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食品安全工作方案6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1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依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精神,按照《xx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安排,为确保我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任务顺利完成,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xx打造“五个之城”,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提供坚实的食品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坚持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落实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按照创建目标要求,从严从细分解任务,充分调动行政区域内各单位的资源力量,全方位开展创建工作。
(二)创新引领,突出亮点。立足xx实际,突出中心城区特色,创新制度机制、监管理念、监管方式,探索利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风险分级监管等手段,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提升效能, 稳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全员参与,共治共享。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广泛参与创建,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政府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多措并举,多元共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新格局。
(四)植根民生,群众满意。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把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衡量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成功与否的标准。通过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增强民生福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三、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工作,达到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成效显著、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形成等标准,形成一批可感知、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成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不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和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校园食品安全等事件。2023年6月底前,通过省、市级初评;2023年底前,通过国家验收。创建成功后,持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
四、创建范围
xx区所辖四镇四街道。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管理责任体系。
1.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行业或者领域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推行食品安全 “十个纳入”(即纳入党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巡察、重点督查考核、党校主体班教学计划、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依法治市、全域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全域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区委党校、区委巡察办,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下均有各镇街,不再列出)
2.完善评议考核机制。对各镇(街道)和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依照监管事权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督促党政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区人社局)
3.完善统筹协调工作体系。加强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大力推进各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有效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等工作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示范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4.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配套出台本地食品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工作措施,切实规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行为。(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文旅体局、区教育局、区科技经信局、区民政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区交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二)强化监管能力保障。
5.强化投入保障。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持续加大投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不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食品抽样检验经费应基本满足4批次/千人·年的要求(不含快速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满足2批次/千人·年的要求和已建成的基层农产品快检室的运营、维护经费,由区财政承担。(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6.加强基层监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xx省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南(试行)》要求,规范设置市场监管所、配备工作人员,加大财政对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检验检测、执法取证、应急处置、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设施设备按要求配备,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xx年底前,全区达标市场监管所不低于总数的 70%;2023年国家验收前,全区市场监管所全部达标。按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 (试行)》要求,不断推进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区农业农村局要强化组织实施,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施行“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要求。(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
7.强化检验监测技术支撑。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推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使检验机构具备常见指标的检验能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得到稳定加强。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粮食质量监测覆盖率。本级行政区域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委编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8.提升快速检测能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以完善快速检测手段为重点,推动基层市场监管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含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补贴,其中民生工程快速检测室检测经费保障不少于7万元/年。(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9.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区市场监管局及其派出机构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监管力量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比例达到70%以上。加大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业力量、专业装备建设力度,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强化办案保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管业务等培训活动,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40学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xx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
10.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区、镇街两级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组织,修订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事故调查、处置、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程序,构建统一协调、高效运转的应急处置体系。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实应急处置专家库和应急救治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和舆情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跨镇街、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严格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确保无迟报、漏报、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行为。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每两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实战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实战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xx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等有关部门)
11.强化科技创新。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创新主体引培,将食品安全纳入本地科技计划,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深度利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开展追溯演练,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闭环管控和快速精准追溯。引导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成果在食品安全监管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区科技经信局、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运局等有关部门)
12.推进智慧监管。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及时归集和综合运用相关数据,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实施智慧监管。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学校食堂“互联网+视频厨房”覆盖率达100%,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供需对接,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和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推进各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全面对接。(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数据资源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
(三)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13.强化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建立分类清单和耕地分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耕地分类管理,在安全利用类耕地落实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农艺措施,在严格管控类耕地推行种植结构调整,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持续开展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涉重金属非法排污企业。(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
14.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开展农业投入品管控行动,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依法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按照要求做好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追溯管理等制度。落实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规范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台账。抓好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病死畜禽等资源化利用。禁止污水灌溉,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全面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及无害化处理行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15.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深入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逐步减少水产养殖用药。组织开展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强化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动物产品残留检测,规范兽用抗菌药生产经营使用。推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模式,减少使用抗菌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加快实施兽药产品 二维码追溯制度。(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16.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深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重点整治蔬菜、畜禽、禽蛋、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突出问题,以及农业投入品使用不执行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规定。建立健全监管名录,将蔬菜、水果、畜禽和养殖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库。综合运用监督抽查、飞行检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抽查范围覆盖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抽查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加强牛羊等其他畜禽的屠宰管理,按法律法规要求出厂入市。健全制度机制,实行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块链可信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职责,积极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充分利用监测、投诉举报、暗访、检查等手段发现案源线索,依法调查处理,对案件查办情况实施跟踪督办。(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xx公安分局、区供销社)
