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内容页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分类:实用文档发表于 2023-11-27 13:20阅读数:0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以供借鉴。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安排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因为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口诀。

  (一)、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设想: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根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游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非常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改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举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成功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

  2、重组教材,自主探究。

  ①“五环旗”及“算一算”两部分的整合。

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部分,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基础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用根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部分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导入部分教学完后直接出示9面五环旗,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知识基础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获取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②.口诀的学习。

在学习口诀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部分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出发,根据图意将具体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简化”成5的乘法口诀,即“看算式编口诀”。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诀”是由生活实际中逐步抽象、简化成数学知识的,且能充分体会到口诀的作用,自觉产生记忆口诀的欲望。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2

教学内容:

有几块积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

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画一画

1. 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

2. 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互相检查画的结果)

二、提出问题

1. 想一想,写在本子上。

2. 全班交流。

三、尝试解答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

四、观察积木

1. 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着看…… 竖着看……

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 7×5=35(块)

3. 全班交流。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分页标题#e#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具学具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悬念,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 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分页标题#e#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练习2,3。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这一层次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习他们。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 )条边,

对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条边,

每条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意义后,学习乘法口诀的延续。让学生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明确乘加、乘减试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2、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一说乘法,学生会不由得想到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在这节课里,既要让孩子明确,通过苹果图,列出乘加乘减的算式,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结合图,能理解先算乘法。关键的是如何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乘加乘减的式题体现,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多媒体的帮助理解。

3、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感受解决乘加、乘减的不同方法,明确算理.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4、 教学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先算乘法的道理。

5、 教学难点:

如何列出乘加、乘减算式

二、 说教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的教学重和难点,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 利用苹果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横看竖看,理解几个几加减几,从而引出新知,并解决。

2、 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往学习内容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 乘加乘减的理解,并且明确计算过程。

3、 运用迁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三、 说学法: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复习旧知、探索新知、习题巩固、反馈总结。

(一) 复习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找准新知识起点,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出示苹果图,先出示1列3个苹果,

再出示第二列,

列式3+3=6(个)

3×2=6(个)

学生明确1个3+3

再出示1列苹果,引出新知,学生类推

(二) 探究新知

1、乘加与乘法口诀的联系

3列苹果图

学生明确并说出2个3+3就是3个3

列式3×3=9(个)

或3×2+3=9(个)

先算3乘2等于6,再加3等于9.

都用口诀三三得九

在此基础上,学生类推3×3+3也就是4×3。

为了呈现横着看,又设计了放大一行行的苹果。

学生知计算乘加可以先算乘法,也可用口诀计算。

(先练习类似的口算题,再类推乘减的式题就更好了)

2、不能直接用口诀的(转化为口诀)乘加乘减

最后增加1列只有2个苹果。

学生自然地得出:

4个3+2

列式4×3+2

(课程中,有孩子想到此过程,先让孩子说,再出示这个图就更好了,即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又那么自然)

为了引导学生列出乘减的式题,设计了借一个苹果,又还去,借来的苹果,变成虚的苹果,学生更好的借助图,理解乘减式题的由来,也能呈现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学生理解了算理,进而算法迎刃而解。

先借1个苹果,

列式4×4

再还1个苹果,

列式4×4-1

五、说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1个3+3 就是2个3 2个3+3就是3个3

3+3=6(个) 3×3=9(个)

3×2=6(个) 3×2+3=9(个)

3个3+3 就是4个3 4个3+2

3×3+3=12(个) 3×4+2=14(个)

3×4=12(个) 4×4-1=14(个)

六、反思

本来使用多媒体,自己就不熟练,再加上自己不会制作,多数情况下直接下载使用,往往用的不顺手,且不适合学生的口味。为了得到乘加乘减的算式,以及如何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我费了好大的劲做的这张苹果图,一列列的呈现,让学生知道相邻口诀间的联系,又能得到乘加的算式,还理解了算理。同样横着看图,列出同样的算式的道理。丰富了学生同样算式的理解。下一步重点引导学生得到乘减的算式,通过借还苹果的环节,再把此过程呈现,为了学生的理解,变成虚线的苹果,学生更能把握乘减算式的由来,算理自然得到。这样,孩子的意识中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

标签: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