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内容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分类:实用文档发表于 2024-01-23 16:28阅读数:0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xx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10+5+2=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计算。

板书课题:连加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

出示例1。

师:仔细观察这幅,说一说从这幅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队,第1队有13人,第2队有18人,第3队有12人。

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3个小队一共有多少队员?

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2。师板书:13+10+12=。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师:再比较一下13+18+1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2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2是100以内的连加。

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主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8+2=1330+13=43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31+12=43

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2=3030+13=43

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的计算方法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认识上下左右》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左 、右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训练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

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

认识。

  五、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

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课题:一共有多少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

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宝宝。9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对0说:“你更小,没头没脑,什么也没有。”1和0脸红了,他们躲在一边,商量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是什么好办法?

生:1和0合起来变成了10,就比9大了。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新授

1、10的数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9,我们一起来数数。9再数一个就是—10。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找到10。看主题图。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

生:有10只鸽子,10个人。(此处强调9个同学加上1个老师是10个人)

师:鸽子、老师和同学的数量都可以用10来表示。那么生活中也有10的身影,大家快找找!

生:10个手指、10个脚趾等等

师:同学们都是爱观察的孩子。请你用身边的学具表示出10好吗?比一比谁能摆的让大家一眼看出来是10个。

生:到前面摆一摆。一行5个,摆两行。

师:收学具,倒着数一数。现在桌面还有学具吗?用几来表示?

生:用0来表示。

2、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

师:老师这有一些数,请学号1—9的同学到前面来拿着自己相应的`卡片。那我们学过的数都到齐了吗?

生:还差0和10。

师:再来两名学生(学号是10的和最后一名学生)。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加油!

生:学生拿着数卡站队。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他们站得对不对。

师:看着这些数,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可以老师先提问一个)

生1:9的后面是谁?

生1:7和9中间是谁?

师:那么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你能用大于或者小于号比比9和10的大小吗?

生:9小于10,10大于9。(板书)

3、教学10的组成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摘得了数学王国的智慧果子。大家来数数,一共有几个?(可以出示小黑板)

生:一共10个。

师:如果把他们放到两个篮子里,该怎样分呢?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代替苹果,不过这回同桌合作,一个人分,一个人写下来,比比哪桌合作的最好。

生: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要想分的公平,应该选哪个方案呢?

生:5和5

师:对歌游戏。我说3

生:我说3,3、7组成10。(此处可以同桌练习,学生自己选伙伴练习)

三、课后总结。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数藏在我们周围,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喜欢上数学。

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对10以内的数有初步的感知。

3.经历对10以内的数进行不同方法排列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由于这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因而,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节内容对于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打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敢于表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对于教材中的一大幅插图,学生观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观察的方法与顺序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带学生去观察身边事物的个数,可以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天津市的一所重点小学,校园环境整洁、美丽,教学设施齐全。学生多数是择校生,我教授的是两个双语班的学生,他们家庭条件优越,学前知识比较丰富,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与开发。但是,他们对孩子的培养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孩子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还有待于重点培养。比如,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还有的学生只知道问题的结果,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了解。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与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树立自信心;然后引导他们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校开学了。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非常羡慕你们,它们也建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上学的情境呀?

生:(异口同声地)想。

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3页插图)

(二)尝试探究

师:请你们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能看到什么呀?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互相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来说)

生1:我看到图中有小松鼠、蝴蝶。

生2:我看到有小熊、小鸟、大象、小兔、树、花、蘑菇,还有字。

(教师边听边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在这些美丽的图画里面,还有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能数一数吗?

生:能。

师:分小组数一数,看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全。

(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认真地去数,他们有的先数小熊的个数,也有的先数小兔子,还有的先数小鸟的只数,当数的结果不一样时,又重新去数,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数数的结果。

生:我数出来有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

(教师边听边写在对应图下面。)

(三)自主发现

师:这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你们看它们有顺序吗?能不能给它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给它们从小到大排,1,2,3,4,5,6,7,8,9,10。

生2:我还可以按从大到小排队,10,9,8,7,6,5,4,3,2,1。

生3:我给它们排成两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

1,3,5,7,9,

2,4,6,8,10。

(学生边说边挪动图片。)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真棒!咱们来读一读不同的排列结果。

(大家一起读)

(四)实践活动

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物学校中有这么多能用10以内数表示的事物,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生:能。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

生1:教室里有6盏灯、2个电扇。

生2:4扇窗户、1块黑板、2个板擦。

生3:同学们带来8辆玩具车。

生4:有5个变形金刚、3个布娃娃。

生5:我铅笔盒里有10枝铅笔。

2.师:你们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数数哪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去数)