17.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实行收购和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严把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质量安全关。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实施定点收购、分类储存、定向销售、闭环处置,不得作为食用用途销售。按要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不低于库存数量的25%,库存粮食监测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检测、代销售”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粮食烘干服务设施满足需要。督促粮食加工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等制度,索取粮食收储企业的出库合格证明文件或检验合格报告,确保采购的原粮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大对市场中流通的大米及粮食加工品抽检监测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到位。(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
18.严格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风险生产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督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持续合规。持续加**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力度。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未成年人、老年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和生产过程控制专项检查,推进特殊食品专区专柜整治提升,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经营、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等行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年度覆盖率达到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0%以上,体系检查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实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强化农贸市场常态长效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和销售凭证管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加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规范,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实行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严格执行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长江流域禁捕、反食品浪费等有关规定。集中整治网络餐饮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超标、保健食品行业违法生产经营和营销、欺诈误导消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等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取得显著成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文旅体局、xx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住建局、区供销社等有关部门)
19.强化食品抽检。制定年度食品抽检计划,均衡推进完成抽检任务,年均食品安全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抽检量达到2批次/千人。监督抽检计划和评价性抽检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完成率达到 100%。食品安全各环节和业态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在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 100%。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监督抽检结果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20.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依法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执法办案高压态势。有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立案率和办结率达到 100%,无程序违法等严重问题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效运行,涉案物品检验与认定、信息通报、线索核查和处置等工作落实到位。严厉打击食品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控走私冻品、活体动物等流入国内市场,对查获的走私冻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对违法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处罚。(责任单位:区法院、区检察院、xx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发改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四)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21.加强风险监测。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持续关注风险程度高、发现问题多、舆情反映集中的品种和项目,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风险监测与日常监管信息的互联共享,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报、会商、报告机制并有效运行。建立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体系,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覆盖全区。落实《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抓好全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的报病数量和质量,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及时报送食源性疾病事件和病例。(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22.加强风险交流。建立健全风险交流、风险预警与日常监管、监管执法紧密衔接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交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结果的交流,强化监管技术支撑作用。及时通过门户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依法公开监管执法、监督抽检等信息。(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
(五)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3.完善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管理人员负管理责任、从业人员负直接责任的生产经营管理责任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投入。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依法登记建档或备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文旅体局、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区交运局等有关部门)
24.强化企业自主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依法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评自查,主动监测其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存在隐患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食品生产企业自查风险报告率达到 100%。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管理体系。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查报告率和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超市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并定期开展自查。食品经营者经营规范,无虚假夸大宣传行为。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经营过程、场所环境、人员管理等符合相关规定。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食堂以肉蛋奶、米面油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实行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市场自查、信息公示、督促入场销售者依法依规从事销售活动等管理责任。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总部、大型食品批发企业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报告率达到100%。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入网审查、信息公示和抽查监测等。完善网络订餐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严格落实广告发布责任和要求。(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文旅体局、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区交运局等有关部门)
25.加强食品安全追溯、应急和召回管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实行电子追溯。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确保问题食品召回率达到100%,停止生产经营和召回情况要记录完整、有据可查,对被召回的问题食品依法采取无害化处理和销毁,严防二次流入市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文旅体局、区林业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等有关部门)
26.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定期对从业人员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开展培训考核,本地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每年参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不低于40学时,监督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建设诚信守法企业文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文旅体局、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区交运局等有关部门)
(六)加强社会共治体系建设。
27.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动食品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措施效能发挥。健全信用监管制度机制,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归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和严重失信者名单,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享信用信息。持续推进“一单两库一指引”规范化、精准化建设,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完善企业信用修复相关制度,依法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主体实行联合惩戒。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训,支持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税务局等有关部门)
28.鼓励社会监督。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规行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开展社会监督、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深化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联勤联动,构建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加强食品安全“四 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发挥专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宣传带动作用。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工作时间内12315 热线接通率达到95%以上,完成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线上线下一体化,统一应用全国12315平台处理食品类投诉举报业务,食品类消费投诉按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
29.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创新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形式,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加强宣传引导,有效治理造谣传谣、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区内新闻媒体开设创建工作专栏,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知识以及创建工作常识的公益宣传,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知晓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30.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支持保险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和风险分担机制。出台政策引导肉蛋和白酒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食安办、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
