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演讲稿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成人礼演讲稿:责任是什么》,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成人礼演讲稿:责任是什么
王婉婷
在准备演讲的时候,我想"责任"这个话题大家可能不太喜欢,就去做了一个小调查。我先找来了A同学,问她:"如果成人礼上有一个主题演讲,给大家深入浅出地说一说责任是什么,你愿意听吗?"她一脸不高兴,说:"这什么垃圾创意,我盼了这么久的成人礼你就让我听这个,还讲责任,主讲人纯属脑子有泡啊!"在我告诉她那个脑子有泡的主讲人就是我之后,她犹豫了几秒,眨着大眼睛,一脸无辜地问我:"如果我忍不住睡着了,你不会怪我的对吧?"旁边的B同学看不下去了:"你这人怎么这样?都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我听不下去顶多也就玩手机。"C同学呢,比较好心,给我提了个建议:"你可以做个弹幕在大屏幕上直播吐槽啊,我发誓,这么一弄,你的每句话大家绝对都认真听。"我脑补了一下弹幕的盛况,简直美得不忍直视。
那时候我内心是崩溃的呀,我甚至依稀看到了开讲三分钟台下已然睡到一片的画面。但我心里更多的是纳闷,为什么一提"责任",大家就苦大仇深得跟周六加课一样?责任这两个字有那么可怕吗?
当时我就在想,我能不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承担责任不仅不可怕,还可以是一件轻松又快乐的事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在辩论队的经历。我记得刚进队的时候,一提起要打比赛我就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一样,写稿子比谁都快,打模拟比赛总是到得最早的那个。这些事可能在旁人看来只是一个队员分内的责任,对我而言却是一种享受,从来也没觉得痛苦。
我以为我能凭着这种热爱,一直以享受的姿态去承担我的责任。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比赛,虽然是普通的小组赛,我们仍然准备得像往常一样充分。谁也没料到的是,我们输了,建队三年多以来的第一场败绩。作为新晋队长,我感觉有很多双眼睛注视着我,期待着我带领它重新走上巅峰。那段时间我经常会在深夜里对着电脑,但什么也写不出来,只有那种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的感觉。
我第一次觉得"辩论队"这三个字像是一条扁担,重重地压在我肩膀上。每次我看着身边的同学平时能按时去吃饭、周末有时间出去玩,我都会问自己:"王婉婷,你撂挑子不干了能怎样?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吗?你本可以过得轻轻松松,每天闲到发慌,何必自找罪受?"但我后来还是一点点地撑了过来,承担起了我肩上的责任。也没有多崇高的想法,只是看着我那些也一直在努力的队员,让我一走了之,把锅丢给他们去背,真的做不到。
我又想起了很多的经历,承办文化日、策划开学典礼和狂欢节、参加模拟联合国……一开始义无反顾的担当总是因为热爱。等热情褪去了,把它们做成、做好的过程,哪一次不是辛苦的、艰难的?要承担一份责任,没有轻松愉快这一说。有哪个父母是每天喝喝小酒看看电视就把我们养活了?有哪位老师是每天喝喝茶聊聊天就把我们教会了?承担责任在我们人生的这张考卷上不算压轴题,也够得上那道解析几何,有人竟然指望着方程都不联立就能出结果?也真是你数学老师的好学生。
有人要问了,我干嘛非得自找麻烦?我从一开始就不进辩论队,不要逞能去当什么队长,哪还有这么多事?没错,未成年的时候,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的。我们的生活有父母支持,很多人给予我们爱,为我们付出,承担责任没必要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在我们走进18岁以后,没有人再有义务来无条件地为我们付出、容忍我们了。你要是工作有点不顺心就撂挑子不干,老板才不会天天跑来跟你讲"要有责任感呀",直接丢出公司。成人意味着我们有了独立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他应尽的义务,做好分内的事就是责任最基本的含义。
但我今天更想说,我们也应该多去奉献自己,承担一些我们本无义务去承担的责任。有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原来对这句话简直深恶痛绝,利己是动物的天性啊,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现在呢,我还是很讨厌这句话,但我理解了其中可取的部分,那就是利他精神。什么叫利他精神?我们来看一些身边的例子。
这是直升的同学们初二毕业前去密云的照片。过河的时候很多男生背起女生,还有很多男生把锅碗瓢盆都背到了身上,这样有担当的人,以后怎么会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呢?
