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0篇(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美术说课)》,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分享的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0篇(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美术说课),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心灵的关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心灵的关爱》是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综合课。以系列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主体,着重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友情,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突出以美术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借助图形与相关文字,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来表达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方式,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个不同版面处理,强化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处理能力。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卡片设计的规律性知识。提高学生对系列贺卡设计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卡片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卡片系列化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技巧。
(2)能力目标:
A、能够设计并制作出一张较为精致的卡片,传达出一份真挚的爱心。
B、能够初步掌握卡片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发展目标:
3、能够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一定创意,并体现学生关爱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4)情感目标:
A、能够灵活运用或借鉴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行动。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课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图文动手制作、设计精致卡片的能力。
(2)难点
如何构思立意,将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精美的系列化贺卡。
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各种优秀卡片多层次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先从对亲情的关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在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后,再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通过交流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卡片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卡片的设计表现形式通常以文字、绘画、摄影、图案为主,结合图例讲解,提示学生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设计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统一的整体,将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培养学生设计时的统一意识和全局观念。
三、说学法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形元素进行卡片设计,在学生构思进入到体现真挚爱心的主题情感与卡片设计的独特表达有机结合的学习情境后,学生普遍会在创意表达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障碍,需要一些知识上的帮助。比较集中在材料选择与运用、折叠方式及裁切、剪贴组合与粘贴、色彩的搭配与涂绘等方面。
教师此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出一张精致的手工贺卡的制作过程。教师利用设问或选择的方式,可以更加迅速地与学生在制作要求上建立较为统一的标准。学生自己在探讨交流中总结获得的技巧与心得,往往可以更加直接指导自己的动手制作。。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交流讨论————尝试设计——系列贺卡设计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幸福的家庭照片导入,让学生谈谈父母、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再展示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难降临时,身处逆境中人们的照片,对比中引出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灵的关爱。点出课题,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
2、分析讲解课文范画,感知课文
通过教材提供的卡片设计展开图片和版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展示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种不同版面处理方式的卡片,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互动中探讨教材上作品的成功之处,提高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运用卡片的形式来表达同样的一份情感。
3、启发探究与表现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优秀卡片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引导学生从一张卡片的设计思路出发,借鉴、发展原有设计。对教材提供的一组对应的图片范例,结合学生作业进行更加直观的探讨,利用图片或卡片实例,强调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思路与制作技术,鼓励学生在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注意追求表现方式和技巧的新颖与独特。
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简单的文字图形尝试先形设计一张卡片,再进行设计、制作系列化的卡片,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4、展示与评价
学生分组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范画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次综合实践课内容是我校校本教材内容,刚好湘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内容也是木刻版画,我把校本教材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设计了这堂综合实践课,是一堂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实践课程。版画是集绘画、雕刻木板、印刷为一体的艺术,本次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本,采用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版画文化,认识版画的艺术特色,轻松快乐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说学生
本次活动是典型的版画技法训练课,通过课堂活动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木刻、掌握木刻版画技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课前要准备的版画工具有:木刻刀、木板、油墨、纸等。这些必备材料对城里孩子来说准备起来可能没什么,但我校地处比较闭塞的农村地带,学生对版画知识了解甚少,版画制作工具更是从来都没见过,更别说准备齐全了,所以我只要求学生准备木板和纸,其余老师配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创作刻制自己的版画作品,并亲手把作品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
三、说教法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引导——欣赏——认知——实践——评价五个阶段完成教学。第一阶段,先是师生互动,引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分析欣赏版画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这一阶段分四步进行,通过分析欣赏对比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风格以及和其它形式的绘画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强调版画是“以刀代笔”的艺术。
第三阶段,结合课件认识木刻刀具、掌握木刻版画制作方法。这一阶段分三部分——先是认识刀具,其次穿插了一个小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三角刀和圆刀的用法,刻出来的线有什么不同,然后就是版画制作过程的学习。
第四阶段,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制作版画。这个阶段很重要,因为环节多,要画稿、上板、刻板、印刷,所以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有好的画稿或是刻得比较认真的要及时鼓励,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第五阶段,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出合适的评价。鼓励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介绍制作技巧和设计经验。