(七)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31.大力培育xx绿色食品品牌。以绿色、安全、健康、优质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田园徽州”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xx绿色食品品牌,协同推进“食安xx”品牌建设。强化重点品牌培育,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向高端化升级,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食品产业新格局,构建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充分运用绿色食品加工、天然饮用水、粮食、茶、徽菜等系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通过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等方式,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区税务局等有关部门)
32.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认真落实《xx区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xx—2023年)》,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行动,全面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xx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33.深入开展“三小”治理。综合治理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 小餐饮,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改进生产经营条件。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深化食品小作坊“一十百千”整治提升工程,打造放心坊、美丽坊、致富坊。(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
34.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有效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xx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社)
六、实施步骤
根据区食安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创建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具体实施步骤分为:
(一)启动部署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制定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组建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召开全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开展创建工作。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于3月底前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备案。(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直各有关单位)
(二)全面创建阶段(20xx年4月-2023年12月)。围绕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对照创建标准,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全面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xx年底前,对照考核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自查自纠自评,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向市食安委报送工作总结、自评结果及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有关材料。
1.自查自纠。各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年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上报自查报告。
2.整改完善。区创城办针对督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镇(街道)和区级部门限期完成整改,做好迎接省、市级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3.巩固提升。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创建成果,总结创建经验,弥补工作不足,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4.考核。2023年6月底前,迎接并争取通过省、市食安委组织的对我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初评检查,包括资料审查、明察暗访。2023年底前,针对省、市级初评检查情况,迎接国务院食安办组织的对我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验收检查,包括满意度测评、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责任单位:区创城办,区直各有关部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负责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承担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日常工作,与区食安办合署办公(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办公室简称区创城办)。根据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需要,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宣传组、保障组、监管工作组、产业发展组、督查组等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人员从区直重点创建责任单位抽调,实行集中办公。各镇(街道)党委(工委)、政府(办事处)和区直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区域和本系统的创建工作,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大人、财、物投入保障力度,形成创建合力,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督办落实。区创城办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项重点工作责任单位。明确专项工作组职责,实行组长负责制,切实发挥专项工作组作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台账,将创建任务落实到岗到人。严格创建工作纪律,严禁弄虚作假和违规操作,严禁以任何形式干扰创建工作,做到依法依纪、公开透明、节俭高效,确保创建工作客观公正,创建结果有效可信。区创城办会同区纪委监委、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对创建工作实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并提请区委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问责。
(三)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监管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科学评估本区域、本系统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开展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要学习借鉴先发地区食品安全创建工作的成功做法,把握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突出创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和新举措,努力在创新制度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健全行刑行纪衔接制度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成效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报送。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创建标准等内容,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发挥宣传媒体资源优势,在宣传精细化上下功夫,创新升级宣传形式,找准“小切口”,切实把宣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要紧紧围绕创建各阶段工作,深入挖掘并及时跟进报道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有效发挥示范创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食品安全监管积累好经验、提供好模式。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2
根据国务院食安办《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名单的通知》(食安办函〔20xx〕16号)和市食药安办相关工作要求,为全面提升xx区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我区全面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如期完成创建任务,依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围绕“七有”“五性”,坚持“四个最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聚焦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实属地责任,强化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确保全区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定向好。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部署,科学谋划。区政府统一部署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相关单位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任务分解表》,认真组织实施好创建工作。
(二)完善机制,有序推进。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长效监管机制,在强化监管上要体现“四个最严”,切实提升xx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三)务实创新,靶向治理。紧紧抓住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风险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四)高效协作,注重实绩。充分调动各单位的力量和资源,发挥社会组织、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凝聚共识,分层担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创建工作。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组,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食药安委主任,副区长、区食药安委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区纪委区监委、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委巡察办、区检察院、区法院、公安分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委、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食药安办、区城管执法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司法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区融媒体中心、xx乡。
创建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食药安办主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xx兼任。
四、任务分工
举全区之力,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标准,实现体制健全、体系完整、监管有力、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一)基础工作
1.分级负责。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要求,将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跟踪督办内容;科学划分监管事权,理顺条块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推动监管重心下移,提高监管效能。健全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逐级开展责任目标考核,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责任单位: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巡察办、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组织部、区食药安办)
2.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食品安全办综合协调作用有效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等工作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示范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乡街道)
3.法规制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配套出台本地食品安全相关规章制度,法规制度健全。(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管局)
4.风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报、会商、报告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全面覆盖;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及时报送食源性疾病事件和病例。(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生态环境局)
5.源头治理。全面推行耕地分类管理;在严格管控类耕地落实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禁止污水灌溉,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使用记录等制度;按照要求做好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加强牛羊等其他畜禽的屠宰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实行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委)
6.粮食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按要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粮食烘干服务设施满足需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7.过程监管。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动态管理;持续加大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力度;实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年度覆盖率达到100%,体系检查问题整改率达到100%;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年度覆盖率达到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0%以上,体系检查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实行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执行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长江流域禁捕、反食品浪费等有关规定。(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各镇乡街道)
