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工作方案范文5篇(工作方案模板及范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范文5篇(工作方案模板及范文),供大家参考。
工作方案范文1
根据我县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迫在眉捷。在摸清青年教师学科、岗位、人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将组建由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研员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培养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子辅导、搭台展示、考核评选等方法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努力打造一支事业心强、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一、组织机构
二、培养途径
㈠学习平台
读书学习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青年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必须认真读书学习。一读与教学有着直接关系的教育类报刊和名师课堂实录与分析;二读教育类专著,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等中外教育专家的著作,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三读关于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这类著作;四读一些人文类的著作,如文学类、哲学类等社科著作,从中受到人文的熏陶,体会人性的光辉,提升人文素养。读书的要求是:每位培养对象每学期应读一本教育专著,订阅两种以上的教育报刊,并做好6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由所在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室负责考核。县学科指导组将适时举办培养对象读书交流等活动。
㈡实践平台
做教师,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自己的为人。这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每位培养对象除了积极参加所在学校举行的公开课研究活动外,每学期还须授过关课、汇报课各两节(月均一节);并随时接受学科指导组平时的随堂听课。
要上有质量的课,这就需要磨课。磨课的整个研究过程,以课例为载体,从理论学习,到课例设计,再到行为反思。这种形式是学校培养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根据上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的临时教研需要,被推荐的培养对象还需进行几轮备课、上课,同学科组的老师参与研究,最后打造出一堂较精彩的课,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或打擂活动。
㈢研究平台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研究者,课堂是研究室”这一概念,既然教师具备研究者的身份,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个研究平台,积极参加以下几类研究活动:
1、备课组研究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备课组内的老师集中对所用教材的.某一单元或者一课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商定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的方法、程序等。一是集体备课,由组长主持,大家发言讨论,最后形成教学预案的备课活动模式。二是“一人主备,众人参与”形式,即某位教师承担一篇课文教学。先由其独立备课、说课、示范上课,然后组内教师研讨、修改、形成教学预案的形式。
2、学科组研究活动。一般来说,学科组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针对本学科教学的某一方面重点展开研讨,议题集中于如何落实上。学科组开展研讨时,及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3、课题研究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是以平时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在预定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解决问题。其做法是:(1)选择课题;(2)各个教研组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自主申报,确定课题组成员;(4)建立研究制度;(5)每学期开展一场课题阶段研究成果展示,达到以点带面,促进优秀经验的推广和辐射的目的;(6)时机成熟,立即申请课题结题验收。每位培养对象至少应承担或参与一个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并做到“研”有计划,抓落实、善总结、显特色。以达到课研目的求实,措施落实;课研过程扎实,资料翔实;课研态度平实,讲求实效的目标。
4、自主研究活动。这就是基于个人基础上的教育研究。包括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研究、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方式自由,形式活泼。每位培养对象本身一要用心,及时捕捉教育生活中的思维火花,勤于反思探究;二是有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最终形成成果。
5、竞赛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是检验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平台。今后,参加县市以上竞赛活动的对象,评选县市级以上的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将从培养对象中择优推荐产生,积极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力促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以上培养对象参加的研究活动由所在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室负责考核。
㈣ 交流平台
1、教师论坛。由学科指导组、所在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室牵头,分学科组进行,提前定出每期论坛主题。话题可以是课改中的热门话题、焦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每位培养对象应积极参与论坛活动,活动前提前自学,查找资料,做好发言准备;活动时在“圆桌论坛”民主交流或以“嘉宾访谈”的形式,既做观众,并踊跃发言;还可围绕同一话题,轮番上台讲演。
2、网络媒体。网络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角落,借助网络交流和学习已经是一种趋势。每位培养对象根据要求,一是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记录自己每天的教育足迹,收获教育思想成果;二是参加教育博客联盟,互相灌水、潜水交流学习;三是浏览所推荐的一些名家博客和知名教育网站论坛。
3、学术报刊。借助于学术报刊进行交流学习,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交流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向快车道的标志,有很多名师就是从写文章这样的平台上走出来,走进公众的视野,从此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对此培养团体将给予培养对象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积极搭建平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如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指导写作、推荐订阅杂志、提供教育类报刊邮箱地址、邀请杂志编辑来辅导投稿常识、设立论文发表等科研奖等,鼓励教师往更高层次发展。每位培养对象每学期须撰写2500字以上的典型案例、总结论文各一篇。
三、工作职责
1、指导成员
学科指导组是由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研员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培养团队,应树立大局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讲求奉献精神。积极参加本次县小学指导与培养80后青年教师的工作,服从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认真细致地指导和培养本学科的培养对象,为打造一支事业心强、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而努力。
2、培养对象
本次安排培养的青年教师,是在摸清青年教师学科、岗位、人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按本人是否愿意接受培养团体哪些方面内容指导的具体意愿,统筹计划安排的。培养对象应踊跃参与本次县小学指导与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服从指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勤于学习,主动实践,善于反思,认真总结,为使自己早日成为名师而不懈努力。
工作方案范文2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科学化管理程度,有效规范干部职工工作行为,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公司和各股室制定制度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工作特点,把握总体方向,制定便操作,易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各股室的制度应与公司制度相结合,不能与公司制定相冲突。
二、具体办法
1、公司制度由办公室整理完成,具体人员:曾志敏组织,3月20日前完成。
2、公司制度制定的有关要求。
①公司制度保留效能与形象建设、用工管理、工具、器具管理、水表安装管理、管道安装补充规定、股室现场管理、奖罚制度、治安管理、内退离岗、津补贴发放办法等制度,增设股室规章制度检查办法、形象与效能制度增设电话回访制度,其他增设的内容根据务虚会的要求增加。
②公司制度制定一个原则性的制度,并对各股室制定制度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原则上不设立处罚项目和标准。
2、各股室内部管理办法由各股室自行制定。具体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时间要求:3月25日前完成。
①各股室制度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便操作的股室内部管理的'制度。