互评:引导学生合理评价他人的作品。评出最喜欢的版画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评: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
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
①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②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
3、实践、探究:
①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
②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
4、教师示范并讲解:
①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②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
5、欣赏、分析:
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
要求:①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
③注意室内清洁卫生。
三、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要达到的』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 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 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 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5
我说课的题目是《居室的色彩搭配》,这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15册中第9课的内容。
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一节综合探索课,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即生活美术的概念,加之本课的题目就是《居室的色彩搭配》,而“住”是人生存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不应该游离于生活,在此基础上,美术教师还应注重拓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面。
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所以不适合也不应该将本课过于专业化,要使学生明白居室的色彩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方法融于居室环境的整体设计中,创造出符合居室居住者生活情调的不同的空间气氛,满足居住者个性化的要求,此外,色彩搭配必须要结合居室环境中其他造型因素及功能的要求,不同要求的居室要有与之相应的色彩设计,要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要告诉学生,尽管居室色彩搭配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但要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你喜欢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有如下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大量图片和创设情境,使学生掌握居室色彩搭配的相关知识,提高学
生的赏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色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交流、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起学
生对生活中的色彩,尤其是居室设计中色彩美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居室色彩搭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从而关注、热爱生
活美,产生创造美的生活的愿望。
重点: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解决居室色彩搭配的问题和进行色彩实践。
难点:
变抽象知识为直观的色彩感受,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用以指导学生的色彩实践。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空白线稿、与本课相关的可以找到的资源。
学习准备:
自选一种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笔等)。
教学过程及思路:
1、导言(见教学实录):由城市→城建→居室环境的改善→你、我家的设计。
导入:先由学生谈学生家居室的色彩搭配,再由教师谈老师家里居室的色彩搭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美的关注。
2、随堂欣赏
由教师家墙上的一幅画,引入随堂欣赏的内容,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我承接的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学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的实验研究(目前已结题,并取得较理想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一个实践内容就是每节课利用5分钟内的时间,结合当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随堂欣赏,在此插入固定版块,带领学生进行欣赏评述,积累学生美术作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3、色彩知识介绍
如让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禁忌色,如日本的禁忌色是绿,泰国的禁忌色是红,然后问学生:“像绿色、红色,我们通常象征着生机与热情的颜色,居然是日本和泰国的禁忌色,这说明什么?”学生就不难答出,由于人们的地域、文化、传统、习惯、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以此开扩学生的眼界,进而引起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关注。
本节课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大量生动、直观的色彩图像,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切实体验,让学生在感受色彩的同时,自己找到色彩搭配的规律,以上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明了的,而不需要生硬的灌输。并且学生在此已经可以举一反三地去解答居室色彩搭配的问题了。这时再抛给学生三个问题,分别是:色彩与空间的关系、色彩在不同的季节的运用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及色彩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最后告诉学生,虽然色彩搭配有很多规律可循,,但从张扬个性的角度,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你喜欢的,就是适合你的。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维。
本节课的另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加大居室色彩搭配的信息量,所以我千方百计搜集、选择了大量的居室色彩搭配作品范例,使学生开扩眼界,打开设计思路。
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实践,我设计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好居室布局图,由学生来完成色彩搭配,教学语言设计:“老师很想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一张色彩搭配的设计,所以老师没征得你们的同意,先为你们设计好了一张居室设计的布局图,请你为它们渲染上你喜欢的色彩,假如——这是你的房间,你将如何进行色彩搭配?”然后老师再提出实践建议。
课堂小结“了解色彩,扮美生活,虽然我们现在的设计还不够完美,但请相信,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发现,时刻有一双擅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断积累美的知识与经验,那么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未来生活中美的主人。”进一步扣住关注生活美的主题。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6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艺术》是属于美术设计模块的课程,包括服饰艺术的基本知识、服饰美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服装设计的表现手法。服饰艺术,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本课通过对欣赏和设计服饰,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服装画的设计手法,大胆尝试,设计一款有特色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装艺术,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亲手设计服装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设计艺术,特别是现代服饰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艺术,掌握服饰设计的手法,设计服装。
(2)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4、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说学情】
1、教学对象:初二年学生