8.食品抽检。按计划要求均衡推进完成食品抽检任务。监督抽检计划和评价性抽检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完成率达到100%。食品安全各环节和业态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在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含省级)覆盖率达到100%。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监督抽检结果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
9.执法办案。有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立案率和办结率达到100%,无程序违法等严重问题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效运行,涉案物品检验与认定、信息通报、线索核查和处置等工作落实到位。严厉打击食品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控走私冻品、活体动物等流入国内市场,对查获的走私冻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对违法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处罚。(责任单位: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局)
10.集中整治。集中整治网络餐饮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超标、保健食品行业违法生产经营和营销、欺诈误导消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等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取得显著成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教委)
11.社会共治。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规行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建立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完成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线上线下一体化。食品类消费投诉按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各镇乡街道、区食品药品安全企业协会、区饮食服务行业协会)
(二)能力建设
1.投入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持续加大投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各镇乡街道)
2.基层装备。基层监管机构装备配备、检验检测设备齐全,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等满足监管工作需要。(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镇乡街道)
3.监管专业化。市场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监管力量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的专业化监管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加大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业力量,加大专业装备建设力度,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强化办案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40学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区教委、各镇乡街道)
4.检验检测。年均食品安全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抽检量达到2批次/千人。本地区检验检测机构具有监督抽检项目中相应的检验能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得到稳定加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
5.应急处置。及时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事故调查、处置、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程序。近两年以区政府或区食药安办名义开展食品安全实战应急演练。(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管局)
6.风险交流。组织相关部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等,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原则,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沟通交流。(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区食品药品安全企业协会、区饮食服务行业协会)
7.科技支撑。建成国内一流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支持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研究。将食品安全纳入本地科技计划,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推广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开展追溯演练,实现快速精准追溯。(责任单位: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三)生产经营状况
1.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投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定期对从业人员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开展培训考核。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依法登记建档或备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镇乡街道)
2.过程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评自查。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管理体系。超市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并定期开展自查。食品经营者经营规范,无虚假夸大宣传行为。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规范。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学校食堂以肉蛋奶、米面油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实行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型食品批发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报告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区教委、各镇乡街道)
3.产品追溯。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4.责任保险。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各镇乡街道)
5.诚信文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建设诚信守法企业文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四)食品安全状况
1.群众满意度。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根据实际测评结果进行折算。(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各镇乡街道)
2.创建知晓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根据实际测评结果进行折算。(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各镇乡街道)
3.抽检合格率。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根据实际抽检结果进行折算。(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
(五)示范引领
1.信用监管。健全信用监管制度机制,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将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及时归集到企业名下。强化信用信息运用,进行信用分级,实施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智慧监管。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及时归集和综合运用相关数据,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实施智慧监管。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快速精准追溯。(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
3.机制创新。在健全食品安全评价和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等指标体系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在创新制度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在创新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在健全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制度机制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方面形成示范性经验做法。(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区检察院、区法院、各镇乡街道)
4.“三小”治理。综合治理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各镇乡街道)
5.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6.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
7.科技创新。引导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成果在食品安全监管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区科委)
8.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通过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等方式,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
9.社会共治。建立健全社会共治制度机制,创新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形式,有效治理造谣传谣、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乡街道)
10.其他创新举措。创建城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创新监管举措,取得显著成效。(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镇乡街道)
五、工作步骤
(一)筹备调研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8月)
起草《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建立健全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联系已开展创建工作的单位,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二)动员启动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成立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组,组织召开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发动全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创建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各单位将创建工作方案报区创建工作组办公室备案。
(三)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23年12月)
围绕创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创建任务,建立健全职能清晰、权责一致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坚持标本兼治。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创建工作组办公室不定期组织督查、通报等,并对各相关单位进行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创建经验。
(四)自查自评自纠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创建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任务分解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于20xx年12月初报送自查报告。创建工作组办公室组织考核验收组,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对各相关单位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在区级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各相关单位需限期完成整改,并做好迎接正式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市级初评阶段(2023年1月—2023年6月)
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做好迎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区创建工作的初评检查。
(六)国家验收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2月)
各相关单位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依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标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形成合力,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要求落实到位。
(二)健全工作机制
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多方协作,扎实推进。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监管能力、总体水平进行全面检验和完善提升。将创建工作纳入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绩效考评,进一步督促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工作。
(三)深化宣传引导
各相关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和创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创建重点和创建成效等内容,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在宣传精细化上下功夫,找准“小切口”,切实把宣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形成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强化纪律约束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廉政纪律和工作纪律,严格创建活动管理,严禁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把关,对各种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3
