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内容页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范文(精选6篇)

分类:实用文档发表于 2023-07-30 10:01阅读数:0

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1

  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2月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刘xx、张xx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加强党对地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驻外机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对外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援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方案》、《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方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听取了《关于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

  会议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会议强调,要把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方方面面,加强战略谋划,强化统筹协调。要明确地方党委对本地区外事工作的主体责任,完善省以下地方党委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体制。要深化驻外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要健全招录和培养选拔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对外工作队伍。要优化援外战略布局,改进援外资金和项目管理,改革援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

  会议指出,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对发挥民间智力、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领社会智库建设,坚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的重大课题开展咨询研究。要优化发展环境,拓展社会智库参与决策服务的有效途径,完善社会智库人才政策。要完善管理体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会议强调,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要把立足点放在支撑国家发展全局、服务党中央重大科技决策需求上,着力做好机制设计。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委员会既要对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全球科技创新视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防建设等方面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咨询建议。要健全国家科技预测机制,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调查制度。

  会议指出,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要加强规划布局,进一步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进一步促进信息惠民,进一步发挥数据大国、大市场优势,促进信息资源规模化创新应用,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开放,释放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要坚持全面部署和试点带动相结合,依法有序推进改革。

  会议强调,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要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将流域作为管理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理顺权责,优化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实现流域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提高环境保护整体成效。

  会议指出,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要围绕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在优化证件设计、改造信息系统等方面推进改革,着力解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识验和便利化问题,推动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华资格待遇落实。

  会议强调,要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统筹配置编制资源,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为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议指出,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明确国家机关普法职责任务,坚持普法工作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系统内普法和社会普法并重,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会议听取了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指出试点工作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已经开展试点的群团和地方要继续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巩固改革成果。其他群团和地方要学习借鉴试点经验,针对实际问题抓实改革举措。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

  会议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具有重要示范作用,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党中央关于改革的精神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积极部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要在研究改革思路上发挥主导作用,把住重要改革方案的质量关,把党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看准了的事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对一些重大改革,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深改领导小组作用,重要改革和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集中部署,各方面改革工作要定期会商、及时通气。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以来,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案,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7年2月6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改革举措,厘清了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改革方案》强调,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改革方案》就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构建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格局,有力有序推进改革,做好改革宣传工作和加强对改革实施的督促检查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释放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3

  市委市政府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方案》提出,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五大改革举措,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方案》提出,积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法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突出对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对产业工人典型的选树和大力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依托城市基层党建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

  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方案》指出,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市级竞赛、行业竞赛和区域竞赛为主体,市内竞赛与省内竞赛、国内竞赛、国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制度,认真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做好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衔接;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分配原则,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培育和引进更多高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切实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方案》规定,要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定期开展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监察和视察,强化产业工人维权法律保障;完善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安排。

  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案》要求,要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新模式,将促进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纳入城乡信息化建设,优化网上学习环境,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打造面向产业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做好面向产业工人的网络宣传工作。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方案》指出,通过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转换通道,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就业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加强职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不断畅通产业工人流动渠道;加大扶持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力度,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完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资金监管力度;落实完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的政策措施,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改革不适应我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强做大“3+1+1”主导产业集群,聚焦“鲁西南创新发展新标杆、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江北生态宜居新地标、全国乡村振兴新样板、全省民生幸福新典范”目标定位,实现金乡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强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改革,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二、主要举措

  (一)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1.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力度,及时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推动工人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2.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团结引领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引导产业工人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选树宣传“蒜都工匠”,叫响做实“蒜都工匠”品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更好展现产业工人风采的文艺作品。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团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班组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4.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各行各业、各种用工形式的产业工人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5.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探索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试点,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开发课程。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等政策,落实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政策、收费政策。

  6.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形成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机构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政府购买合格培训成果的工作机制。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本单位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依托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现代化产业工人培养培训基地(中心)。

  7.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搭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立交桥”。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比重。推行学徒制培训,开展“名师高徒”选树活动。

  8.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深入推进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将竞赛成绩与职工的技能评定、效益工资、培训学习、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等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扩面机制,推动不同地方、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的企业和职工有效参与。

  9.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制度,强化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认真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加强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费用,可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10.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鼓励企业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方式。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技术工人取得的创新成果可从成果转化收益中按要素参与分配。完善县级技术工人激励机制,形成以党委和政府表彰为导向、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产业工人表彰奖励制度。

  11.培育和引进更多高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新协同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育更多工匠型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专业市场建设,搭建高技能人才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企业从省内外引进的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以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优先纳入县级高技能人才评选范围,按规定给予奖励。重视女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三)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

  12.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健全涉及产业工人利益的配套政策体系,强化产业工人维权法律保障。深化对涉及产业工人利益的发展规划、政策举措、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新产业工人权益维护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维护情况的专项督查力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作用。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

  13.完善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益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利。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凡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凡职代会审议、通过的事项,必须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公开。依法推进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选举产生程序,严格述职评议,确保其在参与公司治理中真正代表维护产业工人利益。

  14.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保障就业机会公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提高产业工人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做好跨地方、行业、单位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保障产业工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继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严把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入口,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促进劳务派遣行业规范发展。

  15.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安排。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升农民工专业技能、胜任岗位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行动计划,公平保障其作为用人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实施农民工公共服务行动计划,降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限制,努力促进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将农民工培养成为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城市。