这本杂志大家应该不陌生,每一期都是做足了心思,我们应该感谢它背后的团队,感谢这些同学为了留住我们的故事付出这么多心血。
每年开学前,都会有很多同学来义务打扫卫生、分发新书和材料。有些同学甚至没做完的暑假作业都不管了,来到学校为大家志愿服务,比如我就是其中高风亮节的一员。
还有风里来雨里去的国旗方队同学们,积极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学生理事会的同学们。
这是我挑出来的最温暖的一张照片,没有之一。就是在去年这时候,我们年级的同学策划了圣诞歌会,给很多十一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圣诞歌会的策划团队和演职人员,除了中间那个毛茸茸的圣诞老人,那是贵爷,他除了看啥也没干。
半年前的入境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别人奉献,给同伴鼓励和支持。还有那个雨夜里令人难忘的篝火晚会,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小团队的付出,我们才能看到这样期待的目光,这样欢脱的笑容,这样非常专注,被同学们的表演深深吸引的表情。
这是今天成人礼策划团队和演职人员的名单,这些同学在高三繁重的学业之余,还愿意为大家做点事,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留在这里的欢笑和泪水。
看过这些照片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承担了本来不必承担的责任,我们的中学生活才会有这么多美好的瞬间和幸福的回忆。利己是每个人生来就会的,但如果只有利己,那穷人就活该被饿死,难民也活该被枪杀,还会有无数个小悦悦丧命在车轮下。所以我们一生中所做的很多努力恰恰是在中和利己这种天性,人类社会才不会变得像动物世界一样弱肉强食。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奉献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它是让我们这个社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温暖的最强大的力量。
比如我们的一位学长:裴济洋。不少同学应该都看到过他的《澄明之境》在学校发售的海报。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人民日报》曾经用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裴济洋:售票达人送你回家》,报道他2009年起志愿从事铁路售票,帮助至少20万人买到了回家的车票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位学长对成人的看法。
(放视频)
我们看到,这位从十一毕业仅7年的学长已经开始承担起他对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那我们不得不对马上就要成年的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有些同学坚定地说,要,因为我们要成为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有些同学说,不要,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没能力也没义务承担那么大的责任;有些同学说,我也不知道。
我们先不着急给出一个答案,先来想一想为什么有些同学对这个问题感到犹豫甚至抗拒?我猜啊,原因很简单。你四下看看吧,看着中国,看着世界,雾霾漫天,垃圾遍地;河里游不了泳,田里结不出粮;水资源也短缺,电力也有缺口;稀有动物越来越少,冰川雪线越退越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断裂,信任在变得脆弱。谁能不感到悲哀?谁能不感到无奈?但无奈悲哀有什么卵用吗?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除了得过且过,也就是在朋友圈发发段子:祝贺北京各大地标建筑物今日发射成功!这是什么?是深深的无力感。现在看来,这种调侃和嘲讽是我们唯一能够消解内心无力感的方式了。因为我们,期待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是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可我们是活生生存在的人啊!我们有意义的行为难道只是忍受和等待么?不是的,作为现实存在的我们不是没有力量的。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是有选择的,我们的选择就是我们的力量。一位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心理学家写过一本书,在书里他说,即使在集中营里你也是有选择的。比如走进一个房间去安慰别人,把自己的一小块面包送给更需要的人,比如尽量克服冷漠、保持和善和平静。
而在"雾霾"这个集中营里,我们也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去坐公交、坐地铁、骑自行车,哪怕是在空气质量优良的日子;我们也可以打12369去举报我们看到的雾霾污染源;我们甚至只需要拒绝在朋友圈和微博里发关于雾霾的段子,这种所谓的"黑色幽默"让我们以为自己在以嘲讽的方式反抗雾霾,会让我们想去为抵抗雾霾做点实事的脚步停下来。
也许你会说,我一个人做这些根本没用。没错,哪怕是在座的所有人明天都不开车,也不会让空气质量指数从500降到450.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自己的"受害者心态",我们是否意识到了面对污浊的空气,我们也该承担一分责任?现在的我们的确不是主要污染源,但等到有一天,我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建设者,成为了一家工厂的总经理,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市长,我们还能拒绝承担这份责任吗?等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我们有没有底气指着他们第一眼看到的、窗外那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告诉他们: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直在反抗着,你也要行动起来,不要沉默着去忍受,不要等待别人来为你改变!
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不仅在于雾霾这一件事,我们不能一边抱怨着政府不作为,一边又拒绝从我做起、从身边开始改变这个环境。我们真的是这个社会的主人,所以如果我们都不相信我们可以依靠着法律而非人情去解决问题,那么法制建设就永远不会成熟。如果我们都不相信我们可以不用送礼就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那么贪污腐败又怎么可能会有消失的一天?
肯尼迪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问国家能给你什么,而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点什么。我们都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但我们真实地存在于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都在给这个世界提供某些东西,给出它的面貌,赋予它以形状。愿意主动采取个人行动,从小处着手,去拯救大问题,这样的行为从来都不是无意义的,更不是幼稚的。这是我们的选择,它代表着我们的姿态,我们的姿态就是我们的力量。对即将获得更多权利,也要承担起更多义务的我们来说,这更是我们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公民意识,是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担当!
我曾经读到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在最后分享给大家: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