(学生们数出操场上有10棵树、2个篮球架、1个沙坑、1根旗杆、4个单杠、3个双杠)

(五)归纳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动物上学的情境,数了它们的个数,还给它们排了队。

生2:我知道了教室里的东西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

生3:我数了操场上有10棵树。

生4:我知道了同学们带的玩具个数也可以数出来。

师:那你们说,在我们的家中有没有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呢?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明天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生:(齐声答)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10各数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共同来到了操场上,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

  案例点评

这节课,教师能够结合《标准》的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运用观察法,突出体现先字教学法,即让学生先观察、先想、先数、先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观察情境图时,教师的设计是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数字,由无序到有序,一步一步深入,从而突破重、难点。教师将准备的图片随着学生的汇报贴出来,使学生将已经观察出的对象与观察背景脱离开,符合儿童观察的规律,使观察结果更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在经历了独立学、小组学、集体学之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感。

新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这节课就很好地处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问题,从学知识到运用知识都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师生之间在活动中完成了认数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设计: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突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情境教学贯穿全课始终。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星星图片或其他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三个同学在开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7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1)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问题:怎么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同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连加的实际问题,巩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加深了对连加算理的运用,还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形成对比,为学习同数连加作铺垫。

⊙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77页例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数连加问题。

(1)师:过了几天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

课件出示情境图: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

①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生1: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

生2:3个人都折了6个,3个人折的一样多。

师小结:有3个人,每个人折了6个小星星。

②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③怎么列式计算?

预设

生1:6+6=12(个) 12+6=18(个)

生2:6+6+6=18(个)

师:第一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这3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把它们圈起来。

(2)结合图示完成表格。

①出示1个圈,提问:这个圈表示什么?(表示1个6)

②出示2个圈,提问:这2个圈表示什么?(表示2个6,2个6就是12)

③出示3个圈,提问:这3个圈表示什么?(表示3个6,3个6就是18)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④读表格。

师:表格中的6,12,18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1~5。

2、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理解1~5的实际意义,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实际个数。会给1~5进行简单的排序。

3、培养认真观察、认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5的规范写法,理解1~5的实际意义,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实际个数,会进行简单的排序。

  教学难点:

简单排序。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主题图投影片、小动物图片、黑板上画田字格、吸铁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预设:1~5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数数和认数1-5

(一)5的认识

1、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是的,我是叶亮亮的妈妈,很高兴跟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客人,在哪呢?

2、出示:出示5只羊,请看,谁来啦?有几只羊来做客呢?

3、数一数:谁来数一数?数的真好

谁还想数?真不错

一起来数一数

4、贴:羊想到我们班级来,想到我们黑板上来,谁来帮忙?(请一生贴)

生贴4只时,师故意让孩子停下来问:贴好了吗?还需要贴几只?真棒

5、画一摆:如果一只羊用一个圆片表示(师画一个),那5只羊该用几个圆圈来表示?

请你摆一摆

说一说:你摆了几个?你呢?你呢?怎么都是5个呀?有没有画4个的?4个少了,少了(1)。有没有画6个的?6个多了1个,5只羊就画5个圆圈。

刚才老师已经画了1个,我还要画几个?请你数我来画

6、像5只羊,5个圆,他们的数量都是5,我们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5长什么样?谁来找出来贴上去(生找贴)

7、举例:5除了表示5只羊,5个圆,你觉5还可以表示什么?(师板书把圆圈、羊圈起来)

请你说(不错)你来(太棒)你说(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刚才我们说的事物的数量都是5,所以用哪个数表示?

8、引:有一只羊饿了跑了,少了一只羊,问还能用5表示吗?为什么不可以?只有怎样的才用5表示?现在用什么表示?谁能找到4?(师拿1、2、3、4让学生选)

(二)1—4的认识

1、出示一幅(信息多一些,4的有一些,还有1、2、3的'):从图中你找到4了吗?

2、4的认识

(1)说一说:你找到4了吗?还有吗?(贴:飞来了4只鸟,又来了4个蘑菇)

(2)摆一摆:我想用吸铁石摆一摆,拿几个?请你说,你来,你们跟他们一样吗?为什么都拿4个,我拿5个行吗?(摆在黑板上)那怎样就变成4个了,4比5少(1)个。

(3)小结:小鸟、蘑菇、吸铁石的数量都是4(边说边圈),所以我们用4来表示,

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吗?

说一说动一动拿一拿等

3、1-3的认识

(1)这幅图上除了有4,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数吗?

请你说,你来(你眼睛真亮,你太棒了)

(2)刚才我们又找到哪些数字宝宝?(生说师贴)

1表示什么?比如。说得很好到只要怎就用1表示呢?

2呢?怎样用2表示?