②各股室制度应包括考勤、劳动纪律、形象与效能建设管理的有关做法、内务管理、有关股室的用工管理、施工工作要求、物料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同时制定相关的奖罚标准。
③各股室的制度不能生搬硬套公司管理制度,应提出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管理办法。
④各股室负责人在制定制度前,应收集其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务虚会的提议,拟定内部管理办法,并组织本股室人员讨论后,交办公室曾志敏处。
三、有关要求
1、各股室负责人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该项工作,不能应付了事。
2、各股室负责人制定内部制度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人意见,确保内部管理制度是一项对事不对人、公平公正的制度。
工作方案范文3
蚊子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媒生物,其传播疾病包括登革热、乙脑等传染病,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扎实做好灭蚊工作,为全体干警创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院集中开展大面积灭蚊活动,重点是食堂、厕所各庭室办公室等蚊孳生地,通过灭蚊,提高本院卫生质量,创建干净、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环境。
二、工作措施
按照“治本清源”的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蚊虫孳生地点清理上,通过环境整治,消除和减少蚊虫的孳生地。特别是食堂,食堂要做好整改工作,务必从根源上尽量减少蚊虫的繁殖。
三、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统一组织指挥,各庭室应按照方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以达到灭蚊效果最大化。各庭室要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机构,认真开展本辖区、本庭室的灭蚊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宣传发动与准备
一是搞好人员培训,使参加消杀人员掌握消杀知识和预防药物中毒常识。二是各单位要建立消杀队伍,备好药械,明确责任目标。搞好宣传发动,做到全体干警动手、共同参与。四是选好专业队伍集中杀灭点位,制定集中杀灭计划。
(二)药物消杀和环境卫生整治同步进行
在灭蚊活动中,要始终把环境整治放在首位。要在巩固前阶段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按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药物消杀。
(三)做好督导检查
庭室消杀工作应采取督查和自查、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各庭室要做好灭蚊工作资料的整理、汇总、存档工作。
工作方案范文4
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我县甲型h1n1流感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做好疫情的预防及控制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xx市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主要领导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分管责任。同时,成立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局长任组长,办公室、稽查股、监管股、食品股等股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我局稽查股,承办防控的具体工作,根据县政府、市局防控领导小组的指示全面负责本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领导、指挥与协调,并对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具体防控措施
(一)开展流感疫情防治药品的专项检查。由稽查股牵头组织执法人员,分区划片对经营使用单位的流感类药物如化学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进行质量检查,适时对市场上流感类药物进行监督抽验,依法制止和严厉打击未经批准擅自制售相关药械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上述单位药械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感类药物的储备供应工作。督促、协调被指定防治甲流药械储备单位,做好对流感类药械的种类、种类数量的储备工作;配合经贸、卫生等部门做好体温计、体外诊断试剂、快速诊断试剂、防护服、口罩等相关防护和诊断产品的储备、供应工作,以满足疫情防护的需要。同时,进一步加强流感类药品、医疗器械的广告监管。
(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时与卫生、质监、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跟踪与流感疫情有关的动态信息,共同处置可能发生的疫情不良事件。
(四)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人民群众广泛了解各种流感的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群防群控。对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为公众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五)加强应急值班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ab角值班制度,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上报有关疫情不良事件和专项整治情况,及时将相关药械保障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杜绝瞒报、漏报、迟报现象。
(六)熟悉应急方案。组织学习《xx县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股室人员工作职责。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控制事态,确保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加强人员管理。在疫情发展期间,要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外出,对已外出人员要详细掌握其行踪;同时,要加强内部人员的排查工作,配合做好工作人员及相关亲属的健康申报、体温检测、医学巡查等工作,及时排除、化解隐患。
三、有关职责分工
稽查股负责组织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疫情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专项检查,并完成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及时做好相关信息和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报送等工作;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与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行为;
稽查股负责督促相关药品经营企业加强流感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类用品的质量管理,完成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配合经贸部门做好应对疫情的必要物资和药品储备等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
监管股负责完成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加强对相关疫情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力度;并会同工商部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管,协助物价部门做好药品价格监管;
食品股负责做好流感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参与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
综合股负责协调应急工作队伍的组织,应急车辆的派遣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等工作,参与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
监察室负责督导相关防控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对失渎职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参与责任片区的市场专项检查。
四、应急措施
(一)发生药械安全突发事件措施
发生药械安全突发事件时,应启动《xx县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响应规定开展工作。
1职责划分
1.1县局应急指挥部
(1)县局应急指挥部组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药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局长任总指挥;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总指挥;成员由综合股、稽查股、监管股、食品股、监察室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药品和医疗器械处置组。
(2)县局应急指挥部职责
①统一领导、组织、综合、协调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事件情况或县政府、省局、市局指示决定并下达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处置预案;
②组织编制和修订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③组织专家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及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分析评估等工作;
④指导乡(镇)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⑤负责重大应急处置措施的决策;
⑥负责向县政府及省市局等有关部门报告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相关部门通报;
⑦提出对外报道的具体意见并拟出新闻稿,上报县人民政府;
⑧研究批准各应急机构提交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事项。
