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工作报告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农村卫生站升级改造调研报告》,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巩固医改成果,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
古井镇农村卫生站升级改造调研报告
村卫生站处于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队伍,承担着为农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多发病、一般常见病初级诊治的职责,在农村卫生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区加强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支持力度,村卫生站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医改的深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的村卫生站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今后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之路怎么走,事关乡村医生群体及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按照结合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区委“1+1+8和古井镇委“10+10+N”工作部署,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以及解决本地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专项调研,我镇对古井镇文楼村、玉洲村、洋边村、竹乔龙村、洲朗村、奇乐村六间村级卫生站升级改造进行调研,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卫生站的现状
(一)村级卫生站的性质。我镇村级卫生站多数村级卫生站都属于私营性质,服务职能单一。卫生站都将治病、卖药以及医疗服务作为谋求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非常单一的医疗服务职能,无法体现农村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无法满足农村人口的需求,更不要谈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投入了。
(二)村级卫生站医疗队伍人员状况
首先医疗队伍后继无人。按照设置规划的要求,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只设置1所村卫生站,2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可增设1所,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站,面积较小、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且相邻的行政村可联合设置。古井镇现有18条自然村,共16个行政村,现有村卫生站12个,其中已升级改造卫生站3个,空白村6个。近年来由于几乎没有对村卫生站投入,乡村医生因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收入全部来自行医创收,在加上农村地区偏远,生活环境等,大学毕业生、有执业资质的医生不愿到村卫生站工作,导致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医生队伍呈缩小趋势,古井镇所有卫生站现还是老一辈的赤脚医生坚持着,并且还是离开一个就是少一个的局面。
其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我镇村卫生站虽已经100%的村卫生站统一挂牌,并有规范的制度和诊断床等基本设备。我镇现有乡村医生14人,男乡村医生为9人,女乡村医生为5人,男女比例为9:5;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为70岁,所有的乡村医生均是原有村的赤脚医生执业,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0人,具有乡村医生证的14人。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水平老化,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比较严重,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新生力量不足。在村卫生站执业的医务人员没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有乡村医生证,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就是我镇村级卫生站的人员状况。
(三)村级卫生站的硬件条件。
各村卫生站村卫生站也大小不一、产权构成复杂,卫生站房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成为我镇村级卫生站的写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的公平性、可及性无从保障。按村卫生站建设指导标准要求卫生站地面硬化,室内整洁,诊断室、治疗(处置)室、药房、签约室四室分开。首先我镇村卫生站多数业务用房面积未达标准要求的面积>80 m2。其次我镇村卫生站均为乡村医生个人承办,村卫生站坐落在原有老旧的卫生站内,大部分村卫生站未进行改建分区,看病、打针全在一起,不符合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医疗设施上,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辅助工具,基本的医疗器械都没有,硬件极度缺乏。
二、村级卫生站存在的问题原因
乡村医生的劳资不是来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而是来自诊病卖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搞得越好,医生的医疗收入就会越低,这种体制产生了矛盾。村级卫生站普遍面临生存困难。目前国家未能对村级卫生站和乡村医生的社会属性给予明确,各级财政对村卫生站长期投入不足,乡村医生受到一定歧视,村级卫生站目前仅凭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目前农村大多数村卫生站在生存和发展上都面临较大困难。目前村级卫生站的所有制性质没理顺,举办形式不统一,建设不规范,医生人数不固定,执业能力不平衡,给村卫生站建设的模式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增加了技术难度,村级卫生站的社会属性界定不清楚,隶属关系不明确,政府对村级卫生站进行建设、投入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村级卫生站进行监督管理都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
三、农村卫生站升级改造理由、必要性
(一)农村卫生站升级改造理由
村卫生室处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最底端,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平台与载体,能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促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是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均等化,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合理确定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数量和布局,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个村卫生室。按照区《新会区农村卫生站公建民营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镇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的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二)农村卫生站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促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是促进城镇医疗资源均等化,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网底构成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村卫生室危房居多,医疗设备条件差等成为当前我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文楼村、玉洲村、洋边村、竹乔龙村、洲朗村、奇乐村村卫生室的建设能够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我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镇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化解医疗体制矛盾,科学设计新的农村医疗体。科学设计新的医疗卫生体制,应当将遵循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作为选择方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将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建成非营利性公有制卫生机构,以确保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
(二)明确村级卫生站功能定位及从业医生工作的地位。根据村级卫生站处于相对弱势的现状,要明确村级卫生站的职责,给村级卫生站一个明晰的功能定位,同时做好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确保村卫生站的正常运转;相关部门在乡村医生的管理上,应明晰村级卫生站医生职能,让村级卫生站医生所从事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受到保护,让乡村医生履行医疗卫生职责与获取劳资报酬相一致。
(三)切实抓好村级卫生站建设。一是抓好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着眼于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在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村级卫生站的建设工作。二是抓好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针对农村卫生人才结构与分布不合理,既缺乏“高、精、尖”专才,又缺乏适应农村卫生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全才,在农村卫生人才建设方面应从四方面着手:首先,要重视卫生人才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其次,对村级卫生站进行合理配置,核定村卫生站的人员,将之纳入农村卫生改革规划,逐步解决村级卫生站医务力量缺乏等具体困难;再次,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真正建立农村卫生人才成长激励机制,解决好农村执业(助理)医师的编制和待遇,切实维护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三是完善村卫生站的医疗服务职能设置。针对村级卫生站普遍存在的“重治轻防”的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制度,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切实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让农村医疗服务更趋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