2、学情分析: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对设计这门课程接触不多,可能对服饰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手段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欣赏一些时装表演视频。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服装画练习)——情感升华(爱生活、爱学校)———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说过程】: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服饰艺术。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视频导入:现在时装表演视频。(欣赏,感受时装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二、讲授新课程: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到底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
1、什么是服饰?(板书)
提出问题: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中国古代服饰欣赏:(板书)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穿着服装,不仅仅为了掩身护体及保暖,还要求它能够美化形象。正像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表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
展示原始人、唐代、宋代、清代服饰的图片,学生猜想:这些服饰都是哪个朝代的?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帽子、鞋子、发型等方面入手,由学生观察,找出各种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原始人服饰艺术欣赏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已经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
(学生分析原始人服饰的特点、用途,及装饰品的作用。)
(2)唐代服饰艺术欣赏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比较开放,在服饰的特点上明显带有西域风格,妇女服饰讲究华丽,(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裳,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多为宽裳、长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发髻式样多样。唐代的女装,以红、紫、黄、绿最授欢迎。
(学生欣赏,分析:唐服饰艺术形成的原因?唐代服饰的特点?当时体现了怎么样的审美倾向?对后代服饰的影响)
(3)宋代服饰艺术欣赏
宋朝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但因经济发展不及唐朝繁盛,因此思想上又恢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风格。宋代女装比较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不再艳丽奢华。男装多为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镶边,头上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学生比较分析:1、唐、宋代服饰的差异。2、差异形成的原因。3、宋代服饰艺术的艺术风格、色彩及款式。)
(4)清代服饰艺术欣赏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清朝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
(1)长袍马褂: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装,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
(2)旗袍: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有了腰身,
(学生欣赏、分析:清服饰形成的原因;马褂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旗袍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及影响。)
板书:
朝代
艺术风格
款式
色彩
原始社会
唐代
宋代
清代
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欣赏:(板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认识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
(展示:藏族、苗族、畲族服饰图片)
提问:这些服饰是哪个民族的?这些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欣赏,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
民族
艺术风格
款式
色彩搭配
藏族
苗族
畲族
4、近现代服饰艺术欣赏:(板书)
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能例外。
中山装欣赏:
多元化的现代服饰艺术。
(学生欣赏分析:1、近代服饰的审美倾向?2、体会中山装的艺术风格,色彩搭配,款式的变化及影响3、欣赏现代服饰艺术。)
学生思考: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2、服饰的搭配:(板书)
思考与交流:如何着装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着装的感想)。
(1)服装尺寸与款式:
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
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着要适时、装饰要适度:
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学生讨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说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调B、色彩情感
(三)学生活动:
任选一种表示手法,尝试对校服的再创造
(四)评价与总结
今天了解了中国古代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知道,人的美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美和内在美。一件合适的服饰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使我们外在美更加出众。但是,他绝不是孤立的,内在美作为人的美的主导的决定性的方面,必然会对人的外在美产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气质、情操、志趣的不同,必然会从穿着、打扮等外在形态上表现出来。虽然内在美不像外在美那么一目了然,有时甚至是无形的,但却比外在美丰富深刻,历久弥新,并通过外在美流露出来。
所以理智的着装者,不是有意地去掩饰自己的缺陷,而是善于利用服装和饰品,去体现自己美的方面,扬长避短。充分显示自己的外在美和气质美。因而外在美与内在美总是统一。素有"日本超级设计师"美称的高田健藏也认为:"一个会打扮的妇女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值多少钱,而是讲究怎样通过服装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可见,内在美虽属于精神范畴,但可以通过其外在形态使人能够觉察到、感受到。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做一回服装设计师》,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是江西版八年级新教材第7章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服装整体风格的认识以及对着装美的鉴赏,进行服装设计。它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⑴、了解基本的服装文化。
⑵、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⑴、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⑵、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发展目标: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心态、生活信息和审美情趣。
⑵、在欣赏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审美倾向,所以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服装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思路。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因而采用制作的课件辅助教学,在教法上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体验法:
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服装的影视或图片资料,体验不同职业、款式、造型、色彩等服装因素及文化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
2、演示法 :
教师或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学习用不同材料表现服装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效果。
(二)学法
主要是利用课件展示服装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图片资料以及设计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观察、绘画、剪帖”的方法给予指导。
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利用视频展示时装秀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服装带来的美感,让学生发现美。接着过度谈话:(服装,最初是为御寒而出现的,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个人的审美和素质的体现。服装通过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等因素,反映出着装者的时代、地域、民族、职业、生活信念和审美趋向。那么,大家想知道怎样合理的设计制作服装,才能穿出自己的品位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回服装设计师吧。)
板书课题: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二)新课教学
1、感知课文,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问题:你喜欢怎样的服装?你还了解哪些职业服装?)