为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平办发〔20xx〕12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大历史机遇,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统筹推进、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和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静宁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地方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成效显著,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形成,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5%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024年,全县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有效运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二、重点任务
(一)严格落实地方党政同责
1.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定期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健全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办,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食品安全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内容。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平安建设等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考核权重占比达到2.5%以上。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发改局、住建局,县食药安委办,各乡(镇)党委、政府
3.纳入党委政府督办内容。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将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跟踪督办内容,督促党政领导干部有效履行食品安全职责。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责任单位:组织部,食药安委办,各乡(镇)党委、政府
4.靠实部门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围绕各自职责分工,按照“网格化监管、坐标式定位、区域化定责”监管要求,将日常监管责任细化分解,网格化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强化日常巡查,确保监管无盲区、无死角。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持续夯实基层监管基础
5.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下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统筹安排、协调调度等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示范创建工作高效开展。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办,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6.加强食药安委办建设。加强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等议事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发挥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督促各级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按时完成创建任务。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7.加强市场监管所建设。完善理顺基层市场监管所体制机制,配强基层所领导班子,配齐执法监管工作人员。基层所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监管力量必须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比例达到70%以上。基层所执法人员食品安全业务培训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40学时。不断组织监管骨干外出培训学习,提高监管能力。保障基层所办公设施设备、快速检测设备、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等,满足监管工作需要。
牵头单位: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委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8.加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机制建设。加大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业力量、专业装备建设力度,明确机构和人员,强化办案保障。
牵头单位:公安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9.加强监督员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食品药品安全村级协管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培训考核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机制健全、信息畅通。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全面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10.加强经费保障。健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要将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经费足额保障。鼓励食品企业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食品安全专业化服务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牵头单位:财政局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1.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完善食品、农副产品及果蔬市场检验检测和监督抽检机制,健全制度,优化流程,提升人员素质,提高监测检验能力,促进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具有监督抽检项目中相应的检验能力,实现食用农产品及食品检测全覆盖,确保高质量完成抽检考核指标,为监管执法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年度食品抽检计划,加大农药兽药残留、微生物及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监督抽检和评价性抽检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食品安全各环节和业态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基层监管所、农贸市场、大型食品超市均建立标准化食品快检室。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发改局、畜牧兽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加强风险监测。制定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覆盖全部乡(镇)、社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报、形势会商、报告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健全完善县、乡全覆盖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体系,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及时报送食源性疾病事件和病例。
牵头单位:卫健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3.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食品领域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托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食品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风险发现和防范能力。加快冷链物流项目、仓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建立覆盖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等统一配送新模式,推进全县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仓储发展,保障生鲜食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
牵头单位:科技局、商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林草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4.保障通讯联络畅通。在紧急灾情、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期间,要充分保障食品安全管控处置工作人员的通讯和网络畅通,必要时开通配备专用工具,确保食品安全应急工作上传下达畅通,处置工作及时有效。
牵头单位:工信局
责任单位:网信中心、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15.强化风险会商。建立健全风险交流、风险预警与日常监管、监管执法紧密衔接工作机制,组织相关部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等,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原则,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监督抽检结果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哨所”“指挥棒”作用,敏锐发现风险苗头,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6.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县、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等工作体系,及时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事故调查、处置、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程序。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和快速响应机制,健全跨区域、跨部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每年以县政府或县食药安委办名义开展1次Ⅳ级食品安全实战应急演练;各乡(镇)每年开展1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谣言抓取、识别、分析、处置智能化平台,依法坚决打击造谣传谣、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宣传部、网信中心、教育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严格实施全链条监管
17.实施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推进耕地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并进行动态调整,扎实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工作,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深入推进涉铬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塑料污染管理,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大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种植养殖环境污染实施有效防治,禁止污水灌溉,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静宁分局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8.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执行农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按照要求做好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指导农户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等有关规定,防范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林草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9.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大力开展食用农产品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年增速达8%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林草局、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20.加快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加大生产主体覆盖面,打造一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示范点,督促指导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产地收购者、屠宰厂(场)合格证开具和出具工作;实行主体开具使用合格证的覆盖率达到100%,督促指导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市场内销售者、大型超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查验并留存合格证,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着力从种植养殖源头严把食品安全关,严厉打击虚假开具合格证的行为。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林草局、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21.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严把粮食收购、贮存、销售、运输、加工、进口安全关,督促企业落实出入厂(库)和库存粮食检验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加强烘干、存储和检验监测能力建设,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存储服务,防止发霉变质受损。督促粮食加工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进货查验,索取粮食收储企业的出库合格证明文件或自行检验合格文件,确保采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按要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不低于库存数量的25%,库存粮食监测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健全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合理化利用,严禁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进“放心粮店”建设,实现县域内“放心粮店”全覆盖。
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2.强化畜禽养殖和屠宰监管。推进畜禽规范化、科学化养殖,坚决杜绝违规使用添加剂,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严禁养殖企业用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严格执行畜禽定点屠宰制度和“瘦肉精”等风险物质抽检制度,畜禽产品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出厂入市。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出屠宰场。