1.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药品处和医疗器械处置组职责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处理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机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股股长担任应急办公室主任,药品监管股、办公室负责人分别担任应急办公室副主任。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负责起草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新闻稿件;负责后勤保障;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等事宜。并下设综合协调组、对外联络组和新闻组。
①综合协调组:负责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
②对外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③新闻组:负责起草发布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新闻稿件。
(2)药品和医疗器械处置组。处理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主要办事机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股股长担任组长,由监管股、稽查股所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发性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组织调查,确认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评估不良事件影响,提出防范意见并对确认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1.3专家委员会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设立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研究,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2应急响应
2.1事件分级
根据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突发事件分为三个等级。
(1)i级:重大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全县范围影响大、波及范围广、蔓延势头紧急,出现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及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3例以上死亡病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
(2)ⅱ级:较大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市或县(市)辖区内范围影响扩大,蔓延势头有升级趋势,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及群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倍以上;发生人数超过30人,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死亡病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严重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
(3)ⅲ级:一般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一定区域内造成较大影响,危害较为严重,具有较为明显的蔓延势头,出现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及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在30人以下,且有较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2.2 i级响应
(1)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i级应急预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后再由国家局宣布启动。
(2)市局和当地县(市)局应全力以赴,组织相关人员先期赶到现场,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2.3 ⅱ级响应
(1)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ⅱ级应急预案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后再由省局宣布启动。
(2)市局和当地县(市)局应全力以赴,组织相关人员先期赶到现场,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2.4 ⅲ级响应
(1) 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ⅲ级应急预案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后再由市局宣布启动。ⅲ级事件发生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立即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政府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建议启动ⅲ级响应应急预案。
(2)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办公机构的工作,并向有关单位通报不良事件情况。
(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亲临现场,掌握事件的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药品或医疗器械的名称,不良事件表现,发生药物滥用的严重程度。
(4)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发生ⅲ级突发事件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24小时内发出通知,对发生在本市辖区内销售的该批次产品暂停销售,并将生产、销售情况汇总上报市应急指挥办公室。
(5)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时掌握突发事件动态,及时向市政府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将市政府的指示传达有关部门,指导突发事件发生地对现场的处置。
2.5事发地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响应
事发地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工作,负责领导和指挥先期应急处置行动,直到上级应急指挥部开始承担并开始履行职责为止,并立即向当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先期到达的各应急处置机构人员,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指挥下,采取果断措施,全力控制态势发展。
2.6响应升级
在启动ⅲ级响应后,出现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及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不断增加并超过30人,且有较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市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市人民政府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建议启动ⅱ级响应。
2.7新闻发布
按照国家局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 i、ii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为上级局发布。
ⅲ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由市局呈报市人民政府发布。
2.8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因突发事件住院的受损害人数不足总数的5%后,i、ⅱ级事件分别由原启动主管单位宣布应急结束。ⅲ级事件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结束,同时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对上级通知须采用应急措施(暂停使用、召回、登记保存等)的药品、医疗器械的应对措施
接上级通知后,向本局值班领导报告;经领导同意后,按上级要求开展工作。
1、稽查股及相关股室应按上级要求,通知各乡(镇)协管站和相关单位。
2、稽查股应按文件要求启用监督网络对农村涉药单位开展协查;监管股启用供应网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自查自纠登记上报。
3、各股室按照责任区间对县区乡镇所在地、国、省道沿线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4、稽查股或相关职能股室负责统计上报工作,稽查股按上级要求对问题药械依法处理,监管等股室配合。
5、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及新闻发布工作。
系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保证通讯设施24小时畅通,保证人员随叫随到,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工作方案范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指导各地规范科学开展督导工作,特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目的
(一)全面了解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二)指导全国各地规范开展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督导工作,统一评估传染病报告质量指标,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规范管理机制。
二、适应范围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
三、内容
(一)卫生行政部门
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能否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
2.经费支持情况。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疫情报告相关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及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等专项经费(以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为准)。