3呢?

(3)老师拿3个棒棒糖,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一样多的棒棒糖吗?

我们手里的物体个数都用哪个数来表示,为什么?用2行吗?怎样的用3来表示呢?

快速拿出1个圆片,怎样表示2呢?2比1(多1)

再拿1个呢,是几个?3比2(多1)

怎样表示4呢?4比3(多1)

(三)1-5的数序

1、1-5的数序

(1)灰太郎知道羊来做客,他们很羡慕也来了,但他们来的太匆忙了,队伍都乱了,小朋友能帮它们重新排下队吗?

(2)你怎么排?请你,你来,一起数一数顺数、倒数

(3)这只狼没有号吗?它要排在主个队伍中,它可能是几号?

(4)如果把0-5这些数宝宝放在尺子上,你知道怎么放吗?谁在最前面?

引:羊与狼来做客很高兴,他们想跟我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

2、猜数游戏

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说得吗?有很多很多,说不完)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0、1、2、3、)(以后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后知道,还有很多)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呢?

引: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数猜出来了,奖励你们来做个游戏。

3、做游戏

(1)请5个小朋友上来

(2)请前两个小朋友上前一步,请第2个小朋友上前一步

(3)请第3个小朋友跳3下

(4)请5个小朋友一起跳5下

引: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个数宝宝?你会了吗?考考你们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43+5=47+2=6+51=4+22=43+50=47+20=60+51=40+2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用。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第67页的例1。

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23+25。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因为这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师:怎样计算23+25呢?我们还是先用计数器来计算,同学们用计数器计算已经有经验了,老师就不再提示,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先在个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5=48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5加在个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5是5个一,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25中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十,所以应该把2加在十位上。

师:你们觉得在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强调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让学生感受到是适用的。

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师:我们用“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的计算方法在计数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计数器上算,我们还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口算23+25应该怎样算?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5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来得48,所以23+25=48。

师:看看第67页中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算的,他应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

让学生发现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师边说边板书)先写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第二排写第二个加数25,在写25时,请同学们告诉我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师:对了,第二个加数要写在第二排,而且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哪个同学来写第二个加数?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5,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师:现在两个加数写好以后,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一个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然后在两个加数下面画一条线,把加数与得数分隔开。现在我们对齐相加,个位上3加5得8,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2加2得4,对着十位写4。所以23+25得48。这样的竖式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7+21。

学生计算时,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然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是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对着整捆小棒,单根小棒对着单根小棒这样摆放的。

师:也就是说,这些小棒在摆放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样一齐,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堆小棒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请同学们口算出它的结果,把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3+42,51+33。

学生计算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69页第2题,这是一个口算游戏,同学们明白这个游戏怎样做吗?

指导学生说出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另一个同学迅速地口算出结果。

师:你们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出题的同学,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一定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也就是说个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要小于10,十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也要小于10,这样的题同学们会出吗?

学生:会。

师:好,同桌的两个同学开展这个游戏。学生游戏时,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第46~47页练习九第1,2,3题。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法。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作业

折一折、剪一剪。自己做一个风车送给好朋友。

板书设计图形的拼组

  教学反思:

课前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互相展示。从最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入手,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折叠,共同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并让学生画长方形和正文形,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并结合实物增强想像、理解,从中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概括归纳能力,并重视学生语言描述,然后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

另外,本节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鼓励性的语言用的太少,对学生的作品要有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从“多、好、新”三方面评价学生、并且在黑板上开辟一块展示区,写上小组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钟表。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钟一个,每生人手学具钟、空白的钟面各一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做中学”的乐趣。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钟一个,每生人手学具钟、空白的钟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声音游戏

师:仔细看大屏幕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课件出示:公鸡啼、小鸟叫,闹钟响,太阳公公出来早。

生:公鸡、小鸟、闹钟的声音

2、课件出示兰兰起床图,导入新课

师:仔细观察兰兰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生:兰兰7点起床了

师:兰兰起床了,妈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扬她是一个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们也要像兰兰那样,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不睡懒觉,养成好习惯。

3、揭题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7点?

生:电子表、钟表

师:是啊,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认时间,告诉我们几时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探究汇报新知

1、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师:昨天,我们已经按照预习案预习了这个内容,现在就让我们按照预习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预习的情况吧!

2、课件出示预习案

①找一找,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钟表?

②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③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的钟面上选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时间,试着认一认,并说说那时你们在干什么?

④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3、师读预习案。

4、学生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师巡视。

5、小组汇报,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①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钟表?

瑷安组:火车站有一面大钟表,钟表超市有许多钟表,我家的小闹钟提醒我每天按时起床,电视上、电脑上也有电子钟。

(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钟表)

(2)解决问题②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看来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咱们的生活离不开它,现在就让我们仔细观察钟面,说说你的发现吧!