牵头单位:畜牧兽医中心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3.加强重点行业食品监管。加强清真食品、供销机构食品、旅游景区食品、养老和福利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食品安全监管,严查无证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各类规范化管理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民宗局、民政局、住建局、文旅局、卫健局,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24.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监管。落实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要求,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督促企业生产过程持续合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管理体系。白酒、肉制品、生鲜食品、食用植物油、饮料等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开展体系检查,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5.强化食品流通监管。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及冷链物流运输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查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过期临期食品翻新销售等问题。推进农副产品及果蔬市场建设,加强食品交易市场监管,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市场自查、信息公示、督促入场销售者依法依规从事销售活动等管理责任。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26.强化餐饮业质量监管。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鼓励餐饮服务企业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和统一配送,集体用餐单位要建立稳定的食材供应渠道和追溯记录,保证购进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严格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依法规范送餐行为,确保入网商家具有实体店经营资格,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保证一次性餐具制品质量安全。积极倡导文明用餐行动,坚决反对浪费行为。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教育局、商务局、卫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7.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立从口岸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同步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对企业自建冷库、第三方冷库开展全覆盖备案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推进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防护、运输工具消毒、信息登记等措施。严查“三证”(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消毒证明),实施“三专”(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管理,做到“四个不得”(没有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均不得上市销售)。加强冷链食品运输邮递快递监管,严厉打击进口冷链食品体外循环,严格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从进口冷链食品方式传播,开展追溯演练,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闭环管控和快速精准追溯。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28.实施餐厨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对餐厨废弃物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做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餐饮服务单位每日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干湿分离、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台账管理,逐步实现集中收运、统一处置。集中收运处置单位定期向社会公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量。严厉打击制售地沟油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餐厨废弃物以“地沟油”等形式回流餐桌事件。
牵头单位:执法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静宁分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9.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每年参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不低于40学时,从业人员培训率、食品生产企业食安员抽查考核率均达到100%。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教育局、民宗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0.落实规范化管理措施。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健全企业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准确签写各项记录、齐全完整保存索证索票,生产经营场所达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假冒伪劣产品,无违法添加行为,无价格欺诈行为。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经营过程、场所环境、人员管理等符合相关规定,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规范,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入网审查、信息公示和抽查监测等,完善网络订餐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严格落实广告发布责任和要求。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教育局、民宗局、民政局、执法局、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1.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指导企业结合实际设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经营过程持续符合规范,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保健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产品功能声称真实。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教育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发改局、畜牧兽医局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2.实施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制度。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对生产经营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报告属地监管部门。对超市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并定期开展自查。食品经营者经营规范,无虚假夸大宣传行为。要主动监测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存在隐患的,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总部、大型食品批发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报告率、风险报告率和发现问题整改率均要达到100%。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教育局、民宗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3.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督促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互通互享信息,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溯。持续加大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力度。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工信局、教育局、民宗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4.严格落实野生动物交易规定。严格执行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有关规定,全面禁止和严厉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牵头单位:林草局
责任单位: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35.严格落实行刑衔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刑事侦查和纪律监督检查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案物品检验与认定、信息通报、线索核查和处置等工作落实到位,构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创建工作体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行政执法机关发现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行刑衔接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同时抄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接到移交案件后要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侦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出具不予立案说明书,不得无故推诿;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牵头单位:公安局
责任单位: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教育局、民宗局、民政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林草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6.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从严从重判罚。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纪委监委、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教育局、民宗局、民政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旅局、卫健局、林草局、发改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7.有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商标侵权食品”、无照无证经营、非法配送、走私食品、农药兽药非法使用等违法犯罪行为,取缔违法“黑工厂”“黑窝点”和不符合卫生规范、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一非两超”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食品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控走私冻品、活体动物等流入市场,对查获的走私冻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立案率和办结率达到100%,无程序违法等严重问题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林草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实施重点领域整治行动
38.开展风险评估和标准落实专项行动。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加强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物、食品相关产品等风险监测,系统开展食品中主要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牵头单位:卫健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9.开展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治理模式,加大对种植养殖者安全用药培训力度,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着力解决禁用药物使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兽药抗菌药治理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解决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静宁分局、卫健局、林草局、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40.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行动。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健全“事前有申报、过程有指导、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健全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41.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规定和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防范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接受家长、社会参与监督。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餐学校食堂实行自主经营,不得对外承包,规范食堂操作加工行为,保证学生营养餐质量,保障就餐学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校园周边食品门店、校外小饭桌等实行重点管理,严格规范其经营行为,落实全覆盖检查要求。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单位:公安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开展保健食品“陇原护老”行动。深入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发挥“银龄护老队”社会监督作用,继续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规范保健食品标识和标注警示用语,加强标签、说明书管理,督促第三方平台、市场开办方、房屋租赁者和入网经营者在网站等显著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重点打击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大保健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和典型案件曝光力度,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行为。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公安局、民政局、商务局、卫健局、网信中心、电信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43.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覆盖率达100%。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餐饮场所环境、原料采购储存、经营过程管控、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符合相关规定。落实“六项承诺”,使用“公筷公勺”,改造餐馆厕所、洁净厕所卫生,进一步推进“文明餐桌”,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治理力度,全面推行餐饮具集中消毒。2023年底,实现餐饮服务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教育局、卫健局、执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4.