多么胆大细心!
(2)预设: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
这三年,乌塔准备 ,准备 ,准备 ,这三年她阅读 阅读 阅读 。为的就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坚定智慧!
(3) 预设:
设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为了挣旅费,她还去 ,还去 , 还去 ,挣旅费。
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为什么?中国的乌塔在哪里?
(四)寻找乌塔
寻找一:什么是宝贝?
预设(1):
在中国,象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带他们一起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思考讨论:中国的"宝贝"应该是不该一个人出门?
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
寻找二:什么是快乐?
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儿童图书馆,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
思考讨论:有电视和图书就是快乐吗?
小组讨论交流。
(五)赞美"乌塔"
乌塔是独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乌塔的种种优秀品质都体现在她的思想和语言上:
预设(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提炼出: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乌塔意识。
预设(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炼出: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乌塔思想。
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六)学习"乌塔"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准备,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八、板书设计
寻找-------乌塔多么 胆大心细
赞美-------乌塔多么 坚定智慧
学习-------乌塔多么 独立自主
九、作业设计
1. 跟父母做一次沟通:讲讲乌塔的故事,讨论什么是爱?
2. 给乌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感想。
[问题研讨]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现代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正是本堂课乌塔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什么是宝贝,怎样爱宝贝。
《乌塔》教学设计 篇6
教材解析:开始备课时,我首先关注的问题是怎样上出“语文味”(别把《乌塔》上成思品课)。为此,我再次研读《新课程标准》,找准四年级语文的训练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策略:教方法,明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了解这类略读课文该怎么学;如何写批注;怎样读懂文章;如何体会、感悟文中情感;了解“描写”、“对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加以运用。培养学生默读、概括、习作、交流能力。其次怎样能把课文教“简单”了。说实话,从小,我就不喜欢上阅读课——一篇不长也不复杂的文章,却常常让老师讲得筋疲力尽,我听得昏昏欲睡。就那么点事反反复复,掰开了,揉碎了,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铺天盖地而来,等回答完了,(不是理解完了)我是晕头转向,抓耳挠腮,半天也想不起课文到底说了些“啥儿”了。以前总是惭愧自己是块朽木,待到做了语文老师才发现小学语文的“高耗低效”历来为人所诟病。是以,虽能力有限,但心中总想做点什么,让学生“不困”、“不厌”。而鉴于对“一问到底”的“恐惧”,每一节课,我都试图用一两个问题引领全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章的精髓。针对这篇课文,我借助“阅读提示”设计了三个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3、乌塔这样做好不好?
我围绕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讨论。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使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能力。
课堂节奏紧凑,一环套一环,学生学习有方法,有步骤,可以说是高效的。
其三,读写结合。教材适度整合。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学生应通过学教材,学会积累和运用。甚至可以说最终的落脚点应是运用,即“写”上。而本组语文园地也安排了相应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因此,我把它们相机加入到教学中,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也更成系统,方便学生更好地体会、领悟。在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即课文是如何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1、语言描写
*2、对比:
*1)、和作者对比。
*2)、和中国孩子对比
通过反复读文进一步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指导写“读后感”可以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在具体指导时,我出示幻灯:读后感
1、课文的主要内容。2、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看出来的?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比。
⑴、乌塔与自己对比。
⑵、外国父母与中国父母对比。
4、从中懂得的道理。
课件提示的问题,不但回顾了本课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文中走个来回,明确了课文内容及主旨,还教学生如何列提纲,写读后感。当然,这样具体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但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阅读、习作基础都比较差的本班学生来讲是必要的——最少要先扶着走一走,才能慢慢放手,以期切实有效地提高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立自强的意识。
三)、德育渗透点:
1、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对比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三、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借助阅读提示自读自悟、写批注,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学生自由说)。有谁自己出去旅游过?
师:受中国特殊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孩子很少独自出门旅行。但在崇尚独立自由的西方,孩子独自旅游并不鲜见。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的一位。出示幻灯片(1)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乌塔)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自然而然引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的国情,为后面中外孩子,中外父母对比埋下伏笔。】
二)、认识本课生字词:出示幻灯片(2),
洗漱(shù)蒙眬(lóng)瑞士威尼斯逻辑(jí)书籍(jí)
反驳(bó)语塞(sè)惬(qiè)意号码解释佛罗伦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只要求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所以,我出示重点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逻辑”、“语塞”、“惬意”这几个易错的读音。再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掌握。为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自学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幻灯片3学习方法)
⑴、借助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写批注,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设计意图: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感悟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从何入手,怎样进行有效自学。】
2、(出示幻灯4阅读提示)指名读提示,理出主要问题。
3、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同时培养学生默读能力,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之所以让学生默读,而不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是因为默读是四年级语文训练的一个重点。无论在《新课标》还是《教学参考书》中都专门提到。默读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也要有静寂沉思时。默读无疑更有利于学生思考。】
四)、整体入手,把握课文
1、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她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出示幻灯5欧洲地图)
【设计意图:出示地图,让学生直观体会乌塔游历的地方之多。教师顺势称赞乌塔是个“能干”的孩子,为学生评议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做示范。】
3、快速读课文,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画出相关句子,把你的理由、见解和感受交流一下。(出示幻灯6问题)
1)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生活独立。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3)有责任感。如: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4)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快速读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交流个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感悟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从哪儿看出乌塔思想独立:(出示幻灯片8)讨论交流
师: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举自己的实例,证明爱孩子一样可以让孩子单独出门,作者的话不合逻辑。乌塔的话虽然不多,但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切中要害充分体现出其思想上的独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及教师的总结,体会乌塔思想的独立是其生活独立的基础。】
六)、总结写法(出示幻灯片9)
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
2、在对比中突出性格特点:
1)、和作者对比。
2)、和中国孩子对比。
【设计意图:突出写法使学生不但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而且知道是怎样写的,为写读后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七)、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示幻灯片10)、
1、乌塔这样做好不好?
2、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3、我们可以怎么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感悟乌塔身上可贵的独立精神。领会教材的意图,学课文不是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学习课文所揭示的实质,所反映的内在思想。我们要的是乌塔那种精神品质,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他人行为。】
八)、指导写读后感(出示幻灯片11)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强化文章教育内涵。指导学生学写读后感,尝试对比的写作方法。】
五、教师总结:
是啊,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是开放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这一环节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六、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12)
1、写读《乌塔》想到的。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设计意图: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及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生活
乌塔:独立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