2、教师利用课件简单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如:棉质、柔软等)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用各种材料、形式所表现的服装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本校设计服装的课堂实践: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三)评价与欣赏
收集学生作品,让学生把设计好的作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主要侧重哪部分的设计?(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
2、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与同学的交流和协作方面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延伸
1、办一个服装设计作品展或以班为单位进行服装发布展示表演。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人们的着装,感受服装的美感。
3、运用所学的知识购买和定做衣服。
四、教学反思
课外我要求学生在对学生装特色认识的基础上,为我校设计校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更加熟悉掌握本课内容,使他们留意并感受生活中的美感。
五、板书设计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一、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
二、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方法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9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形写神》,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中国人物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把握传统人物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绘画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为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分别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与外国作品《最后的晚餐》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
3、八字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所以我教给学生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评论。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国画工具、教材等。学生准备:美术教材、国画工具、收集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学法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当然,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七、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学生探究——即兴创作。八、授课开始首先,我以播放图片类型幻灯片来进行新课导入,通过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以形写神”,讲解关键词“形” “神”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次,在幻灯片播放过程中,我开始做插入式讲解,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欣赏与探索。同时,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人物神情、线条、色彩、水墨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幻灯片播放完毕后,回归课本并根据之前的欣赏方式,与学生讨论分析各个人物绘画的特点,讲解分析不同时代的绘画手法特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最后,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即兴创作(主要是临摹),在学生们临摹的时候,还可以结合教材上的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进行一定的
知识扩展。九、师生总结我的小结不是简单的总结,为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
2、中国人物画作品的“形”和“神”怎么理解?3、从哪些角度入手赏析一幅中国人物绘画?十、作业指导尝试创作,围绕以形写神主题,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
时间分配:课程导入5分钟,讲授10分钟,学生探究15分钟,即兴创作15分钟。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恳请各位专家及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0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提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5单元内容,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抽象绘画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语言,提高运用绘画表达个性的能力。
教材以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侧重点,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教材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尝试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绘画的创作,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与魅力。
说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把造型要素的运用始终作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引导学生综合所学,尝试用视觉形象的符号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将艺术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艺术成品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
(3)发展目标:
能够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点、线、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绘画表现中具体组织、运用。
利用陶泥这种易于塑造的材料来表现清晨人物的行为活动,提高学生立体造型与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立意构思、以线条为主的方式组织表现抽象新奇的视觉形象。攻破这一难点、重点,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 说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 法。
三、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侧重点,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纸材料创造抽象新奇的作品,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找出表现抽象形象的方法,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三、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
音乐感受——活动展示——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学从欣赏大提琴入手,播放一段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渲染气氛,并结合大提琴的相关文化与制作艺术的讲解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吉他、琵琶、小提琴等造型相似的乐器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大提琴造型的优美与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2、 对抽象绘画作品的欣赏
展示现毕加索以打散重构形式创作的拼贴画,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认识这种打破物体造型原有完整性,进行局部重新拼接组合、变化的表现方法,教学中可以展示另一幅毕加索的抽象拼贴画,帮助学生在类比中加深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与表现技巧。从大提琴的完整外形图片欣赏到局部特写,再到毕加索抓住吉他局部独特造型特点进行创作的拼贴画,通过感受、欣赏、表达等活动方式,为学生初步形成抽象绘画的审美心理结构打下基础。
3、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
欣赏两幅表达不同音乐情境的大师绘画作品《伴奏的中心》和《尺幅内的波动威》。让学生在对比欣赏中了解不同的抽象表现语言,同时,配合一些动手小练习,加强学生对点、线、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绘画表现中具体组织、运用的认识。
4、尝试动手表现
要求学生练习时,可以用色彩各异的色纸或者挂历纸等,先画出大提琴外形,再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分割成几个局部,注意不可把大提琴形分割得太碎,强调切割后的部分尽量保留有大提琴造型的一些特点。然后剪下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拼接画面。
(在这个小练习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样式并示范拼摆,重点强调构图均衡、疏密有致。学生作业建议用几张不同大小的色纸剪切,这样原有造型剪切组合后,色彩、大小的差异会产生更多组合变化的可能。)
5、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四、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示范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