实施食品“四小”业态综合提升行动。摸清食品“四小”(小作坊、小经营店、小餐饮、小摊贩)底数和生产经营状况,完善基本信息库,依法登记建档或备案,实施综合整治。鼓励支持“四小”单位改进生产经营场所条件、配置硬件设施,落实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储存规范和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提升经营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法取缔无照(证)经营及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四小”单位,多渠道筹资改造老旧食品集中区、更换美观考究有个性特色的“四小”企业门头牌匾。合理布局,引导食品“四小”业态进入固定场所集中生产经营,建成1处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切实改善“四小”加工经营环境。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执法局、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45.改革许可认证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推行网上行权,实现“不见面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制度。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政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46.实施质量兴农计划。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推广面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农户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逐步减少农药兽药使用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精深加工。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林草局、发改局,畜牧兽医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7.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获得认证认可,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支持食品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实施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支持食品经营企业发展食品直营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模式,促进经营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牵头单位:发改局、工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8.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创建“名、特、优、新、稀”精品“甘味”品牌,支持企业培育和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开展品牌宣传,提高“甘味”品牌在全国全省知名度和美誉度。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9.推进“互联网+食品”智慧监管。推进“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食品生产企业“透明车间”、批发企业“阳光仓储”、餐饮企业“明厨亮灶”以及食用农产品(农兽药)追溯系统实施率、应用率、有效追溯率、违规行为查处率均达到100%;规模以上肉制品、酒类、食用植物油企业产品电子追溯码实施率100%。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工信局、网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促进形成社会共建格局
50.强化创建宣传。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宣传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制定贴近百姓、贴近实效的宣传方案,深入解读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创建标准和创建重点等内容,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在网站、报纸、电台开设专栏、开展知识竞赛、设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宣传点(角)”等形式,使创建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在人流密集场所、餐饮集聚区等显著位置建设大型电子显示屏,长期滚动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创建等工作内容。拍摄创建活动公益广告、编印宣传资料、印制宣传画、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片、征集创建图标等,实现宣传引导全覆盖,形成全县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创建、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走进示范单位”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知晓率、食品安全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及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满意度。适时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做好与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准确掌握本地食品安全工作社会认可和群众满意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1.鼓励社会广泛参与。鼓励新闻媒体客观真实公正报道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中有关问题,开展创建工作舆论监督。鼓励和支持公众、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创建,支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努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创建工作社会共治共建体系。在食品相关协会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创建及“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承诺活动,建立质量安全“吹哨人”制度。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12315热线接通率、及时交办率、食品类消费投诉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举报查实问题奖励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食药安委办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2.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支持保险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扩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投保学校食品安全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大型商超、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集体用餐单位、大宗食品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配餐单位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建立健全包括风险防范、承保理赔、内控管理等的制度机制,确保保险消费者能得到及时足额赔付。
牵头单位:县政府金融办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3.构建诚信管理机制。健全信用监管制度机制,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落实“红黑榜”制度。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持证亮照、诚信守法经营,开展诚信守法教育,建设诚信守法企业文化。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风险生产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经营户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经营户实施“飞行”检查,督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持续符合规范要求,加大对失信企业和人员的联合惩戒,定期向社会公开。
牵头单位:发改局、工信局
责任单位: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4.开展“你点我检”活动。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或“你点我查”活动,由市民决定检验品种或检查区域、检查店铺及检查项目,采取“视频+图文”直播形式公开检验或监督检查过程,邀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协管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实地监督检查。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5.严格追责问效。依照创建任务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对创建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不力、履行职责不力、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以及未完成创建工作标准要求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创建工作中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参与、包庇、放纵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弄虚作假、干扰责任调查,帮助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牵头单位:纪委监委
责任单位: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创建启动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20xx年3月底,制定全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确定创建目标,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列出责任清单,报市创建办公室备案。
(二)全面创建阶段(20xx年4月—2023年8月)。各乡(镇)、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分工,迅速行动,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立足自身职能,夯实工作基础,深挖特色亮点,创新升级创建举措,推动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深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和创建工作知晓率。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程跟踪督促指导创建工作,召开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和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认真自查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2023年11月10日前,各乡(镇)、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xx版)》及本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对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盘点梳理、自查自评,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上报县创建办。县食药安委办组建专门自查自评小组,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自查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同时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自评自查,形成全县自查报告。2023年11月15日前向市食药安委会提交自查自评报告。
(四)省级初评阶段(2024年1月—2024年6月)。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做好迎接省、市食药安办资料审查、明查暗访等初评检查工作。根据全市自查情况和省级初评,开展创建工作回头看,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进一步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做到辖区范围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全部做到规范化管理,无一遗漏。
(五)国家验收阶段(2024年7月—2024年12月)。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成员单位凝心聚力、完善工作,全力冲刺、全力以赴,迎接国家食品安全办验收评估。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要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自觉履行组织领导、统筹实施和督促落实责任,及时解决困难问题,高效推进创建任务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各乡(镇)、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要根据本方案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到位。
(二)激励干部担当。深入贯彻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静宁高质量发展新使命的若干意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激励干部勇于担当创建责任,忠实履行监管职责,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破坏示范创建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一线示范创建和监管执法干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对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强化检查督导。要建立协调督导机制,把明查实管和“四不两直”暗访督查结合起来,查实效、抓推动。县创建办要发挥好组织指挥、协调调度和督查督办职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会商、做好协调配合,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乡(镇)、县直及省市驻静有关单位每年11月底前要向县委、县政府、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4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工作目标
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采取拉网式集中整治的方式,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使全市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安全状况有明显改善,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得到充分保证,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全市中小学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围
全市范围内的所有中小学校内的食堂、经营食品的商店、摊点。
三、组织分工
市、县(区)食安委办公室负责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
市、县(区)教育局负责全市中小学校食堂和校园食品店经营者的管理工作,具体部署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市、县(区)工商局负责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店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的食品商店、摊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