名界组:钟面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啊?你们能带大家数数吗?

名界组:1、2、3、4、5、6、7、8、9、10、11、12

(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12个数字)师板书:1-12的数字

师:你们真棒,还有什么发现?

名界组:有2根针,一根又短又粗、一根又长又细的。

师:那你们知道钟面上这两根针的名字吗?

名界组:短又粗的叫时针,细又长的叫分针

师板书(时针、分针)

师:同学们都认识时针、分针吗?指指你们学具钟面上的时针,再指指分针(师巡视)

师:你们也很棒,除了这些,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科位组:钟面上还有一些细小线。

师:是啊。那叫刻度,还有吗?

科位组:我还知道大格,我爸爸告诉我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那个格子就是大格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预习还知道了大格,那咱们数数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

生通过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师板书(12个大格)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钟面上隐藏的秘密,真棒,那你们再想想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样转动的?你能用手势表演它们的走向吗?

学生用手势表演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师小结:这个方向就是大人们常说的“顺时针方向”。

(3)解决问题③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吧。你们最喜欢这上面的哪一个时间,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个时间的,那时你在做什么?

歆茹组:我们最喜欢第一个钟面,是8点,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点

师:你们真棒,会认8点了,你们所说的8点在数学里读作8时,板书(8时),那么8时你们在做什么呢?

歆茹组:8时,我们已经在学校上课来了,如果是周末的8时我可能正在吃早餐呢。

邹伟组:我们要补充一下,如果是晚上的8时我们应该准备睡觉了。

师:你们真不错,还能分辨早上8时和晚上8时,如果用电子表记录8时,你们会记录吗?

浩瀚组上黑板板演电子表8:00

师:同学们不仅会读8时,还会写8:00,你们还认识哪个钟面,那时你们在做什么?

婉莹组:我们最喜欢第二个钟面,是3时,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是3时,师板书(3时)下午3时我们在上课,晚上3时我们已经睡觉了。

师:对啊,晚上3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那时我们睡的正香呢!那你们还能用电子表记录一下3时吗?

婉莹组上黑板板演3:00

师:第三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你们哪些同学喜欢,哪个组来汇报?

雅源组: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是6时,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是6时,早上6时,我们还没起床,晚上6时,我已经回到家,正在看动画片呢!

师:说得不错,请用电子表把这个时间记录下来吧!

雅源组上黑板板演6:00

师:刚才同学们都选择、认识了自己喜欢的时间,还给大家介绍了那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那么通过刚才咱们认时间,你们发现了认时间的什么好方法?

邹伟组: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师:是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你们会认时间了吗?

生:会!

师拨5时:这是什么时间?

生齐答:5时

师拨10时:这是什么时间?

生齐答:10时

师:现在请按老师的要求拨钟,6时,9时,12时

生拨钟,师巡视,检查

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说时间其余学生按要求拨钟

(4)解决问题④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古时候人们没有闹钟,他们又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师: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第四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

航宇组:我听爸爸说古时候人们经常用香来计时,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炷香时间

科位组:我妈妈还告诉我,古代是用日晷来计时的,主要是按太阳的影子

瑷安组:我昨天和爸爸一起上网查了古代计时的`工具还有圭表、沙漏

据学生汇报展示古代计时的工具:日晷、圭表、沙漏等(课件出示)

邹伟组:我还知道时间很宝贵,这一秒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浩瀚组:我们知道关于时间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预习知道了这么多关于时间的名言,还知道了古时候记录时间的工具,更难得的是知道要珍惜时间,老师感到很欣慰,我希望你们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生齐答:好!

三、巩固练习、课外延伸

1、找朋友

课件:上一行钟面、下一行电子表,你能将相同的时间连在一起吗?(指名连线)全体判断。

2、修理小闹钟

课件出示残缺的钟表,要学生说一说该添上什么?

3、明明的一天

课件出示明明一天的情境图,学生根据钟面说出明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并提问:明明的一天中怎么会有2个8时(早上和晚上)

钟面演示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从而使学生知道一天有两个相同的时刻,一个在白天,一个在晚上或夜里。所以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一节课40分时间的学习很快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

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怎样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以及乘法公式。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点:对于每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各项法则的正确、灵活的应用。

难点:探索各项法则的形成原因。

五章 轴对称图形

本章主要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难点: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几何规律。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本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进行阐述。注重了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结论的教学方法。

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及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理解极差、方差的`有关概念与意义;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分析。

难点:能联系实际问题,利用数字特征分析数据组的统计特性,并对不同数据组的性质进行比较。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标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