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6篇 美丽的田园教后反思》,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整理的《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6篇 美丽的田园教后反思,供大家品鉴。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我利用的是自己设置的情境,即课前准备了一些孩子熟悉的水果卡片,让孩子来扮演自己手中的这些水果,让学生在生活中切实体会和学习。
和上节课所用的方法相似,先让孩子在班里找一找有关的数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数学信息提问数学问题,并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一步步经历解题过程,了解解题的整个过程即1、找数学信息2、提数学问题3、解决数学问题。使这个过程在孩子的脑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怎样根据自己找出的这些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是课堂中活的情境信息所以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每个孩子都很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3—14页。
教学目标:
1、在美丽的田园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并能解决与相关的.应用题。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听过)丑小鸭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聪明,想出题考考你们,如果你们全答对了,他就能变成白天鹅,你们想让它变成白天鹅吗?(想)那你们有信心答对吗?(有)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题,请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出示“美丽的田园”课件,并板书课题。噢!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处美丽的田园,看看这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那些是你认识的?
生:花树鸟鹅羊
师:看老师的板书:鸟树鹅羊花。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师:说的非常好。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从这幅画面你获得了有关花、鸟、树、鹅、羊的哪些信息?
生1:湖里有8只鹅,岸上有6只鹅。
生2:天空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鸟。
生3:岸边有7只白羊,5只黑羊。
师: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提的数学问题多?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有关鹅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鹅?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求一共有多少只鹅?就是把湖里的8鹅和岸上的6只鹅放在一起,一共是14只鹅。所以用加法计算:8+6=14.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哪个多,多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
生:一共14只鹅,岸上6只,水里8只,水里的鹅比岸上的鹅多,8—6=2,多2只。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道题是把总数14只鹅去掉岸上的6只,剩下的就是水里的8只鹅,所以用减法计算:14—6=8。
生:老师,我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生:老师,我能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14—8=6
师:刚才在解决鹅的问题中,我们写出了四个算式,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有三个算式是:6+8=14 14—6=8 14—8=6。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总结的非常正确,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面解决鹅的问题来解决图上的其他问题吗?请在小组内快速的讨论与完成,组长做记录。
指多名学生汇报,尽可能多地提出问并解答。
师:每个同学都在积极的动脑筋,提出了这么的问题,你们真棒!老师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做几道题。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幻灯出示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
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鹅:一共有几只鹅? 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那个多,多几只?
6+8=14 8—6=2多2只
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
14—6=8
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14—8=6
……
教学反思;
一、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教学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教学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果。我课前进行谈话:“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观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闯过他设置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教学兴趣调动起来了,个个腰挺得直直的,手平放在桌面上,精神百倍,快速地闯关成功了。进入美丽的田园后:我先让孩子们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看谁的眼睛最亮,然后再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都信心满满的。
二、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
本课教学中我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盖章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有11只羊,白羊6只,黑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综合能力。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3
《美丽的田园》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上。
成功之处:
一、 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的注意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式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方式方法要时常更新和变换,如果老是使用一种方法的话孩子们会感到厌烦。于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利用课件,以还没使用过的闯关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课前谈话: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加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闯过他设置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此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开始了本课的学习。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所以进入美丽的田园后: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也是信心满满的。
二、 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长时间的训练。本课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了观察时丢三落四,我很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进行。因此孩子们对主题图中所包含的景物都能观察到,有羊、花、鹅、小鸟、树等,且每一种景物的数量多少都能尽量地做到准确无误。
三、 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课教学中我也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红花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总的有11只羊,白羊6只,黑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综合能力。
上完了这一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同类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出现不同种类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如鸟与羊只数间的数量关系,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也没过多的引导,这只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渐渗透。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4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一开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文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机灵狗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一开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文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机灵狗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一开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文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机灵狗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田园,《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一开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文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编成故事,由机灵狗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5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一入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光看一张图提问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智慧老人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几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接下来的学习会是非常有意思的。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6
教学片段:
1、故事导入:
动画创设情境,由孙悟空引入新课。然后设一个悬念,你想不想知道孙悟空都看到了什么?激起学生的欲望。
学生:(兴趣浓厚想)
2、观察“美丽的田园”,说一说田园里有什么。
教师:请大家通过观察来说一说,孙悟空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先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把看到的景物分类。
3、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孙悟空的孩子现在也在上小学一年级,他想把看到的景物编成数学问题考考他的孩子们,可是他看得眼花缭乱,怎么也编不出来,想让同学们来帮忙,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孩子。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然后列式计算。(学生学习情趣高涨各个个跃跃欲试)
4、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先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视线,接着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逐步达到教学目的。在观察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学中不再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课堂规矩,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
1、教师适当的引导、启发。
2、小组合作学习。