  (四)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16.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根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主动对接、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工人的分布变化、思想动态、技术技能水平、生产生活状况等。

  17.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强化互联网在服务产业工人工作上的应用,建设网上“职工之家”,密切与产业工人的网上互动交流,畅通产业工人诉求表达渠道,让产业工人能在网上找到组织、参加组织活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搭建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产业工人新通道。

  18.做好面向产业工人的网络宣传工作。紧贴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同互动、有高度粘性的面向产业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建设一支懂网络语言、知产业工人,敢说话、有权威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弘扬网上主旋律。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提升产业工人网络文明素养。

  (五)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19.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将优秀高技能人才纳入到党委联系专家的范围。

  20.扶持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合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培养选树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创新班组、创新能手,开展全县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鼓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全县科技进步奖评选范围。

  21.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大对职业院校资金政策支持,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加大就业补助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审核发放机制,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统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积极落实技师工作站、高技能人才奖励等经费。加强对各项投入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2.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落实完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的政策措施。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允许企业培训费用列入成本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经费的投入与监督制度,确保主要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改革试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深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三、组织实施

  (一)构建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格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各方面协同施策,汇聚起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合力。建立贯彻落实协调机制,由县总工会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进,落实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扎实有序推进改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要求,研究制定推进改革的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

  (三)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宣传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经验成效,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对改革实施的督促检查。建立推进改革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开展改革情况绩效评估,探索实行第三方评估。要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5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赋予工会组织新的使命与担当。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级工会要着眼服务全局,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积极作为、不辱使命。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赋予工会组织新的使命与担当。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级工会要着眼服务全局,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积极作为、不辱使命。

  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全面发展是中国工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工会始终胸怀民族复兴大义,把实现产业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着力启发觉悟、提高素质、加强组织、维护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向工人传授科学文化,启发阶级觉悟,组织开展经济和政治斗争,推动了产业工人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引导产业工人“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有力提高了产业工人主人翁觉悟和文化技能水平。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会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推动工人阶级先进性不断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政治信号。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必须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使广大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增强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觉,在素质上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力量。从产业工人自身发展上看,身处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结构加快调整、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产业工人要想提高地位、实现梦想、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唯有大幅提高自身素质,练就一身真本领。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顺利前行,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以责无旁贷的担当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工会组织更是重任在肩、义不容辞。《改革方案》提出的5个方面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与工会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社会职能密不可分。按照分工,全国总工会负责的牵头任务有15项,其中作为第一牵头单位的有7项,此外参与的任务还有6项。各地方、各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参加贯彻落实协调机制,搞好协调配合,主动开展工作,协同推进改革。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既是工会沉甸甸的责任,又是赋予工会的最大资源和手段。能不能切实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是考验工会组织能力与作风的试金石。各级工会要勇担千钧重任、勇于创新突破,调动各方资源、凝聚改革合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锲而不舍地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到底。坚持把着力点聚焦在改革上,进一步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采取项目化管理等方式,明确责任、精准发力,推进改革举措逐项得到落实。在实践中,各级工会已经创造出不少典型经验,如山东莱钢以“互联网+”激发新时代产业工人新动能、西安市总工会推动建立职教大平台等,都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说明,有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工会应该而且能够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大有作为。

  以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改革任务,对全面提高工会工作水平、深化工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统筹推进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两项改革坚持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促进两项改革举措压茬推进、齐头并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要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牵引,全面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在组织引导、素质提升、维权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功能、增强实效。

  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全面提升工会工作质量。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提升思想境界、筑牢精神高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着力推动完善技能形成体系,突破各种“天花板”“独木桥”“玻璃门”问题,搭建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畅通合理流动的“绿色通道”,形成产业工人持续学习成长的“快车道”,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激励广大产业工人创新创优创效。适应产业工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维护机制,拓展服务层次,着力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帮助农民工稳定就业、融入城市,推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协调推进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以产业工人为中心深化工会改革,调整工作布局、汇聚工作资源,推动工会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服务对象向产业工人聚焦,组织建设向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发力。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都要体现以产业工人为主体、让产业工人当主角的要求,增强对产业工人的代表性和凝聚力,注重发挥产业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厘清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提高工会参与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的专业化水准。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6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遵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县产业工人队伍职业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充分发挥广大产业工人在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武强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工作目标

  1、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打造制造业强县发挥骨干作用。

  2、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

  3、产业工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更好落实,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4、产业工人得到普遍尊重,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深厚。

  三、工作任务

  1、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形成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放宽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准入限制,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工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注重发挥工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推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构建助力产业工人学习的公共服务机制。加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统筹力度,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好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工人教育培训需要。

  2、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有关政策,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经济、社会待遇水平。对在生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在带薪学习、休假疗养、出国进修等方面,与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推荐享受政府津贴。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落实协议薪酬、持股分红、年薪制、企业年金等政策,探索试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类先进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3、保障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依法维护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权益。健全工资支付监督机制,对拖欠工资问题突出领域和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进行重点监控。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制度,对严重失信企业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实施联合惩戒。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保障其合法权益。

  四、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武强县发改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领导改革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刘春旭任组长,井占永、李子辉、李雪冰为副组长,刘百岁、唐子洲、谷广宁、路艳翠、尹贺煜为成员,统一领导和协调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建立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2、明确职责。各科室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而奋斗。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充分调动全局职工群众关心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使全局充分认识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改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标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