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最近更新文档搜索存到桌面欢迎您访问好范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hfanw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内容页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分类:实用文档发表于 2023-04-17 14:34阅读数:0

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感受杜甫孤苦漂泊,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解读诗歌内容。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登高抒怀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重要传统。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对,背得很好。诗歌前两联选用了很多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我们在学习《登高》的时候,先抓住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并沉浸其中,获得审美感受,进而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方法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课题)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我们的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齐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二)、知人论世,背景补充

学习诗歌,我们要多诵读,也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相信同学们对杜甫都非常了解,大家能一起来说说你知道的杜甫吗?(学生: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所以被称为“诗史”,因任过左拾遗和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杜拾遗和杜工部,因居住地又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与李白合称“李杜”,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诗作很多,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下来。)

(多媒体展示)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今属湖北)一路又漂泊到岳阳(今属湖南),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三)初知意象

学生再读诗歌(自由诵读,读出声音)

思考: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板书)

重点意象: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乾坤日月——辽阔雄伟、空阔博大(感受)

孤舟——孤独漂泊(漂泊)

再读诗歌(沉浸其中,读出气势)

三、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一)置身诗境

我们欣赏解读诗歌,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抓住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过渡)我们通过抓住诗歌意象,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接下来需要我们通过这些意象和自己的感受,分析景和情的关系,进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缘景明情”。

(二)缘景明情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了什么手法?你感受到作者登楼时怎样的感情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兵荒马乱,着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自己晚年漂泊不定、老病孤舟,无人赏识,怎能不“涕泗”横流啊。

但即便自己再崎岖坎坷,怀才不遇,但仍然把国家危难,百姓困苦放在心头,这样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更应该学会感恩,立志高远,做一个有担当的有志青年,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5、再读诗歌(读出作者复杂的感情),力求当堂背诵。

四、方法总结,课堂小结

(一)、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一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五、作业布置:1、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杜甫的诗歌《旅夜书怀》。

标签: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