3.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有督导方案,现场督导原始记录材料,总结报告及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督导结果(以发文、原始记录及结果通报为准)。
4.医疗机构诊疗登记和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情况。统一设Z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科、检验科登记项目并要求规范填写(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
5.指导医疗机构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应涵盖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模块(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
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情况。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工作情况。
1.1 实时监视辖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等各项工作;建立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死亡等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包括信息确认、处理应对等情况(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核实处理报告为准)。
1.2定期开展辖区信息网络报告正常运行情况、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和重复报告等质量的监控和综合评价,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情况(以文字资料为准)。
1.3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情况。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的定期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分析报告的反馈情况(以文件、书面材料和网络直报系统反馈等为准)。
2.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指导和质量督导评估。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和评估,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其整改的情况(以原始记录和总结等文件为准)。
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每年对本级和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辖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传染病法律法规及技术管理规范、数据分析利用技术、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技术培训(以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准)。
4.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人员以及设备配备情况。
5.传染病网络直报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情况。
6.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三)医疗机构
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含电子病历)?城镇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登记?
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和肠道门诊等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的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门诊日志登记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10项基本内容。
1.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
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簿或电子登记系统的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及是否及时反馈的情况(查看反馈登记)。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当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放射科登记项目应当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
2.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异常信息处理机制情况(仅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查阅相关机制流程及分析、反馈记录。包括医院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分析本院传染病疫情,并在全院及时通报结果;制定传染病异常信息报告机制和处Z流程。
3.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制度
院内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自查与评估,并对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以自查过程记录和总结文档为准。
4.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与评估
4.1 检查方法
4.1.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包括规模相当于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从内科、儿科、感染科等科室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3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10例);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规模相当于一级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抽取8例,病例不足时全部抽取,没有查到法定传染病病例,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看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流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纸质诊疗登记:现场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抄录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填报附件4。电子病历:被查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导出就诊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查阅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信息,填报附件4。
4.1.2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相同病种不能超过50%。应当注意抽查呼吸道、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对于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等慢性的传染病仅抽查初诊病例。
4.1.3住院病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
4.1.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抽查的3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中,复印2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纸质报告卡全部复印。
4.2 报告质量督导指标定义
检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完整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同期该机构网络直报的病例,若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计为报告,否则计为漏报。计算公式为:传染病报告率(%)=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
及时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的生成日期,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视为及时。计算公式为: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100。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信息,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如果无死亡,此项不纳入考核)、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抽查纸质报告卡数×100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上述关键字段填写完整且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无涂改,其它内容填写无逻辑错误视为准确。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数/纸质报告卡完整数×100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报告电子卡内容均符合,视为一致。上述关键字段若有任一项不符合,可认为不一致。计算公式: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电子报告卡一致数×100 实查卡片数
5.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配备情况。
查阅相关记录,查看直报人员上网操作,了解网络直报所需设备配备和网络直报密码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