市、县(区)卫生局负责对中小学校园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摊点)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无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生产经营食品,以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四、整治措施
1、对学校商店、小卖部、摊点的整治。
检查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照的持证情况,是否超范围经营;购进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情况及进货台帐;经营场所的卫生情况,卫生设施配备情况,销售、贮存食品用的器具卫生情况;有无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经营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依法取缔。
2、对学校食堂的整治。
检查食堂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健康证等证照的持证情况;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情况及进货台帐;学校食堂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食堂内外环境卫生情况;食物清洗、加工、储藏、销售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变质和过期食品是否得到及时清理;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作人员生活用品的保管、摆放情况;学校自供饮用水源、购进的纯净水是否符合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食堂经营者限期整改;属承包经营且问题严重的,学校应取消其承包资格,改为自主经营或重新发包;食堂整体布局不合理的,学校应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必要的改造。
3、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检查各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食品卫生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租赁学校房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与租房者签定正式合同,明确其食品安全责任,督促其健全食品购销台帐,落实索票索证制度;要求、督促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建立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机制,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有关常识,强化有关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广大师生消费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各学校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和检查,坚决制止将学校食堂分散承包、多头承包,杜绝只承包不管理的现象;工商、卫生等监管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内食品商店、小卖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周边饮食门店、商店、摊点的日常监管工作。
五、时间安排
全市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6月29日-30日)。召开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并部署到各县区。各县区、各部门制定本地、本单位具体行动计划,抽调专人组成专项整治工作小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7月1日-15日)。
1、排查隐患阶段(7月1日-10日)。由各县区教育部门牵头,根据本辖区内整治工作任务量的大小,对相关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组,分配工作任务,按照方案要求,拉网式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市教育局对各地中小学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检查。
2、落实整改阶段(7月11日-15日)。各中小学校根据整改意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县区、各部门对照整治工作目标,认真做好自查验收和阶段总结,并于7月15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阶段总结书面上报市食安办,市食安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第三阶段:督查阶段(8月25日-31日)。市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于新学期开学前,对各地中小学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对整治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5
一.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杨慎曦
成员:吴继登姚茂金王引弟
二、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者方可上岗。
2、每年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健康检查。
(二)、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食堂卫生清扫制度,坚持环境卫生清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制度;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二到三次)制度;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2、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制度,并定期检查;
2、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6、餐厅服务人员出外办事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帽等,回来后用流水洗手。
(四)、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平时上锁,除管理员,任何人都得擅自入库;
2、客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应离地35㎝,离墙45㎝,离棚65放置;
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
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
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
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
7、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负责人责任。
1、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2、肉、禽类食品专用清洗池清洗,专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容器备用;
3、蔬菜类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粗加工制度
(1)、叶菜类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后,用专用案板、专用刀,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2)、根茎类: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净外皮,需打皮处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专菜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3)粗加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工作衣、帽,佩戴有效的健康证上岗工作。
(4)负责人随时监督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情况。
(六)、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食堂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2、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4、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行后无异常。
(七)、学校防投毒措施
1、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登记制度;
2、严把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各项环节的安全关;
3、原料库专人专管,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库房随时上锁;
4、厨房内除本单位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能随便进入,工作人员离开时要锁门;
5、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防投毒意识;
6、各环节由专人负责,学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预防投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纠正,出现安全事故要追究具体管理人及主管人员责任。
(八)、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人员应经常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食品卫生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常识,并能对本单位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教育和培训;
2、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做到从掌握应应会的食品卫生知识,按要求操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九)、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烹调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学校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2、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4、调料罐必须有用量标记,标明罐内调料的品名,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十)、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的餐具洗涤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将餐具置于另一餐具洗涤槽内用洗涤剂冲洗干净;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将待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4、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5、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涮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或以75%的酒精擦拭消毒);
(十一)、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2、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
3、所有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
4、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
5、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台案上,不得放置地面;
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
7、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
8、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
9、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
10、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
11、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三、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利用板报、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食品卫生小常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增长学生安全防范能力。营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氛围,最大限度防止食品中毒事件发生。
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平安慈溪”,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机制,切实把学校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提高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但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知识,提高食品消费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为打造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民族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层层抓落实。
组长:
组员: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学校宣传媒体营造宣传的氛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两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国旗下讲话;
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开展一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讲座;
每班出一期食品安全知识的板报,开展一次以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或班队活动;
大队部出一期食品安全的宣传报,发放一份以此为主题的倡议书;
各班主任根据计划上好每学期5次的食品安全专题课,低段1——3年级组织观看食品安全卡通片,小学中高段4——6年级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教育读本》,同时也可围绕慈溪市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慈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食品安全知识100问》、《安全用药60题》进行教育。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理;并有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外摊点治理
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紧密工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整治和管理校外无证摊点。同时学校大队部通过检查,约束和教育学生不得到无证摊点购买零食。
(四)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认真参加好上级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班,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一次及以上的培训,让教师首先自己学会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和有关法律常识,以此更好地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